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最短路问题的闭环DNA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不等长闭环DNA分子的概念,由此推广了闭环DNA计算模型。给出了固定端点的最短路问题闭环DNA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每条弧进行了三组DNA编码,再用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合成固定端点的所有链,然后通过接入实验和电泳实验得到最短路,并通过检测实验输出所有最短路径。得出了算法的复杂性,为说明算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算例。最后讨论了最短路问题闭环DNA算法在变权网络、自由终点或固定中间点的最短路问题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说明该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数据和信息传输业务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实时性、可靠性的同时,还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降低传输成本.文章首先建立了数据传输网络选择的最小成本模型,给出了有效支撑树代表集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个时间复杂性为O(mlogn)的算法产生代表集,其中m,n分别代表网络的边数和顶点数.然后对静态数据传输支撑树问题和动态数据传输支撑树问题,分别给出了一个时间复杂性为O(mlog n)和O(m^2 mlogn)的多项式时间的好算法.  相似文献   

3.
首先给出了在非负网络中构造最短路网络的算法,然后将树形图的计数算法到最短路网络中,设计出了最短路树计数问题的算法,将Gabow算法应用到最短路网络中,设计出了产生全部最短路树的算法,最后研究了最短路树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变条件下允许等待的最短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航 《系统管理学报》2008,17(1):99-103
在组合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得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最短路,而其所考虑的目标可能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变量.有时,网络中的节点进行一定时间的等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目标值.给出了求解时变条件下允许等待且有到达时间限制的最短路模型,并设计了无等待时间限制和有等待时间限制条件下的算法,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5.
时变条件下有宵禁限制的最短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组合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得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最短路,而其所考虑的目标可能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变量.同时,对于网络中的节点往往有宵禁的限制(curfews).给出时变条件下有软、硬宵禁限制的最短路模型,设计了求解时变条件下有宵禁限制最短路的算法,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6.
最短路问题的字典序多目标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帮义  姚恩瑜 《系统工程》1999,17(5):23-24,80
本文研究了双目标最短路问题,给出了字典序最优解的定义,最后给出了一个时间复杂性为O(n^2)的字典序双目标算法。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最短路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军事后勤运输中运输路线选择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最短路模型。针对巨型交通网络的路径选优问题 ,以传统的最短路问题的Dijksta算法理论为基础 ,引入并行处理的概念 ,提出了改进的最短路算法 ,给出了算法的证明推导 ;并对算法效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同时用示例对算法进行了计算。新算法在处理巨型网络时效率明显提高 ,为后勤运输路线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不完全信息下交通网络最短路径关键边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因各种突发事件(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造成道路中断的现象普遍存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并不具有道路中断的完全信息,只有行进到中断处时才获得道路中断的信息。本文就不完全信息(道路中断信息)下的变通网络最短路径关键边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定义了不完全信息下最短路径关键边的概念.其次给出了求解不完全信息下最短路径关键边的有效算法厦其时间复杂性分析,然后结合城市道路网络给出了实际算例,比较分析了最短路径关键边、最长绕行路关键边和不完全信息下的最短路径关键边问题,指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最短路径关键边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变条件下有害物品运输的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害物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都在不断的增长.在时变网络条件下的有害物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时变网络条件下,获得有害物品运输的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给出了有害物品运输过程中的路径选择的模型,此模型还考虑了有到达时间限制和允许在运输网络中等待的情况.然后设计了求解的算法,利用此算法可以获得时变条件下有害物品运输中的最短路,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算例,证实了在时变条件下有害物品运输中进行等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0.
