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驱蚊织物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既能驱蚊又可逐蝇的织物。这种织物经二氯苯醚脂处理后,蚊蝇接触这种带膜织物表面15分钟,就会立即死亡。这种带膜织物对人体无害。可以用来制作蚊帐和窗纱等。  相似文献   

2.
经济角     
驱蚊捕蝇植物介绍杀虫花杀虫花原产巴西,多年生植物。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别名“驱蚊花”、“逐蝇梅”、“天兰草”、“大红绣球”、“土红花”、“如意花”、“婆姐花”,五颜六色,七色缤纷,令人喜爱。庭院、阳台、街道栽培犹如一道艳丽的风景,市场抢手。杀虫花驱蚊逐蝇的“奥秘”在于其本身有一种人不细闻很难察觉,但对蚊蝇等飞虫却十分敏感的强烈气味。蚊蝇一闻到就会掉头逃之夭夭。据化验,其叶含马缨丹烯A、马缨丹烯B、三萜类马缨丹酸和马缨丹异酸、还原糖、鞣质、树脂,以及生物碱。此外还含挥发油0.16%~0.2%,其主要成份为…  相似文献   

3.
驱蚊纺织品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日本大和纺织公司开发出一种有驱蚊效果的纺织品,穿上这种布料的衣服就可以驱蚊,驱蚊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12,(6):77-77
驱蚊可以不用化学品:准备一个可喷水的化妆小瓶,五片复合维生素B1,即可。将水灌入小瓶,后放进药片,摇匀,睡前将小瓶对准胳膊、腿、身体等部位喷一下即可。因为蚊子害怕复合维生素B1的味道。维生素B1能驱蚊防蚊,是个流传已久的网络传说。在国外的网站上也有很  相似文献   

5.
驱蚊香草是由澳大利亚植物学家经过十多年生物工程技术,改变天竺葵植物的染色体结构,从而获得具有新的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属多年生观叶植物。该植物兼具澳洲天竺葵独特的释放功能和另一类植物中内含的香茅醛物质。我国95年由澳大利亚将引入母本,又经课题组专家们多年培育和筛选,培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植物,经反复驱蚊试验证明它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由于它能驱蚊,又能散发柠檬香气,我们把它叫做“驱蚊香草”,也有人叫它“蚊净香草”、“蚊净草”、“驱蚊草”等。它具有以下特点:驱蚊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故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6.
正驱蚊灯发出的紫外线会把皮肤照黑,如果长时间照射的话,还可能造成皮肤老化、出现皱纹甚至引发皮肤癌夏日里,驱蚊灯作为驱蚊的科技新品被广泛使用。但近日有人指出,驱蚊灯发出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有很大伤害,甚至会造成一定灼伤。有一些报道称,在驱蚊灯下时间久了,甚至血液成分都不正常了。那么,驱蚊灯真的会伤害人体  相似文献   

7.
电台驱蚊法     
夏天,人们经常为蚊虫困扰,因此想出各种各样的驱蚊方法:蚊香、杀虫剂,诱蚊灯……据美国最新一期的《选萃》杂志报道,加拿大的生物学家与电子专家合作,创立了一种新的驱蚊方法——电台驱蚊,并在蒙特利尔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驱蚊电台。电台驱蚊的原理是:蚊子中只有雌蚊吸血,经交配后的  相似文献   

8.
驱蚊香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驱蚊香草 (Pelargonium citrosum Vanleenii)引自澳大利亚 ,因其可以分泌一种具有驱蚊功效的成分香茅醛 ,被作为驱蚊植物在西方国家广为栽种。为加速这种植物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其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外植体启动培养基采用 MS+ 6-BA1.2 m g/ L+ NAA0 .1mg/ L,能取得较好的初分化效果 ,初分化率达 88% ;增殖培养基采用 MS+ 6-BA0 .8m g/ L + NA A0 .1m g/ L ,丛生芽增殖率达 8.5 8倍 ;用 MS+ 6-BA 0 .1mg/ L + NAA 0 .2 m g/ L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 ;生根培养基为 1/ 2 MS+ NAA 0 .1m g/ L ,生根率达 10 0 %。  相似文献   

9.
一到夏季,蚊子便无处不在,叮咬和骚扰人们,携带、传播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可是使用蚊帐不方便,蚊香又不环保而且还对身体有害。与它们相比,植物驱蚊更加简便、经济、环保,因而受到许多人的欢迎。许多植物可以用来驱蚊,如夜来香、除虫菊、杀虫花、凤仙花、薄荷、茉莉花等都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0.
生活小魔术     
风油精驱蚊夏天,在电风扇的叶片上洒几滴风油精或花露水,随着风叶的不停转动,屋子里清香四溢,同时也起到驱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驱蚊灭蚊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给您介绍几招非药物灭蚊法,这可是一种既省钱又安全的方法,不妨试试. 物理驱蚊第一招:消灭蚊子生存环境(如果在宿舍就无办法啦,下面有太多草和垃圾).有的居住环境差,周围死水多。需要经常喷药,这不仅灭蚊难度大,还会因此花费很多钱.所以您不妨用一些物理方法灭蚊.解决办法:及时清理垃圾。不要留死水.  相似文献   

