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宁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23-123,104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问世后,评论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美国的第一部小说.《红字》再现了清教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俗人情.国内外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霍桑的创作思想主要受到清教思想、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影响.超验主义思想与霍桑作品息息相关,在《红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充满了种种矛盾.历来的读者和评论家有着众说纷纭的解读.本文作者认为<红字>中的最大矛盾是对霍桑对人性的讴歌与他的"原罪"思想之间的冲突.一方面,霍桑受到超验主义中"生命热情"的感染;另一方面,由于家族和文化的熏陶,霍桑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清教徒.清教的教义与人性的矛盾冲突,正是霍桑思想矛盾的实质根源.  相似文献   

4.
王蓓 《科技信息》2010,(26):I0149-I0149
《圣经》是清教主义思想的根源与基础,在霍桑小说《红字》中,他大量移植《圣经》中的人物和情节原型来表达自己的宗教观,揭示人类心灵的秘密,从而获得一种美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安冰 《科技信息》2008,(20):170-170
纳萨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也深刻地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一方面对人性恶与救赎之路进行深入挖掘;一方面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就整篇作品而言,后者占据了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红字》中清教对主要人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方面的讨论,来揭示霍桑矛盾和彷徨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6.
海斯特的命运与《圣经》典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科技信息》2009,(17):105-105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基督徒,他的作品也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许多方面与《圣经》相呼应,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宗教观。霍桑既不赞同清教的专制统治,主张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又摆脱不了清教主义原罪、赎罪和命定论的观点,认为男女主人公应该受到惩罚,改过自新来赎罪。文章以《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经历为核心,探究其中《圣经》典故的运用及作者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以揭示清教背景下新英格兰的生活而著称。他的清教情结既源于社会的宗教氛围,也与其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清教的历史、霍桑复杂清教观的原由及其作品中的清教主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红字》中霍桑所反映的人文主义清教观和人性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分析霍桑的童年经历和宗教观入手,从身份矛盾和精神矛盾两个方面剖析了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矛盾形象,进而反映出作者对清教教义的不满。从丁梅斯代尔身上所反映的矛盾揭示了宗教信仰与当时生活的矛盾、人类理性与社会规则的矛盾,以及清教的残酷与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一部著名小说, 它以17世纪中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牧师丁梅斯代尔与有夫之妇海斯特的爱情悲剧. 不管是作者本人,还是小说本身,清教思想对其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文试结合清教思想对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影响来分析他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廖敏娜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7,(13):162-162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霍桑在小说中巧妙地使用象征手法,描写了17世纪人们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波士顿的生活,着力表现人生在道德与价值,自然与社会矛盾中的脆弱和悲凉。自始至终,小说中各种事物及人物形象的象征寓意都呈现出多种性,游动性,甚至矛盾对立性。本文从小说红字“A”贯穿全文的意象,场景描写及主要人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多重的,飘渺的,进而了解霍桑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是其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1.
安杨  吴琼贤 《科技信息》2011,(7):226-227
一六二零年五月花号在新英格兰登陆,清教徒在北美大陆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随之带来的清教思想也在这片大陆扎根。在美国殖民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迅速的传播。清教主义的传播和渗入伴随着早期的移民拓荒、定居北美的整个过程。清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概念,也是一种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美国的精神文化并对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受到清教思想影响下的美国价值观中的强调个人主义,勤劳致富,强烈的使命感,和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红字》通常被认为是纳撒尼尔·霍桑的杰作,并且毫无疑问成为美国文学上的佳篇。海丝特·白兰,霍桑《红字》中的女主人翁,她尊重自我、追求自由、追求人性高尚和个人权利等等,她沉重打击了清教社会。本文重点从海丝特·白兰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从她的反清教思想角度出发来分析她的反清教表现。  相似文献   

13.
尤金·奥尼尔在他的许多剧作中强烈地抨击了清教主义,揭露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腐蚀与毁灭,以及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清教思想也在影响着他的悲剧艺术创作,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他剧作中的抨击对象,又有机地融入他的剧作成为其悲剧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15.
甘洁盈 《科技信息》2011,(16):I0132-I0133
从某种程度上讲,霍桑是美国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小说《红字》则体现了他的女权主义意识。正是由于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了他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个反叛女性。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是霍桑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物。本文通过在特定的宗教背景———清教的影响下,对海丝特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探析,从而揭示了霍桑在《红字》中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6.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17.
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及其巅峰超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理解.<红字>里的"自然"涉及到三方面物质世界中的自然,自然的人性以及自然的生活本质.这也是霍桑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及其巅峰超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理解。《红字》里的“自然”涉及到三方面:物质世界中的自然,自然的人性以及自然的生活本质。这也是霍桑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无名妇与海丝特·白兰分别是美国小说家金斯敦和霍桑笔下的女主人公。两位女主人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里 ,但都因离经叛道遭受宗族或者清教的迫害。本文通过比较和探讨她们故事的相似性、情义的崇高性和抗争的悲壮性等 ,力图对特定历史上受压迫和受摧残的女性进行新的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十九世纪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的优秀作品《红字》(TheScarlet Letter),以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北美洲殖民地时期为背景,描写了海丝特·白兰与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表现了宗教恶势力对人的心灵的摧残和对人权、人性的压抑,反映了清教殖民统治的黑暗。这部长篇小说在一八五○年发表以后,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