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电火花放电通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电火花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作用于工件表面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并结合模型材料的物理性能,分别以放电脉宽和放电电流为单一变量,探索并建立蚀除凹坑随放电脉宽、放电电流变化的理论模型。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在铝合金表面进行单脉冲电火花放电实验,并以空气作为放电介质。研究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加工的铝合金表面蚀除凹坑的半径较为吻合。可用有限元仿真来预测电火花加工形成的蚀除凹坑的生长规律,为电火花的表面处理以及拓展电火花的应用领域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自制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单脉冲放电实验,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放电蚀除凹坑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研究表明,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时,金属粘结剂熔化或汽化造成金刚石颗粒的脱落是材料蚀除的主要形式,金刚石颗粒也会因温度急剧升高形成崩裂而去除。此外,蚀除凹坑周围的金刚石还存在着石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除气处理是铝熔体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除气处理,可以对铝熔体的铸造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实验以废铝合金门窗为主要材料,经熔化后,研究除气对其流动性、裂纹倾向等铸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除气条件下,可以显著改善熔体的流动性,但同时除气剂的使用也使得熔体的收缩性能下降,试样容易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介质阻挡放电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实验系统,利用Q-V Lissaious 图形法对反应器电学参量进行测试,研究了该反应器分解O2/N2混合气时,激励峰值电压、放电功率、电场强度对生成的臭氧及二氧化氮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放电功率、电场强度随激励峰值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放电频率对电场强度的影响较...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用AC/DC和DC电源下不同极配的放电实验结果.在多通道锯齿线一板电极反应器上,能够产生均匀稳定的流光电晕;通过对AC/DC电源产生流光放电脱除烟气中NO的实验研究,表明AC/DC电源产生的流光电晕等离子体具有很强的化学效果;获得在模拟气中NO放电氯化平均能耗30 eV/NO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微空心阴极放电(m icrohollow cathode d ischarge,简称MHCD)的基本结构,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放电结构,它利用MHCD与第三电极(金属针)之间构成新的放电方式,产生大体积高电流密度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中强烈的准分子辐射制作紫外准分子灯。利用该放电结构进行了Xe气的放电实验,实验测到了波长为172nm的强烈准分子辐射;在400Torr气压下放电,大约有15%的内部效率;当21个这样的放电并联运行时,获得了功率密度为15mW/cm2的真空紫外光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制作出高功率的紫外准分子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气-液两相流的空间放电特性规律,实验首次采用空腔水电极雾化装置,通过测量不同雾化电极的电压-电流特性,不同质量分数溶液雾化时的消耗量等物理参量,分析了空腔水电极电晕放电的特性.实验表明,空腔电极在干式电晕放电时,曲率半径越小,放电电流越大,且随着电压升高,电流差值呈上升趋势;在雾化电晕放电时,电极形状、溶液质量分数对放电电流影响不明显,对溶液消耗量影响较为显著;不同电压作用下的雾化形式不同,雾滴在电场中的动力学过程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放电通道的波动性与电火花加工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放电通道的波动特性,并考虑放电通道中等离子体的双极扩散效应,对电火花加工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放电通道的波动可以分解成纵波和横波2个分量,并分别进行了短、长脉冲加工时横波和纵波对材料蚀除的不同影响,提出放电通道位形和位形平衡的概念。根据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了短、长脉冲加工时瞬时放电通道半径、放电通道位形半径以及最终放电痕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材料的抛出机理作出了和实际加工相符合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超声场来处理Mg-Ca合金熔体,考察了超声波施振参数(超声功率和作用时间)对合金熔体除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施振功率和作用时间均对Mg-Ca合金除气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施振功率过小,作用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会有良好的除气效果.这种除气效果和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有关,且只有在空化效应的发展-发达阶段才会有良好的除气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功率150 W,作用时间为120 s除气效果最好,铸锭的密度值达到最大.在除气的同时,也有效地细化了Mg-Ca合金铸锭的凝固组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模拟实验和铝熔体除气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子转速和惰性气体流量对旋转除气法除气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转子转速和气体流量对除气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气泡尺寸减小,作用的区域增加,除气速率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气泡数量增加,除气效率提高.但当气体流量过高时,气体在转子与熔体之间产生隔离作用,气泡影响区域减小,除气效果变差.在本研究范围内转速550~690 r/min,惰性气体流量1~3 L/min是合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短柱复合受力强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桁架-拱模型,利用平衡条件,协调条件和砼软化应力,应变关系以及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对钢筋砼框架短柱剪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方法对国内所做63个普通砼框架短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陶粒砼的软化应力-应变关系,对作者进行的9根钢筋高强陶粒砼框架短柱试验结果分析,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岳运动形成的南北向的“古嵩山”,在前寒武纪经历了两次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后已被夷平而不复存在,其残迹于三叠纪时已被掩埋于四千米厚的地层之下。对本区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岩以及断层构造岩的研究证明:现今的嵩山乃在中生代末开始形成,但其主要的升高作用发生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嵩山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并根据与喜马拉雅山同步隆起的过程,推断其隆起的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以80C31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风速表系统。针对风速的检测、自动计时、显示、数据处理,具体介绍了风速表的硬件组成原理、风速检测处理方法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比纳米HA与大颗粒或大晶粒HA作为骨填充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实验效果,通过改变烧结工艺来获得大颗粒或大晶粒HA.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敏感:低于800℃烧结时,粒子长大缓慢甚至没有长大现象;超过900℃后,粒子迅速长大;1200℃烧结时,随烧结时间延长,晶粒呈现不规则长大,并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像融合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融合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图像、军事、遥感、机器视觉等领域.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是一种新的多尺度分解像素级融合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分别对CT,MRI医学图像进行分解处理,按照融合规则构造融合图像对应的各小波系数,再根据融合图像的各小波系数重构融合图像,重构后的融合图像完好地显示源图像各自的信息.实验图像使用互信息量化判据来评价融合效果,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比传统的像素级加权平均融合算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g/L·min。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引用文献[1]中提出的晶体态电子浓度φ=N_e/N_α的概念,重新解释了贵金属基初次固溶体的固溶度问题,分析结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消除了Hume-Rothery初次固溶体规则在解释这一问题上所出现的矛盾和分歧。  相似文献   

19.
于2000年6月5日至8日对安徽师大附属幼儿园446例幼儿进行了皮褶厚度及围度等指标的测量,并对性别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求出了两指标间的回归方程,进行了回归系数的方差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4-5岁幼儿肱三头肌位与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女孩大于男孩(p<0.05);4-6岁幼儿头围和胸围是男孩大于女孩(p<0.05);皮褶厚度和围度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更合适的钻头齿面强化材料,对多种粒度的球状烧结碳化钨和粒状铸造碳化钨堆焊层分别作了磨料磨损试验,以评价其抗磨性能。用Ni基合金作钎料,在高真空度下将硬质合金颗粒焊至20Ni4Mo表面。试验采用多种冲击能量,磨料介质为石英砂、水和少量悬浮剂,用天平称出磨损失重。结果表明:球状烧结碳化钨或不同类型和粒度混合的碳化钨堆焊层都比现行采用的粒状铸造碳化钨具有更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能力。用球状烧结碳化钨代替粒状铸造碳化钨作钢齿钻头齿面堆焊材料是提高齿面强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