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苦豆子生物碱抗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豆子总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番茄早疫、番茄灰霉和辣椒炭疽的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生物碱对3种细菌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槐定碱和苦参碱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早疫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生物碱,苦参碱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12.5μg/mL。5种生物碱对3种真菌的抗菌效果弱于对3种细菌的抗菌效果,5种生物碱对3种真菌的MIC大于等于100μg/mL,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苦豆子总碱对番茄灰霉菌的MIC均达400μg/mL。在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5种生物碱中仅槐定碱表现出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苦豆子总碱抗菌活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弱碱性条件下(pH 8左右)具有更好的抑菌活性,在至少12h内能够持续、稳定的对供试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介孔SiO_2负载的膨胀石墨(EG)为硬模板,在复制模板介孔结构的过程中分别引入Cu和Co物种,制备Cu和Co掺杂的MnO_2/EG复合材料。通过X线衍射仪(XRD)、N_2吸附-脱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循环伏安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储锂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u和Co后的复合材料保留了介孔结构,但孔道规整性略有降低;Cu和Co主要以二价离子形态存在于材料中。当用作锂离子负极材料时,掺杂Cu和Co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经过100次循环后,依然分别保持了320和273 mA·h/g的比容量,高于未掺杂的复合材料(205 mA·h/g)。掺杂Cu的复合材料比掺杂Co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及更佳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SnS2纳米片/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采用液相氧化法制备GO,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控制GO的含量和反应时间制备了一系列SnS2/GO复合材料.采用XRD,DRS,TEM,IR表征了制得的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在可见光(λ >420 nm)下降解甲基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改变GO含量,SnS2六边形结构保持不变,SnS2/GO复合材料比纯的SnS2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当GO与SnS2质量比为5%,反应36 h催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o掺杂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备RGO/Fe3O4和Co掺杂的RGO/Fe3O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Co掺杂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两种复合材料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模拟计算了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Co参与了水热反应生成了CoCO3、Co3O4和Co2O3,还有部分Co以单质形式存在,其通过正负电荷吸引机制,影响Fe3+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配位,使得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的Fe3O4纳米颗粒部分迁移至RGO片层间;Co掺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和磁损耗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显著增强.反射率模拟结果表明:掺杂后与掺杂前相比,当匹配厚度d=2.00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3.44d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88GHz;当匹配厚度d=2.50 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8.45 d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73GHz.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并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氧化石墨、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氧化石墨烯(TiO2/GO)复合材料,采用TEM、XRD对其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氧化石墨烯含量、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均匀负载着锐钛矿型的TiO2球形颗粒,粒径在10 nm左右;当TiO2/GO复合材料中加入的GO含量为100 mg时光催化活性最好,比相同条件下纯TiO2和TiO2与氧化石墨物理混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相同条件下,降解率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催化剂用量存在最佳值,100 mg/L的活性艳红X-3B溶液,催化剂用量的最佳值为0.8 g/L,反应60 min后其降解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6.
以1-(2-氟苯基)哌嗪、1-(4-氟苯基)哌嗪分别与溴乙酸反应,所得产物再与4-羟基香豆素反应,合成哌嗪香豆素衍生物A和B,并研究其抗菌活性。A和B通过对倍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A和B对所测试的4种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B的抑菌效果优于A,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337μg/mL,优于阳性对照氯霉素。  相似文献   

7.
氧化石墨-氧化锡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氧化石墨的吸附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该文以氧化石墨(GO)作为基体构筑新型的复合材料.通过回流冷凝方法,将SnO2负载于GO表面,获得氧化石墨-氧化锡(GO-Sn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比表面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合成过程中,GO的结构被彻底剥离为GO薄片,SnO2纳米小颗粒均匀负载于GO薄片表面.以甲基橙为模型体系,考察了GO基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负载SnO2后,GO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GO-SnO2在10 min内对20mg/L的甲基橙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8.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梯度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然后用滤纸扩散法及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草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这5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在薄层色谱板上最小的抑菌量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35μg;大肠杆菌为75μg;枯草芽孢杆菌为4.7μg;绿脓杆菌为4.7μg;草分枝杆菌为18.8μg.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以氧化石墨、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与Ti O2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乙醇气体敏感性能。以钛酸四丁酯及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在水性体系中合成Ti O2质量分数不同的GO/Ti O2复合材料,进行XRD和SEM表征及气敏性能测试,讨论了温度、Ti O2质量分数、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温度为250℃时,GO/Ti O2(Ti O2质量分数为10%)具有乙醇最佳的气敏响应,显示了良好的气体敏感性,可以用于检测乙醇的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0.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金属铜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它是首次从自然界中被发现.体外活性实验初步表明:络合物(1)对四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和三种癌细胞(KB、KBv200、HepG2)具有较强抑制活性,前者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12.5、25、12.5和50 μg/mL,后者IC50值分别为3.54、3.68和25.12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