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过量地服用甘草对于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年龄超过60岁的人,以及已经患过或者容易患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更容易受到甘草甜素的影  相似文献   

2.
卡森·C·周(CarsonC.Chow)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作为美国糖尿病、消化性疾病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试图解释为什么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得肥胖症。在最近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大会上,49岁的周博士做了题为“用数学阐释肥胖流行病”的报告,《纽约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他,以下是采访内容的简写版。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我们当中隐藏着达·芬奇式的人物,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使人开发出达·芬奇那样的聪明才智——这是英国智力研究师托尼·巴赞在他最近出版的《大脑第一》一书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许韬 《科学之友》2004,(5):88-88
一个名叫托尼的好心人,他喜欢借一个神使的故事来讲述很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迹,这些奇迹的意义,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对于许多大人来说,也有莫大的裨益。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出现的小女孩捎给他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启示,在无可逆转的人与神的沟通中,托尼目睹了一个奇迹的终结。然而,他多年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又使得这个奇迹复活……本书作为一本教育励志的中文读物,它的英文版却首先在海外市场打响,出版仅两周,就上了宾夕法尼亚州最大媒体《都市新闻报》畅销书排行榜,这在成功学与教育都极其发达的美国实属绝无仅有的奇迹。宾州教育部前副部…  相似文献   

5.
洪权  薛鹏  吕杨  陈香美  齐卡  吴镝 《科学通报》2010,55(18):1816-1825
肾小球是肾脏器官滤过的基本功能单位, 大多数肾脏疾病都是由于肾小球的硬化或纤维化而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 分析肾小球的病理生理过程, 必须对其生理功能有明确的认识, 但由于研究手段有限, 目前仍缺乏对正常肾小球的蛋白质成分全景式的分析. 因此, 本研究用蛋白质谱的方法, 对正常大鼠的肾小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 取成年SD大鼠的肾脏组织, 并分离出高纯度的肾小球. 利用多维蛋白鉴定技术对大鼠肾小球进行全面系统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当假阳性率低于0.1% 时, 共鉴定出肽段19062个, 其中非重复肽段11249个, 归属于3796个蛋白, 其中含有2个以上肽段2741个蛋白. 我们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功能注释和分类, 发现了26个与已报道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足细胞和系膜细胞)Marker蛋白一致; 利用HomoloGene将我们得到的大鼠肾小球蛋白质组学数据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人和小鼠肾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了比较, 为深入了解肾小球正常结构和功能提供重要的分子依据, 为进行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最值得期待的3D超级英雄续作《钢铁侠3》又将强势回归。在即将上映的影片中,托尼·斯塔克将遭遇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强敌的挑战。面对被毁灭殆尽的生活,无路可退的斯塔克必须依靠自己精良的高科技装备和过人的才智,保护自己和最亲近的人,同时揪出真正的幕后元凶。最终当他正直面强敌,准备给予致命一击时,一直以来困扰斯塔克的问题——到底是战甲成就了他,还是他造就了这套战甲——也有了答案。《钢铁侠3》里托尼虽然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最近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可使家禽、猪、牛和人患上多种疾病的细菌基因。 美国农业部行政官员米利·冈萨雷斯(MileyGonzalwz)在一则新闻中说:“这项研究突破有可能使人们尽早发现和预防这些疾病,从而减少农民每年因为这种细菌导致的疾病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这种出血败血性巴斯德细菌的基因组成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 美国农业部说,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会引起鸡和火鸡中的禽霍乱以及猪、牛和家禽中致命的呼吸道疾病,单单是家禽一项,美国农民每年的损失估计就高达2亿美元。 这种细菌还能感…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相信人体内具有充分再生能力。”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约翰·托尼·汤姆森(J.T.Thompson)在谈及他所从事的在脏器受损患者体内生长出新肝脏、胰脏、肾脏研究课题时说道。他指出“我相信其可能性。”“像青蛙、火蛇这样的两栖动物可再生出失掉的身体部分。”汤姆森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再生出有生命力的新生器官,也称做“类器官。”汤姆森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肿瘤细胞生物学主任罗伯特·加洛(R.Gallo)认为,类器官技术可应用于基因疗法中,去防止HIV病毒感染细胞。汤姆森认为,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是在一未知领域中做一种冒险探索,探索如何译解出细胞的秘密语言。他说:“如果火蛇能再生出它失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据说还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因此,他应该称得上是“科学家”了。又因为他出版了《柯云路新疾病学》,我想称他为“医学家”也是不会错的。我这个人就有点不信邪——你信,我不信。对于柯云路先生的许多著作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他的所谓“破译”,不过是伪科学而已。说得不客气些,柯云路在科学的殿堂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伪科学的鼓吹者。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新疾病学。尽管他写了洋洋十几万字,归根到底他总结为一句话叫:“你想病,你就生病”,或者叫“疾病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制造的”。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健康?过去回答这个问题十分简单,主要是指身体没有病而且抗病能力强。后来发现,身体是否患病或抗病能力是否强,不单与身体的生理状态有关,而且与人的情绪、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人的社会适应性有密切关系。比如,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中,除一部分是由心血管系统或肾脏疾病引起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实质性的躯体原因,他们除了高血压症状之外,  相似文献   

