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并罐式无钟炉顶的布料操作易产生蛇形偏料,形成不均匀的料面形状,导致料面透气性调节失控的问题,引入颗粒物质能量耗散系数计算方法,探讨颗粒蛇形下落的速度方向对颗粒在溜槽内的有效运动长度和溜槽出口处颗粒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并罐式炉顶布料产生炉喉料流轨迹落点差异,料面厚度不均匀的蛇形偏料原因.结果表明,料流密集点在溜槽上形成的碰撞轨迹并非是标准椭圆形状,而是两个不同长轴的半椭圆相接形成的碰撞轨迹,大椭圆的短轴等于小椭圆的长轴.  相似文献   

2.
地球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所以是非惯性参考系.在自转过程中可以认为它的角速度是沿着地轴的一个恒矢量.因而只需考虑惯性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就是通过科里奥利力效应研究南半球竖直上抛物体的落地偏差问题,并给出一种解法及其精确解.  相似文献   

3.
COREX竖炉布料规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布料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COREX竖炉的布料规律,改进了空区料流轨迹模型使其可以考虑溜槽内料流厚度和宽度分布及炉料粒度的影响,并用多条线段联合描述料面形状.研究表明:炉料在溜槽末端出口处的料层厚度和炉料的粒度分布决定了炉料在空区的料流轨迹;炉料离开溜槽末端速度与溜槽倾角成反比关系,与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炉料在炉喉的落点位置离炉喉中心距离与溜槽倾角、溜槽转速成正比关系.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布料模式和布置不同炉料时料堆长大过程和形成的料面形状.  相似文献   

4.
COREX 3000竖炉炉顶的布料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COREX 3000预还原竖炉炉顶的万向节布料器为研究对象,根据量纲和谐原理推导相似准数,并按照1∶5比例建立冷态模型,研究了布料器操作参数对布料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向节布料器溜槽倾角变化对堆密度径向分布影响显著,随着倾角增大,堆密度最小值向炉墙侧移动;料线高度增加,使堆密度峰值降低,且向炉墙侧移动;溜槽转速对堆密度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科氏力对高速旋转汽轮机叶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解析的方法,建立了高速旋转汽轮机叶片中科氏力和科氏动应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在叶片动态特性分析时难以考虑科氏力影响的问题,导出了科氏动应力和非稳态气流动应力比值的计算公式以及科氏力和离心力比值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科氏力对叶片轴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没有影响,对切向振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科氏力所产生的动应力不到非稳态气流动应力的1%。  相似文献   

