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元素分析、IR、H1NMR推测结构和所测晶体结构相吻合.晶体结构测定证实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133(2)nm,b=1.8873(4)nm,c=1.4196(4)nm,v=1.6433nm3,Fw=283.37和Z=4.计算得Dc=1.145g/cm3,结构的偏离因子为R=0.060,Rw=0.052.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中,分别测试了2-(2′-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在极性不同的十种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阐述了不同有机溶剂对此化合物光谱性质的影响。并讨论了2-(2′-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的,与描述溶剂极性参数S,Z及E_T(30)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宁  唐世华 《河南科学》2000,18(2):144-146
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测定了 β -环糊精与酚类包合物的解离常数 ,分析了 β -环湖精对苯环和萘环共轭效应的影响 ,通过比较紫外法和荧光法测定包合物解离常数的可靠性 ,提出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包合物中客体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芴和1-萘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还原、缩合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D-π-A"型的荧光化合物(萘-1-亚甲基)-芴-2-胺(简称NMFA).该分子通过-CH=N-连接萘环(D)和芴环(A)使其具有ICT特性.通过IR和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NMFA分子在DMSO中发出较强的蓝白色荧光,具有双重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358nm和374nm处.而且NMFA分子对溶剂和温度的变化有很高的敏感度,进一步说明其具有明显的ICT特征,在分子荧光探针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KF-A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下,1-苯基-3-甲基吡唑-5-酮和对位不同取代基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芳亚甲基吡唑-5-酮,测定了6个产物的15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其最大吸收频率与Hammett取代基常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氧氟沙星(OFLX)以及Mn2+与OFLX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OFLX在pH为5.1时,其最大激发波长293 nm,最大发射波长497 nm,且随溶液pH的改变,最大激发和发射峰位也发生变化.采用摩尔比法测定Mn2+与OFLX形成1∶2的配合物(pH=9.0),稳定常数为1.37×1011.pH值对Mn2+与OFLX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溶液中较强,中性溶液中最强,碱性中最弱;OFLX与Mn2+形成配合物的荧光显著增强且发射峰产生蓝移(约15 nm),随着Mn2+数量的增加,荧光猝灭越来越弱;在OFLX与Mn2+的配合物中,可能是相距较近的羧基和羰基基团与中心离子Mn2+配位,并对配合物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对锂电池的循环效率、工作电压、操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锂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Li Cl O4/环丁砜 (SL)体系虽具有较高的粘度 ,但研究表明 [1 ] ,该体系具有非常高的循环效率和热稳定性 ,因此作为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仍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了了解 Li Cl O4/SL溶液中离子 -离子、离子 -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 ,本文运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研究了该溶液中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现象 ,计算了锂离子的溶剂化数。实验所用 Li Cl O4和 SL均按标准方法提纯 ,拉曼和红外光谱分别在法国 Jobin-…  相似文献   

8.
基于Suzuki偶合反应合成新型9-取代基N-正辛基-苝-3,4-二羧酸单酰亚胺衍生物:9-苯基-N-正辛基-苝-3,4-二羧酸单酰亚胺(C1),9-(4-甲氧基苯基)-N-正辛基-苝-3,4-二羧酸单酰亚胺(C2),9-{4-(二苯基胺基)苯基}-N-正辛基-苝-3,4-二羧酸单酰亚胺(C3),对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荧光(PL)光谱研究其光化学性质;在典型溶剂乙酸乙酯中,目标化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 maxabs)在490~550 nm,相比于C1,化合物C2,C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D_(3d)型[X_2 Y_6]~n(n=2~+,0,2-,4-)基团振动波数的规律性,并从正则振动方式、核间距离、原子量及键能等方面对它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掺杂Gd^2 的铕-聚N-乙烯基乙酰胺(PNVA)的配合物.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62nm;在此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不发光的Gd^3 离子对Eu^3 离子的发光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不发光稀土Gd件离子对Eu^3 离子的发射峰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