12.
章小兵 《科技潮》1998,(4):136-136
提到苍蝇,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人不厌恶的。的确,苍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给人以恶心的感觉。翻开《辞源》,它对苍蝇的诠释也使人感到太确切不过了。蝇,虫名。腐于腐物上,孵化为蛆。成虫传染疾病。种类很多,通称苍蝇。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笺》:"蝇之为虫……喻人变乱善恶也。"但,苍蝇是否便一无是处了呢?早在400年前的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却对苍蛆慧眼独具,他在《本草纲目》中对苍蝇这样评价道:"蝇,处处有之,夏出冬蛰,喜暖恶寒,苍者声雄壮,负金者专用消括,青者粪能败物,巨者首如火,麻者茅根所化。蝇声在鼻,而足喜交,其蛆胎生,蛆入灰中脱化为蝇……蝇溺水死,得灰复活。故淮南子云:‘爛灭生蝇,古人憎之,多有辟法,一种小蛛,专捕食之,谓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已知的卫生害虫中,双翅目昆虫是一庞大的类群.前一期《大自然》杂志已介绍了蚊、白蛉、蠓、蚋和虻等,其种类之多已够令人惊讶,但这五类害虫的种数加在一起,尚不及蝇类的种数.据我国著名蝇类学家范滋德教授1992年出版的新作——《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第二版),记述了我国已知蝇类(有瓣类)竞有9科280属1546种(或亚种)之多.这真令人咋舌瞪目.而且在这繁杂的种类中不仅有卫生害虫,还有农、林害虫,如花蝇科和粪蝇科中,有些种类对作物、牧草和林木有害.蝇科中也有不少种类的幼虫危害于农作物和药用植物,使之受损.更不用说胃蝇、狂蝇和皮蝇对家畜的危害了.由此可见,因蝇类种群组成极为复杂,习性各异,其危害范围也甚广.为此,本文仅就与人类卫生关系最密切的住区蝇类的特征、习性及其危害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食蚜蝇科(Syrphidae)是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类群,也是该目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个类群。该科昆虫成虫大多数有访花习性,是仅次于蜜蜂的重要授粉昆虫;幼虫中约1/3种类为捕食性,是蚜虫的重要天敌;有些食蚜蝇还可以作为环境指示者。2010~2015年以来,笔者对兴义地区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已知访花食蚜蝇科昆虫计33种,分属2亚科23属。其中异巴蚜蝇属、宽扁蚜蝇属、异食蚜蝇属、直脉食蚜蝇属、斑翅食蚜蝇属、毛管蚜蝇属、平颜蚜蝇属、粗股蚜蝇属等8属为贵州新记录属,褐翅异巴蚜蝇、弧缘长角蚜蝇、短角宽扁蚜蝇、爪哇异食蚜蝇、卵腹直脉食蚜蝇、斑翅食蚜蝇、宽尾细腹食蚜蝇、绿色细腹食蚜蝇、金黄斑食蚜蝇、黄跗斑眼蚜蝇、东方毛管蚜蝇、闪光平颜蚜蝇、东方粗股蚜蝇、黄盾蜂蚜蝇等14种为贵州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5.
人工合成绿蝇防御素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研究绿蝇防御索(phormicin A)对细胞及肿瘤作用效果,实验结果发现,人工合成的绿蝇防御素可以在较低浓度下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MIC=5-75μg/mL),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反应最为敏感,MIC为5μg/mL,而且当人工合成的绿蝇防御素浓度升至300μg/mL时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但无法抑制绿脓杆菌的生长,此外,它还能抑制MDA435乳腺癌细胞及TSU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21%(P<0.05)和35.53%(P<0.01)。  相似文献   

16.
稻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 是多种农作物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卵寄生蜂,目前已知它能寄生2目、10科、38种昆虫卵(张荆,1980通讯;张孝羲等,1981)。笔者于1980—1982年在闽北沙县调查稻田赤眼蜂过程中,发现稻螟赤眼蜂的另一重要自然寄主——沼刺水蝇 Paralimna sp., 这是迄今所知3种沼蝇 Sepedon spp. (沼蝇科)以外的又一种双翅目蝇类寄主。近年来,沼蝇作为稻螟赤眼蜂的过渡转换寄主在稻田环境内出现,已经得到广泛重视。沼刺水蝇在闽北稻田及其周围,数量十分丰富,成虫周年均可发生。笔  相似文献   

17.
说苍蝇司空见惯其实并不确切。打开《中国蝇类》,人们似乎才会感觉到世界之大,居然连苍蝇都有这么多的种类!的确,《中国蝇类》一书所涉及的苍蝇种类之多,真能让人膛目咋舌:中国蝇类多达30科、660属、4209种!  相似文献   

18.
蛇驱毒蝇 在非洲的丛林里,有一种能像蚊子那样叮人的毒蝇。那些在丛林中开设旅馆的当地人,为了游客的身体健康,便在旅馆的每张床上都盘踞着几条青蛇。当客人睡觉时,青蛇便轻轻地把人的  相似文献   

19.
粟芒蝇原名粟秆蝇,也叫双毛芒蝇,俗称谷蛆,学名为Atherigona biseta KarI,属双翅目、蝇科、芒蝇属;是谷子三叶期至孕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谷苗被害后,绝大多数不能抽穗,严重影响谷子产量;一般年份能造成减产10—20%,严重年份可达40—80%。粟芒蝇的主要害状是炮捻状枯心苗,因它与粟灰螟、粟茎跳甲等的害状相似,所以不被特别注意,群众常把它误认为是粟灰螟为害来进行防治,以致白白浪费人力物力,收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翅目(Diptera)突眼蝇科(Diopsidae)的成虫形状奇特,头部侧突长柄,复眼和触角生于柄端。虽然在实蝇科(Trypetidae)、宽口蝇科(Platystomidae)以及斑蝇科(Ottitidae)昆虫也有具眼柄的种类,但其触角仍在头部中央,从这一点就可以区分。突眼蝇科世界已知150种,绝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及马尔加什(共115种),有相当数量分布在东洋区(阿拉伯1种,南亚29种,新几内亚有与南亚共同的2种),旧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