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比较研究了17例正常人和16例尿石症患者尿液中纳米和微米晶体.结果表明,正常人尿液中晶体分散较为均匀,尺寸较小且较圆钝,大都在2~20 μm之间;而结石病人尿液中晶体聚集体较多,棱角较尖锐,尺寸较大且分布也不均匀,从5 μm到70 μm不等,这导致其聚集倾向增加,形成尿石的几率增大.正常人尿晶体以结晶态物质为主,主要为草酸钙、磷酸三钙和尿酸;尿石症患者尿晶体主要为磷酸铵镁、草酸钙、尿酸和磷酸三钙,正常人尿液中二水草酸钙(COD)含量高于尿石症患者.上述差异归因于正常人和患者之间理化性质的差异以及正常人尿液中抑制剂的浓度及其活性比尿石患者的高,能抑制尿液中微晶的生长和聚集;并且患者体内的尿路细胞膜受到损伤也会引起患者尿液中粒子聚集.  相似文献   

2.
Na蒙托石的层间离子被各种金属离子交换取代后,经不同条件的热处理,表面酸性发生了变化.用CVL显色法评价其表面酸性,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类型、浓度以及热处理温度等对表面酸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交换后的Ni蒙托石为一元酸酯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取患尿石病和健康绵羊血清各8份,分别测定其钙、磷、镁、钾、钠、氯、非蛋白氮和粘蛋白等成分。结果病羊血清中磷、钾、镁高于健康羊,钙则低于健康羊;氯、钠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代于正常生理值。非蛋白氮和粘蛋白远高于正常羊。证明尿石病发生与绵羊肾前因素和肾内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外推, 利用迁移公式, 模拟了若干年后重金属离子 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和相对浓度分布. 分析了时间、 水的通量密度、 金属离子的吸 附分配系数对金属离子在土壤中迁移及浓度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 迁移主要受水的通量密度和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 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饮食对草酸钙结石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讲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食钙、草酸盐、蛋白质、脂肪、水、饮料、酒、茶等对草酸钙(CaOx)结石形成有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饮食草酸盐将增加尿石形成的危险性,而饮食钙可促进肠道草酸盐的吸收,高钠钾含量的饮食可降低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可乐促进尿石形成,茶抑制尿石形成,而蛋白、脂肪和酒的影响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估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用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7月~2016年9月21例近端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接受了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影像学和实验检测明确诊断后行抗感染并急诊取石.手术切开输尿管后用吸引器吸出脓液,留置双J管保留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前都有发热、脓尿和脓肾.10名患者尿培养阳性,所有患者都没有输血和中转开放.术后5d内体温恢复正常.没有感染性休克出现.100%无石率出现.结论: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输尿管镜切开取石对于合并梗阻性肾盂肾炎的近端输尿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无需术前造瘘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和尿中Sc5b-9的变化规律及测定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及尿中的Sc5b-9蛋白水平.结果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的pH、红细胞及白细胞不影响Sc5b-9水平,但将尿液置-70℃冷冻后可使Sc5b-9水平提高.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Sc5b-9来源于肾脏,其含量变化可反映肾脏的损害程度;血与尿中Sc5b-9水平无相关性.将尿液置-70℃冷冻后可影响Sc5b-9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的浮选试验和动电位测定,研究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和K+对这2种矿物的可浮性和表面电位影响很小;Ca2+和Mg2+对一水硬铝石可浮性影响不大,却显著活化了高岭石的浮选,特别是在碱性范围内,高岭石的浮选回收率从40%提高到了90%以上;Ca2+和Mg2+显著降低了2种矿物表面的电位绝对值,但基本不改变2种矿物的等电点.Al3+和Fe3 +对2种矿物可浮性和表面电性的影响行为不同,Fe3+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影响不大;当pH=4~8时,Al3+对高岭石抑制作用相当明显,形成一个低谷;Al3+增加了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的Zeta电位,使一水硬铝石的等电点由7.2变为8.5,高岭石的等电点则由4.8变为9.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染色法按Fairley尿红细胞形态分类和Chu尿红细胞形态新的分类计数法,观察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2种方法均证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正常形态明显增多,大于70%.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红细胞完整漏出和肾小管不能形成渗透梯度有关.红细胞形态大部分为正常,其机制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裂孔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石河子垦区绵羊尿石症(calculosis)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石河子地区绵羊尿石病的调查研究表明,绵羊尿石症发生是由于公羊和育肥羔羊饲喂精料过多;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饮用含镁高的碱性水;缺少运动等引起。病羊因缺钙磷代谢障碍,血、尿中钙磷倒置,肾功能障碍,磷酸盐从尿中大量排出,尿液为碱性环境盐类析出而形成尿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5种外源性金属离子对液相和固相培养的煤生物转化率的影响。在5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上,真菌和细菌表现出了不同的金属离子敏感性,大多数金属离子对真菌有激活作用,其中Mn2+在本实验条件中下,对真菌A有最好的激活作用,生物转化率提高了120%;Zn2+将真菌B的生物转化率从8%提高到29%,提高了263%;Fe3+对细菌的溶煤作用有较好的促进效果,生物转化率提高了184%.研究结果表明,细菌转化液总的蛋白含量与金属离子对煤转化率的影响趋势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轴对称分析模型,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u2+,Cd2+)在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规律,对比了单一重金属离子(Cu2+)和复合重金属(Cu-Cd)的迁移特性,分析了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扩散规律,并考虑了温度和干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重金属在渗透过程中的迁移半径大于单一重金属离子的迁移半径;固化后的污染土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扩散速率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固化作用对单一重金属离子扩散的影响更为明显。