6.
旋转布料机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垃圾分散效果及燃烧效率.通过建立旋转布料机运动模型及其布料方程,对影响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与溜槽转速和摩擦因数相比,溜槽长度和倾斜角度对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影响更大;旋转布料机的作业区间随着溜槽长度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倾斜角度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结合实际工况为某型号旋转布料机提供几组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高炉料流轨迹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炉料流轨迹计算的不足,本模型考虑了颗粒在空区下落过程中受重力、浮力及煤气曳力的作用,计算了炉料颗粒在溜槽和空区下落等阶段的运动轨迹. 通过探讨不同炉料(焦炭、烧结矿、球团矿)在其粒径范围内的布料半径变化及煤气的曳力大小,分析了曳力对炉料落点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精确计算料流轨迹必须考虑煤气曳力的影响,不同密度、粒径及形状系数的颗粒在料面上落点各不相同,炉顶煤气流分布将影响高炉炉料的径向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和研究纳木措湖三维动力循环系统数学模型在六个观测站点处淡水的浓度和湖水盐度分布数值模拟实验的过程中,阐述各个观测点处淡水浓度和湖水盐度分布情况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柯氏力在没有湖水分层作用的结合下,对淡水浓度和盐度分布的影响小,但是与湖水分层结合之后,它对淡水浓度和盐度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湖底的地形对水流的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水分层在没有柯氏力的作用下,湖中心特别是湖心表面的淡水浓度和水流的运动却比柯氏力的作用下更高、更活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炉密闭环境下,雷达测量料面和料层厚度的微波电磁特性.利用电磁计算学和CST仿真方法,研究了媒介层介电常数模型,高炉料面和料层模型的微波透射、反射和吸收特性,高炉布料层数、雷达波入射角度和雷达波频段与炉料媒介层介电常数重构关系模型.利用雷达波反射和透射电磁特性,结合高炉雷达的分布式雷达传感阵列,并利用焦矿媒介层存在介电常数差的特征,实现了高炉内料面形状和三层焦矿厚度在线3D重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定点布料方式下溜槽角度对混装布料规律的影响.首先对混装布料方式进行了物理实验模拟,获得了不同溜槽角度下的料流轨迹、料堆结构等重要信息,分析了不同粒度的混装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的偏析现象.其次利用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对布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其中模型获得的料堆结构和径向空隙度分布的信息的结果可为现场调节煤气流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物料下落而激起的紊乱空气流使得吸附在煤块上的细小煤粉四处飘逸,成为主要尘源之一.本文分析来煤的性质、粉尘的强度、粒度特征,研究选煤厂在各皮带和下料管转运点处、溜槽设计不尽合理等引起的转载点产尘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最后达到粉尘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离心力场下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考虑了离心力、哥氏力与重力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当离心力与温度梯度垂直时,多孔介质中将发生离心力、重力与哥氏力共同驱动的无条件自然对流;当离心力与温度梯度平行时,多孔介质中将发生离心力、重力与哥氏力共同驱动的有条件自然对流,并且重力与哥氏力对自然对流的稳定性判据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针对高炉料面温度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可信度的高炉料面温度在线检测方法.根据高炉3种异类检测信息的各自特点分别估计料面温度,采用可信度理论通过融合单一信息的估计值计算高炉料面温度.在某钢铁企业2 200 m3高炉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高炉料面温度,为复杂冶金过程状态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高炉; 料面温度; 可信度; 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 TP 29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14.
环锭纺纱过程中的纱线断头主要取决于纱线张力与纱线强力之间的矛盾,而纺纱张力是气圈底端纱线张力经由气圈、导纱钩向上传递而产生的.以往关于气圈底端张力的推算大都是在忽略空气阻力和哥氏惯性力的情况下进行的.针对考虑空气阻力和哥氏惯性力影响的情况,对钢丝圈受力及气圈底端张力进行分析计算,并指出随着纺纱的高速化及对纱线质量要求的提高,在研究纱线张力时,应考虑空气阻力及哥氏惯性力.  相似文献   

15.
微机械谐振陀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微机械谐振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微机械谐振陀螺的设计进行了计算和仿真.首先计算了陀螺的驱动模态固有频率和检测模态的固有频率,分析了在检测方向的输出位移、哥氏力与输入驱动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这基础上,得出当驱动模态的固有频率与检测模态的固有频率比较接近时,输出哥氏力灵敏度较大.同时还分析了内框架梁与外框架梁对陀螺驱动模态与检测模态固有频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调节陀螺驱动模态固有频率与检测模态固有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运动影响的结果,根据牛顿力学原理和运动定律,分析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和实质,求算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探讨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U型管式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以下简称科氏流量计)的传感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文中求解了流体具有的科氏加速度,确定了作用于U型测量管路上科氏力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获得传感系统信号检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垂向动量方程中引入柯氏力的分量,即考虑在非静水压下的海洋波动,证明了只有当密度分层时,上述的柯氏力分量才对波动有影响,并且使得前传的内重力波速小于后传的波速,对于任意波数,内重力波速总是落在某一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冲击力计算模型无法准确地将接触力与局部变形联系起来的问题,进行了块体冲击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以提高落石的冲击力和冲击能的计算精度,进而对防护网进行优化设计。将弹性网视作弹性膜,引入狄拉克函数划分“单向均匀拉伸区”和“双向均匀拉伸区”,通过伽辽金法推导出了落石冲击力和冲击能的计算公式,最后对施加不同预拉力的弹性网进行冲击实验。将弹性网的变形量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冲击力和冲击能,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正系数对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冲击力、冲击能最大误差为2.8%、3.9%。与现有的落石冲击力和冲击能测算方法相比,所提测算方法更为简化,可用于模型试验中测算落石的冲击力和冲击能,为落石防护的优化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胶带输送机在转载处实现低冲击、低磨损的转载方式,并对固定式给料漏斗和振动式给料漏斗的特笥做了详细的分析,绘制了漏斗出口处物料的速度与其结构参数和二者间的物现参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