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迪斯·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以美国女性问题为主题,其中<罗马热>是华顿夫人创作生涯后期一篇有关女性婚姻问题的短篇小说,小说反映出华顿夫人的一些现代主义的思想,本文则旨在探索和发掘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现代主义主题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很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位有着强烈悲剧意蕴和主体意识的作家,她曲折坎坷的经历、支离破碎的婚姻、对于生活的独特认知都是形成她小说悲剧意蕴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以萧红小说的叙事为侧重点展开论述,分析萧红小说的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和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3.
鲁芳 《中国西部科技》2010,(2):86-87,51
伊迪斯·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以美国女性问题为主题,其中《罗马热》是华顿夫人创作生涯后期一篇有关女性婚姻问题的短篇小说,小说反映出华顿夫人的一些现代主义的思想,本文则旨在探索和发掘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现代主义主题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小说的创作风格非常独特,她用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描绘了一个个情爱婚姻的虚无感、人的孤独感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感。本文从主题思想、选材以及表现手法三个层面阐述张爱玲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是在美国南方处于历史性变革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小说中的乔安娜.伯顿虽着墨不多,却在揭示文本主题上起着重要作用。她作为杰弗生镇的外来者,一直从事提升黑人的崇高事业,但在试图提升情人乔.克里斯默斯时,却屡遭挫折。小说在深层结构中演绎了乔安娜.伯顿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7.
沉稳与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人生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注重于对人生意义的阐发 ,在这一主题上表现出三个特色 :一是取材范围远离时代主流、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叙述方式也显得平淡而自然 ;二是在人物设置上 ,她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处于生活边缘地带的普通人 ;三是由于勘破了人生的无奈 ,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悲剧性。但由于她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热爱 ,所以她的作品与传统的悲剧不同 ,而带有软悲剧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安妮宝贝的小说以描写爱情为主,但其早期小说中的爱情大多不指向婚姻,而是指向失败和死亡,随着生活的变化,她笔下的爱情开始指向婚姻,开始承担社会责任,这和她的生活变化有关。这种以个人际遇为文学写作推动力的写作,带有明显的青春期写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当代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鸽在她的“婚姻三部曲”写出了当代女性在婚姻中遭受挫折和痛苦,作家站在女性的立场,对当代婚姻中所残存的“夫荣妻贵”与“门当户对”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爱情至上的今天,王海鸽明确表明“爱情不是婚姻的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下婚恋小说的反写,而正是这种“反写”为女性如何成为婚姻的舵手指明了道路,本文主要从王海鸽“婚姻三部曲”入手,探讨女性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原因,发掘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韦士是民国初期报刊上非常活跃的小说作家,生于1900年之前,约卒于1917年夏天。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以文言为主,在题材上以爱情婚姻和侠客技击类占主导,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新旧结合的特点。他的文言小说继承了传统文言小说的某些体式,又融入了场景或议论开篇以及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新小说技法,在结局安排上体现出浓郁的悲剧感伤色彩,其叙事所用语言也是较为浅显的文言,体现了易代之际小说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重读墨白的小说《失踪》,发现《失踪》对墨白后来的小说创作在文本上有着导向作用,而这篇小说对墨白小说叙事风格的形成是一次最重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作家主要通过“精神(杀式)父”和“女性关怀”来凸现她的女性意识。但是,张爱玲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是狭隘的,她的“精神(杀式)父”是片面的,并且她的“女性关怀”是非终极的,因此,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了其内在匮乏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迟子建的小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挖掘她的创作风格和意图,体现她的文学价值。笔者将分析迟子建怎样执着地描写东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挖掘人性灵魂深处的东西,凸显一种诗意化的生活方式。笔者分析认为,其小说体现的贵族精神正是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所缺失的,这也是当前一个特有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伊迪斯·华顿,是美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出生于纽约上层阶级的富贵之家,上流社会真实的生活体验给了她大量的写作素材,据此她创作了很多名篇佳作。《纯真年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围绕纽约上流社会青年纽兰·阿切尔、梅·韦尔兰以及埃伦·奥兰斯卡的三角恋展开,三人对爱情和婚姻抱着不同的看法,并最终导演了各自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明显地体现了文艺“为人生一的观点,从问题小说到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轨迹,标志着她可贵的探索精神及其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6.
杨绛先生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姿态各异、贴近人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究其原因是杨绛在创作中占据了清晰的观察角度,在作品里呈现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和思考。解读杨绛小说中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杨绛对社会的理解和她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叶尔克西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散文与小说跨界相通的情况,这一策略与方式的选择,一者与作家细腻敏感、多思的个人性情有关,二者与她想将散文小说混着写的创作观念相关,三者也与民族生活、文化长期的熏染有关。散文、小说两种文体的跨界相融,成就叶尔克西创作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她的作品既是小说的,又是散文的,同时又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被公认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最杰出代表和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描刻画了一位由于受到压抑而导致心理变态的妇女形象,但是福克纳却为她献上了一朵玫瑰。可以说,爱米丽.格里尔生就是一朵生活在杰弗逊这座黑屋中的玫瑰,她追求爱情,渴望婚姻,也曾努力抗争,但还是不幸沦为了父亲马鞭下的牺牲品,最终也未能斩断纤细而又刚强的一条红线,也只能在黑屋中慢慢凋残。  相似文献   

19.
杨旗琦 《科技信息》2009,(15):182-183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其悲剧根源是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主要根源是封建夫权。它在政治上剥夺了妇女的一切权利,使妇女在婚姻上毫无自主权可言,尤其在精神、心灵上遭受了严重损害;此外,她自身及周围人的落后愚昧、麻木不仁也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这一悲剧的意义非常深刻,对过去和现在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都有启迪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