环境温度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扩散速率和范围呈现出正相关的影响;干湿循环作用下重金属离子的扩散范围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9种金属离子对黄粉虫纤维素酶活性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9种金属离子对黄粉虫纤维素酶活性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外源性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上,Fe2+对黄粉虫纤维素酶的活性表现出了激活作用,Mg2+在高浓度下对纤维素酶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性.其余各种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全部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以Hg2+的抑制作用最强,即使在最低的浓度下也能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效果.不同金属离子对黄粉虫的生长表现出同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of the conjugated polymers P1 and P2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s are twisted 2,2'-bipyridine (bpy) and planar 1,10-phenanthrolin (phen), respectively) films upon the addition of metal ions has been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2 exhibited stronger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bility upon the addition of both transition metal ions and main group metal ion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1. The 20° twist angle between the two consecutive pyridine rings of bpy unit in the P1 main chain is the reason for the weaker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bility compared with P2, in which the planar phen unit can chelate with metal ions relatively freely without the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So P2 is a kind of material with better properties for solid film devices, such as sensors for metal ions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5.
纳滤法去除模拟矿山废水中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oray公司生产的UTC-60低压纳滤膜处理模拟矿山废水,主要考察了压力、温度、流量、pH等参数对UTC-60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升后降;温度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降后升;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随流量增大均略有增大;pH对膜通量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截留率随pH的升高先升高,到达等电点附近(pH=5)降至最低,随后由于部分金属离子结合OH-形成可溶性氢氧化物导致截留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尿路结石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对尿路结石的形态、结构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尿路结石是由多种晶体和基质构成的混合性结石;各种晶体在析出沉淀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了结石形成;各类结石的形成均不同程度受尿液中酸碱度及自身饱和度的影响;尿路感染是磷酸镁铵,磷灰石结石沉淀析出的主要原因;尿液中其他盐类晶体的存在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过饱和的酸性尿液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决定因素;胱氨酸结石为遗传性胱氨酸代谢紊乱引起;基质在起始阶段未起主导作用,但在结石核心形成后,起着促进结石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消旋苯丙氨酸的配位萃取拆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应用手性溶剂萃取拆分技术,考察了在含有配位金属离子和N-n-烷基化氨基酸的两相系统系统中被折拆分后苯丙氨丙氨酸对映体的分配行为。着重研究了在有机溶剂及水相中萃丙氨酸的初始浓度、萃取温度、配位金属离子等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浓度对萃取拆分的影响不大,而有机溶剂和配位离子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研究中常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平衡透析法。根据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对某些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位点、络合物的空间构型、结合数和稳定常数进行了总结,对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强结合位点进行了分类。最后讨论了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在纸浆的常用漂白剂漂白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关系,自由基的漂白作用及其对碳水化全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荧光极性探针在腐殖酸和芘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芘(Pyrene,Py)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第一振动带和第三振动带强度比值(I1/I3)能够反映其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因此运用Py荧光探针法考察了不同化学条件对腐植酸(Humic Acid,HA)假胶束体系微环境性质的影响,以及对HA和Py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HA浓度、pH值、盐度、溶剂等化学条件的改变,均会引起Py的I1/I3的变化,因为条件的变化使HA存在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Py所处为环境极性的变化.另外,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影响HA和Py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I1/I3值遵循三段式变化趋势.这些现象均表明HA和PAHs之间的作用以非极性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