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吴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21-22,24
本文介绍了美国UOP公司的UF-210STARS加氢精制催化剂和DHC-32LT加氢裂化催化剂在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区加氢联合车间2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开工期间和正常生产阶段的使用。该催化剂表现出了开工无须钝化、活性稳定、中间馏分收率高、抗氮能力强等优点。适合生产高标准的柴油组分,并能为乙烯装置提供优良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炼油装置的多余干气蒸汽转化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安全清洁环保 ( H SE)的汽、柴油生产 ,提出了利用炼油装置的多余干气制氢向加氢精制装置提供高纯度氢的工艺路线 ,干气经脱烯烃、脱硫、脱氯、蒸汽转化、PSA一系列装置产氢和提纯 ,可年产 492 0吨 99.9%纯氢 ,加上重整氢提纯后可脱除 60万吨 /年汽、柴油中的有机硫 ,减少 5 5 0 8吨 /年的二氧化硫的大气排放  相似文献   

3.
一亏损情况及原因中原14万吨/年乙烯工程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合资兴建的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由三套主装置和与其配套的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生活福利设施以及厂外工程五大部分组成,其中14万吨/年乙烯、12万吨/年聚乙烯和4万吨/年聚丙烯三套主装置是利用意大利政府混合贷款、买方信贷、商业贷款以及中国银行现汇贷款成套引进的。该工程1993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1996年7月建成至年底投料试车,1997年转入试生产。投产两年来,已累计亏损  相似文献   

4.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丁腈车间将1.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干燥器产生的蒸汽凝液及C4、苯乙烯、ABS等装置的多余凝结水收集后,先用于装置各系统物料管线伴热及车间厂房、办公区域采暖,之后收集部分送往凝聚系统作洗涤水,部分送往界区外,作为公司采暖水的补充水。该凝结水回收应用改造项目投资100万元,节约新鲜水7.2万t.a-1,实现节约蒸汽1.44万t.a-1,创效123.5万元.a-1。  相似文献   

5.
兰州石化年产7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乙烯装置ESD系统采用德国HIMA PES系统,本文介绍了HIMA PES系统中ELOPⅡ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如何解决乙烯ESD逻辑组态中的特殊问题,最终成功完成对ESD的所有要求。  相似文献   

6.
兰州石化年产7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乙烯装置ESD系统采用德国HIMA PES系统,本文介绍了HIMA PES 系统中ELOPII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如何解决乙烯ESD逻辑组态中的特殊问题,最终成功完成对ESD的所有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发凝结成核理论进行汽轮机初始湿蒸汽级圆柱面轴对称不平衡湿蒸汽流动数值计算方法。以一台国产汽轮机的初始湿蒸汽级为例,得到不同半径上不平衡流气动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级中不平衡两相流动的特点及其对级特性的影响:指出了改进湿蒸汽透平级工程热力计算方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贺海冰 《甘肃科技》2002,18(1):102-102
兰炼是我国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特大型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每年需外购蒸汽200万吨,厂内还备有三台自备中压炉,除供全厂中压汽用户外,在冬季用热高峰时进行汽负荷调峰.近几年来随着我厂不断开展节能工作,蒸汽耗量、单耗逐年降低,1990年为0.58吨汽/吨油,2000年降至040吨汽/吨油.  相似文献   