系统复杂性的度量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复杂性的度量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和研究,首先,具体给出了混沌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判别方法;然后,提出了度量混沌复杂性的"混沌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最后,系统总结了结构复杂性的五种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网络中的权值不是常数而是含参数的函数时,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网络,用传统的算法求解这类网络的最短路径变得十分困难.为此,提出了含二次参数权的多阶段网络最短路问题,并利用Dijkstra算法思想和隐枚举方法给出了求该网络最短路的隐枚举标号算法,最后对该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该算法不是多项式的,但对于一定规模的该类网络还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两种策略下的最短路径并行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在大规模交通网络上求解最短路径的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找出适用于实际交通网络的高效最短路径并行算法,首先选取了3种最短路径标号串行算法,以此为基础分别实现了网络复制及网络分割两种策略下求解最短路径的并行算法。最后,从基于G IS的交通规划软件T ransCAD中提取了实际交通路网数据,同时还随机产生了不同规模的稀疏格网,在这些网络中对并行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8台机器上求解含5 181个节点的实际交通网络中32个源点的最短路径时,基于网络分割的双队列标号修正并行算法的加速比可达到6.32,在其他网络中也表现出较好的加速比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寻找最短路径是一种非确定性算法,运算的复杂度只和最短路径的长度有关,和路径图的复杂程度无关。已有的PCNN最短路径算法只考虑路径长度,而未考虑其他参数,如带宽和时延等。这里除了考虑路径长度,同时考虑实际中带宽剩余量对网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剩余率的最短路径算法,用带宽剩余率参数来控制神经元阈值,寻找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公共汽车交通网络几何性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针对北京市公共汽车交通建立了公交线路、公交换乘和停靠站点复杂网络,利用这3个网络的几何量讨论了北京市公交网络的几何性质。利用实际数据计算的蛄果显示存在某些线路具有中转的作用。部分停靠站点具有中枢作用;民众出行平均需乘坐17.4站并换乘1.7次。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公变网络的点权分布具有不同于其他加权网络的点权分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有限支撑的正模糊数表示路径长度的最短路问题,接着基于Harisen的双标准路径问题的多标号法和Dijkstra的最短路算法,提出了模糊网络环境下一种具有有限模糊教的模糊最短路径算法,它以某种扩展原则找到所有非劣路径,这种算法在有圈和无圈的网络上都能使用,因此比常规曩短路径算法更加有效和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Live wire分割新方法,Live wire方法是把图像当作一个连通图,在边上定义一个代价函数,然后通过搜索最短路径来找物体的边界,把用户指定的物体边界上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当作物体的边界。最短路径是Live wire方法的重要步骤,本文在介绍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将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算法引入到Live wire边缘检测的算法中,用于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并在改进算法中应用路径封锁和在线训练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通信网络中,因突发事件造成通信路由节点毁坏或者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传输的数据包不得不从中断处沿着最短的替代路径行进到数据包的接收节点,在这种情形下,哪个路由节点中断使得数据包实际行进的总路程最长呢?从通信网络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该问题.以前的文献都是从确定情形(事先具有节点中断的完全信息)下进行研究的,本文从不确定情形(只有数据包行进到中断节点的邻接点时才获得该节点中断的信息)的角度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定义了不确定情形下的最短路径关键点概念,给出了计算不确定情形下最短路径关键点的算法及其时间复杂性分析。结合实际通信网络的算例分析,比较了确定情形下最短路径关键点和不确定情形下最短路径关键点问题,指出了不确定情形下最短路径关键点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大规模网络最短路径的近似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的计算是困难的.在最近的一次对中国教育网的研究中.建立了一个有2 354 934个网页和26 816 209个链接的网络.要想计算该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无论是传统的Floyd、Dijkstra算法,还是基于MPI的并行算法,在现有的计算机资源下都难以实现.提出了二级网络的概念,并基于此给出了一种针对中国教育网的新算法,使得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平均最短路径的近似计算,经试算效果令人满意,说明这种方法对于计算大规模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电信社群网络静态几何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抽取电信通话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电信社群网络中节点度、子图连通性、膨胀率、聚集度、平均最短路径的分布情况,得出电信社群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子图连通性、膨胀率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聚集度符合尾部有突起的幂律分布,平均最短路径服从Poisson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