11.
制造蚊子     
吸血的蚊子也许是世界上最顽固的祸害,它们每年使全球约5亿人患疟疾、登革热、黄热病,以及一大堆其他疾病,致使两三百万人死亡。仅在美国,为了消灭这种微小的动物,每年要喷射上百亿升的杀虫剂。但是在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莱克赫尔的实验室里,蚊子却得到了慷慨而周到的照顾,它们拥有安全的、调温的舒适房间,免于天敌和疾病的侵害。莱克赫尔的同事科科扎有时还用自己引诱虚弱的蚊子来分享他的血。 在莱克赫尔和科科扎眼里,再没有比这些蚊子更好的东西了,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蚊子可以从人人憎恶的带菌者摇身转变为疾病斗士。 当杀戮不再有…  相似文献   

12.
肾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有的治疗方式——连续性血液透析合并生物人工肾小管辅助装置(CRRT/RAD)体积大、治疗费用高且功能分立,未能有效地治愈肾病患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肾脏移植尽管能有效  相似文献   

13.
护脑保健康     
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健康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脑是否健康来决定的。如果一个孩子大脑发育不良,或先天患有疾病.就有可能直接影响他的智力和行为,使他的健康产生缺陷和遗憾。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大脑也会像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带来这样那样的病症,直接影响了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世界各同都在积极加强脑科学的研究。通过计算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无限延伸.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4.
因地震或爆炸而引起的房屋倒坍,结果使里面的人难免伤亡。那些在瓦砾堆里被救出的人员往往不是因为受伤而是因为“压挤并发症”而立即死亡。这个现象最早在二次大战时就被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知道人体内的肌红蛋白是输送氧气供肌肉活动之需。房屋倒坍后,人体受砖石所挤,肌肉里就会渗出肌红蛋白,渗出的物质最终将到达人的肾脏,  相似文献   

15.
量血压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大约占人口总数的5%~7%.有高血压病的人往往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但也有的人血压很高却无明显症状.长期血压增高不予治疗,就会使心脏、脑血管、肾脏功能受到损害.所以经常测量血压,发现高血压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中年人收缩压超过142 mmHg,舒张压超过90 mmHg即被认为血压过高,应引起注意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肾成纤维细胞转为成肌纤维细胞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介导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促纤维化效应的蛋白,但它能否诱导肾脏慢性纤维化中的关键细胞,即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0,目前尚无报道。实验应用体外基因转染技术建立稳定表达CTGF蛋白的肾间民纤维细胞系,并观察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成肌纤维细胞数量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细胞表达出的CTGF蛋白能直接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并增加细胞外基质胶原ⅢmRNA水平,提示CTGF可作为肾纤维化防治中的新靶位蛋白,为临床延缓肾脏疾病慢性进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冰人     
特殊的死者1991年9月19日,在意大利与奥地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艾格塔尔地区,登山的旅游者发现了一具正从融化的冰块中暴露出来的遇难者尸体。这具男尸看起来很完整,没有任何腐烂的迹象,这使发现他的人和最初的调查人员都以为他死去的时间不会很久。人们也曾在这一地区发现过许多其他遇难者的遗体,这些死者中,有的是在登山时发生了意外,有的是被谋杀的,他们的尸体被冰雪淹没,一般要花上40-50年的时间才能重回家园。由于这具尸体一半还凝结在冰块里,因此人们让它继续在冰天雪地里躺了四五天。好奇的游客听说有这种难得一…  相似文献   

18.
为现代神经科学铺平道路的动物学家约翰·扎查利·杨,本世纪最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已于今年7月4回去世,享年90岁。他本人曾作出了多项开创性的贡献,同时还通过他的著作,对众多地人的工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并热爱其专业的动物学家,约翰·杨对动物的行为,特别是它们的脑功能具有浓厚兴趣。但他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对传统的学科分界的鄙视,又使他进入他人可能贴上生理学、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或哲学等学科标签的领域中工作并撰写有关的著作。他能够兼容并蓄,但又能毫不犹豫地深入他当时感兴趣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衰老基因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另一种与衰老有关的重要基因,从而使不仅可让人衰老、而且可能造成关节炎和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的基因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迄今为止,科学家共发现了61种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最新发现的这种基因叫p21,它不仅对细胞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似乎控制着其他与衰变和疾病有关的若干基因。 领导这项研究的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伊戈尔·罗宁森(Igor Roninsow)指出:“这种基因被触动后,其他许多与衰老及老年病有关的基因都发生了变化。” p21基因对细胞有抑制作用,一旦细胞受到毒素或辐射损害,它就会使…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9日凌晨,我国著名科学学家赵红州教授的心脏最后停止了跳动。噩耗天降,肝肠欲裂,泪飞如倾!我们仁立在红州的病榻前,木然,呆然。红州走了?心里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一介英才只么休?!红州是一位极富创造天赋的科学家。他自中学开始就爱好物理和哲学,再加上国家政治运动的曲折和安排,使他决定地要离开同样心爱的物理学,毅然走向新兴的但在他看来更加得心应手的交叉科学领域。他把主攻方向选在科学学,或称科学计量学。早在1974年,在摆弄复旦大学学报发表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提供的数据时,他便独立地发现了世界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