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校物理系光学专业教师、工人、学员三结合开展激光全息照相的研究,用脉冲红宝石激光器作光源,拍摄水下生物,获得较清晰的全息照片。动态全息照相可用来研究风洞、射流等高速运动过程,可以作海洋微  相似文献   

2.
郑鹤松 《江西科学》2006,24(4):184-186
研究了白光再现全息照相原理和拍摄方法,举例说明了几种简单且极为实用的白光再现全息技术,例如激光全息项链、脉冲激光拍摄白光再现全息人像、白光再现全息彩虹等。  相似文献   

3.
激光全息干涉检测技术是无损检验、实验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及流体特性研究等领域中的一种先进检测手段。随着航天、航空、电子、能源、交通及超重型、超微型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全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目前激光全息技术已经跨出实验室阶段,进入到工程实际的应用阶段。传统的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对试验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从而只能限制在实验室中的隔振台上进行试验,若用全息照相法分析现场地面上的工程结构特性,必须采用大能量的脉冲激光器,这种  相似文献   

4.
激光全息照相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杨宁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106-108
简述了激光全息照相的技术,总结出拍摄激光全息照片的条件,指出了激光全息照相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激光全息照相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息照相实验理论,阐述了全息平台隔震的基本要求,分析了JQ—1型微光全息平台存在的缺陷。详细介绍了对JQ~1型全息照相实验平台隔震性能改进的方法,并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方法检测了改进后的全息平台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了改进方法对隔震性能改善的原因。通过学生实验证明,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在激光全息照相实验中有效地开展全息干涉计量的实验内容,建立了一套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处理系统,本系统应用图形显示技术,使计算机的显示器在显示操作界面的同时也显示所采集的图像,编制了用于全息干涉等值线条纹图的实时处理软件,包括条纹的采取、存储、二值化和细化等功能,针对离面位移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准确等优点,可以在全息照相实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自从1960年激光技术出现以来,气流观察和显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全息照相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的日益重视。在高速流的研究中,动态全息技术比传统的阴影法、纹影法以及马赫干涉仪都有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由应用物理系光测瞬态过程课题组研制的“LTF—1型激光瞬态F—P干涉测试仪”、“LTM—1型激光瞬态大口径莫尔干涉仪”、“PDH—1型便携式YAG倍频双脉冲全息与散斑摄影仪”、“AMH—1型二维声光点阵扫描高速摄影仪”和“RIH—1型旋转直角棱镜内鼓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了目前通用的几种激光高速全息照相术。为满足研究单次瞬态过程的需要,我们研究了一种能够顺序记录多幅全息图的“电光分幅式曝光法”。本文分析了电光分幅技术应用于脉冲全息照相术的基本原理,并研究计算了曝光系统的可控程序和主要器件的数据。该相机以画幅多,帧频高和曝光时间短为其特点。此外,曝光系统还有最好的重复性和准确的同步性。因此它还能顺序记录多幅的干涉全息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组态王的发展过程,简述了kingview的工业上的应用,其用在激光全息精密微力测量系统中,可以对全息照相系统的稳定度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调整,以便寻找最佳的稳定状态,从而提高大幅面全息图拍摄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对于激光全息照相尤其是全息显微照相技术,目前遇到的一个关键的技术和理论问题是如何有效的消除激光光斑花样引起的背景噪声,或称之为相干光斑噪声。这些噪声与物体信息的全息图象在再现时同时呈现在观察者眼中,它严重的影响了全息图象的质量,使全息图象的清晰程度和分辨本领都大为降低,在高倍全息显微镜下,记录微小物体时(如血细胞、染色体变异等),由于微小物体的详细细节为噪声所覆盖,致使在全  相似文献   

12.
提出结合计算机实时显示技术和激光全息法设计新型的全息实验,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首先根据多光束干涉原理系统探讨了平行四边形晶格、矩形晶格、三角晶格和正方晶格等四类二维微结构的设计原则和相应的光束配置,进而利用Matlab编程对各类二维微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CMOS相机将激光全息干涉形成的微结构实时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成功获得了三角晶格和正方晶格微结构。本实验与全息照相实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由于无需进行光刻胶的曝光、显影和定影,具有直观、方便、快速等优点,可大大降低实验成本;此外,本实验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进一步用于开展创新性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经教育部同意,1985年3月在日本国筑波科学城举行的世界科学技术博览会中国馆的技术服务部内,参加与国际技术的交流项目中,我校有下列7个项目参加交流。 1.JD83型移动式全息照相机“JD83”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机。它可供学校、科研单位及工厂企业对实际工程结构进行振动、静变形、热变形分析及无损检测。既可放置于隔振台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拍摄大幅面.高质量的全息图,一直是众多科学工作者感必趣的课题,由于全息干版的稳定度、载物平台的稳定度,被照物体.光学元件等的影响稳定度因素的困扰,使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进展缓慢.为解决激光全息照相中的稳定度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激光照相精密微力测量系统,首次将一个国产的自动化控制软件"组态王"运用到激光全息实验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监控稳定度的难题,提高了大幅面全息图拍摄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脉冲激光全息及其再现技术在气雾多相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的多功能脉冲激光全息记录仪和氦-氖激光全息图象再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以舰船燃气轮机进气多相流为对象,研究了气-雾多相流的粒谱分布、质量密度分布、相矢量场及典型迹线,并分析了一些非定常、多维粘性有旋多相流流态及其参量关系,以及扩展全息记录和再现技术在科技应用中的实用性。文中还提出了多脉冲多相流流场全息记录判读准则。  相似文献   

16.
由于激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全息照相术的迅速发展,进而不断地开辟新的应用领域。自1965年形成“脉冲全息照相”这一新的分支以后,又为许多高速运动物体或瞬变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首先在国防科研中广泛用于研究流体动力学的变化过程;液体火箭的燃烧;子弹飞行时的冲击波等参量。近来还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也被用来精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动力学定量研究的时间基准,即研究单次过程的时间基准。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一种设计单次精密脉冲信号源的新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研制成功了多通道激光脉冲控制信号源。该仪器能够使关键的几种脉冲时间间隔和各通道之间脉冲延迟时间具有与晶振时钟脉冲同等精度与稳定度,这些时间可以按要求事先予置扣精确测量,也可以重复再现原脉冲系列。仪器中还设计了防止强电磁场干扰的特殊电路。用于控制全息激光系统,一次试验就能获得多幅说明变化的干涉图。  相似文献   

18.
全息照相的原理是Cabor在1948年首先发表的,此后,在这三十年中,国外对全息照相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在1962年Leith和Upatnicks提出离轴全息照相法以后,全息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全息技术中有两个基本的而且也是很重要的条件:一是要有相干性很好的光源。二  相似文献   

19.
我系研究了一种基于傅里叶频谱存贮原理的二次曝光新技术。采用脉宽和间隔可调的调制脉冲对激光光源即可对瞬态流场进行高速,多幅、动态全息干涉摄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全息技术的概念、全息照相的过程,全息存储的基本原理及全息存储的分类、全息存储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