9.
樊伯昌  石小锋 《甘肃科技》2009,25(21):69-71
首先介绍了汽包液位控制的重要性,其次以兰州石化厂24万t/a乙烯开工锅炉装置为例剖析了引起汽包液位波动的几个主要原因,并提出实施克服波动的控制系统;通过长期生产证明,此控制系统可以在其相应的领域内进行广泛地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B.Linnhoff等人提出的狭点技术,对年产6万吨苯乙烯装置换热网络的50余个换热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两项改进意见。改进结果可节省3.4 MPa的高压蒸汽3.18 t/h,冷却水48 t/h,另外对换热网络最小温差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使发电厂锅炉控制更加简捷和及时,提高发电厂的发电效率,采用DCS集散式控制系统,选取锅炉运行必要的工艺运行参数,集检测、显示、调节、控制于一体,提出针对发电厂蒸汽锅炉及蒸汽机组进行DCS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解决方案,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用热力学的原理分析了主蒸汽母管容积容量系数C_m相对于汽包炉汽水系统蓄热系数C_b的大小,得出动C_m/C_b<10~(-2),因此提出在分析并列运行机组汽压对象动态特性时,勿需将蒸汽母管作为一个积分环节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并列运行机组汽压对象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吞吐模式,提高了热利用率,改善了高轮井吞吐效果。这些技术措施对其它超稠油和稠油油藏开发是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大型电站锅炉主汽温控制中自动化程度低、控制品质较差的问题,针对过热回路的大惯性、大滞后以及对象模型随负荷变化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切换的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并将风量、上层磨煤量、蒸汽流量等影响因素综合应用于主汽温串级控制.该方法已在山东石横电厂1 025 t/h大型锅炉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在机组正常工作负荷范围内均具有很好的控制品质,成功解决了该厂自建厂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主汽温自动控制问题.同时此控制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适用于大滞后严重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负荷的频繁波动及运行的低负荷水平是我国工业锅炉实际运行平均热效率远低于平均热平衡效率的主要原因.蒸汽蓄热器是根本上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在蓄热器方案设计中,使其容积最小化有助于克服蓄热器技术推广应用的障碍.借助于新编制的蓄热器必需蓄热量最小化的计算机程序,使获得最小的蓄热器容积及工程方案的优化成为可能.介绍了计算程序的模型以及一个计算实例.计算结果显示了该程序能找到往往比手工计算的结果小得多的最小必需蓄热量,为蓄热器容积最小化及其工程方案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注蒸汽热采油田多台注蒸汽锅炉正常工作,实现智能供电、水质处理、锅炉产汽、汽水分离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通过采用Modbus通讯技术对集中控制系统硬件配置、连接及软件的搭建。结果表明:现场注汽站的锅炉控制系统、汽水分离控制系统、水处理控制系统以及智能供电系统等子系统得到综合集成,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电力是钢铁企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对整个流程的作业举足轻重.建立了4种钢铁企业的电力和蒸汽发电技术的模型,应用投入产出法对这些动力设备转换模式的模型进行了能源输入、电输出量,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燃煤锅炉余热回收率分析,结合实际的数据对3家典型钢铁企业的电转换率、余热余能回收率和整体转换效率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探讨.这些模型的建立对钢铁企业的电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30 0kt aethyleneunitisthefirstmajorethyleneunitimportedfromabroad .Thesteamcrackers ,whichwereputonstreamin 1 976 ,werelicensedbyABB LummusofUSAandconstructedbythecontractorToyoEngineeringCompanyofJapan .BeijingYanshanPetrochemicalCompany(BYPC)carriedoutthefirstexpansionandrevampingofthisethyleneunitduringthe 1 992 - 1 994period ,andthecon structionofrevampprojectwascompletedinOctober 1 994 .Thisrevampprojectexpandedethylenecapacityfromtheori ginallevelof30 0kt ato 4 5 0kt awithits…  相似文献   

19.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扩容快速启动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砂储层蒸汽注入能力,缩短预热时间.目前仍缺乏油砂储层扩容-循环预热-初期生产一体化的岩石力学耦合分析,不利于SAGD扩容施工参数优化设计.为此,以某浅层超稠油砂储层为例,建立了三维地质力学-热采全耦合的双水平井SAGD扩容热采数值模型,研究了均质地层和存在井间夹层的强非均质地层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扩容区形态和注入压力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高黏度聚合物溶液对扩容效果的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扩容启动和常规蒸汽循环启动的有效预热时间与初期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黏度聚合物溶液时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排量和注入总液量,极大节省扩容施工成本,但过高黏度聚合物溶液对施工参数的改善幅度明显降低.扩容施工能够形成有效突破注采井间泥岩夹层的扩容区,能够大幅度提高强非均质地层中SAGD井组的初期产量.研究成果可为油砂储层SAGD扩容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临界区水和蒸汽物性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临界区域内水和蒸汽的性质进行精确计算,对于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水和蒸汽性质计算公式IFC-67 具有计算速度慢、精度低等缺点.以水和蒸汽性质国际协会公布的热力学性质新工业标准IAPWS-IF97 为基础,利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对超临界区域的热力学性质参数以及迁移性质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发现在温度和压力很高的超临界区域,水和蒸汽的参数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物性参数的精确预测可以有效地对锅炉进行优化设计,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