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万有引力定律是基于质点这一理想模型所建立的,故将其应用于计算时通常要求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均可被视为质点.这既给实际物体所受万有引力的计算带来了困难,也难于满足理论认识的需要.通过对万有引力场和静电场进行类比分析,引入了引力强度和引力线的概念,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积分形式,并给出其相应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地球科学知识,提出在教学中将波的传播和地球内部圈层、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万有引力和引潮力、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大气干绝热方程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卫星轨道上,由于地球引力差异使地球卫星受到引力梯度力矩,所以对地球卫星姿态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推出引力梯度力矩一般表达式和地球卫星小姿态角时的引力梯度力矩表达式,并得出地球卫星姿态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其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学习知识和科学研究很有帮助.在力学中能够体现出2个层次的物理方法.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方法当今力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伽利略方法,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伽利略方法的一个成功典范.伽利略方法具有3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求解“万有引力“作功是重新审视“万有引力” ,深刻理解“万有引力场”及“万有引力势能”的重要过程.它是物理专业大学一年级教学内容 ,同时由于物理专业数学教学滞后于物理教学 ,教材中采用学员还未接触过的微积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这对欠缺一定自学能力的学员来说 ,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而一味照搬书本上的方法进行讲授 ,则会陷入“想讲清楚 ,却讲不清楚”的尴尬境地 ,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们摸索出了用“几何平均法”求解“万有引力”作功的途径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  相似文献   

6.
志中 《河南科技》2000,(5):13-14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或重大发明,不少是从科学研究中偶然发现的现象开始或引发的。比如,两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Po),肖洛与汤斯合作发明激光(Laser)等,是从科学实验的偶然发现中引发的;牛顿是从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受到启发,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1879年,德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在做高真空放电管试验时,曾发现在管子附近的照相底片上有模糊阴影,此时他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射线使底片感光,反而认定是底片质量差所致,并把剩余的底片退给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有别于对万有引力场的通常讨论方法,而采用场论的理论观点研究引力势,引力及引力势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几何光学主要包括三大定律:光是沿直线传播、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这三大定律在Solidworks中的具体体现是:所画直线代表光的传播方向,入射角与出射角相等代表光的折射定律,利用折射公式计算出折射角,就可以很好的把光学三个定律用三维软件编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同分布NA序列部分和之和的弱大数定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研究了同分布NA随机变量序列{Xa}部分和之和Ta∑i=0^nSi(其中Sn=∑i=1^nXi)的弱大数定律,首先从弱大数定律成立的条件出发,给出了这类条件成立的三种等价形式,最后得到它的一个弱大数定律,从而与文献[4]中I.I.D列情形下的弱大数定律形成对照.  相似文献   

10.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在一个孤立系统内发生的运动和变化不可能使熵减少(“熵增加定律”)。如果我们把信息论中关于熵(不定度或无序度)的概念看成是广义熵,则信息论中所说的,对信息所进行的操作和变换不可能使信息量增加,或者说,不定度(熵)不可能减少,可以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信息论表述方式或“广义热力学第二定律”。本文将上述定律应用于群体遗传学,从数学上证明,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内总是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孙艳梅 《高师理科学刊》2008,28(1):87-88,100
证明了有一类均质刚体的转动惯量可以用少数几个质点做代表进行计算,并给出了计算的通式,从而可以不用积分就能计算出其转动惯量.提出了不用积分法推出刚体转动惯量计算公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轴原子氧模拟装置进行了空间原子氧效应对温控材料Teflon FEP/Al薄膜的影响研究.在束流密度为1.07×1016atoms/cm2·s的条件下,对材料进行不同剂量辐照,研究了Teflon FEP/Al薄膜的质量损失、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光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和表面元素的组成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质量损失与原子氧辐照剂量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原子氧辐照剂量的增加,材料的表面形貌由平整变为"地毯状"形貌,表面粗糙度、太阳吸收率和太阳吸收率与热发射率的比值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材料光学性能发生变化.辐照前后材料表面成份组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超常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质量传递条件下,紧靠介质内受质量扰动的位置,存在一“薄层”区域,该薄层内的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费克效应,而在此薄层外,介质内其他部分部分的质量传递仍近似符合费克定律,“薄层”区域边界上的质量传递满足连续性边界条件,文中以受脉冲质量拢动的质量传递过程为例,采用类似于非傅里叶导热方程的双曲线非费克质量传递方程来描述该“薄层”内的的非费克质量传递,并用有限差分结合MacCormack预测-较正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在分析介质内出现的非费克效应的同时,得出了“瞬态薄层”厚度与介质的质松时间,质扩散率以及质量扰动的强度和瞬时性强弱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数列的极限及级数收敛的定义和准则,详尽地分析了一个物理问题极限的存在性(即物理解的存在性),较便捷地求解了这两个问题,体现了数列极限思想在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点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海南点带石斑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从10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0个,在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各20尾中分别扩增出183和176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67.57%和75%,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498 0和0.531 1,遗传相似率分别为0.816 5和0.794 6,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329 6.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有40.95%来自群体内,而59.05%来自群体间.野生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杂合度明显高于养殖群体.点带石斑鱼与野生群体相比,养殖群体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提示在点带石斑鱼的人工繁育过程中应引进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平面波导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系统引进一个量子电动力学模型,应用线性响应理论讨论该系统对外来电磁扰动的响应,证明这种响应完全由相互作用系统的本征元激发——导波耦会场量子(Guided-Wave Polariton)——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本文的理论方法可用来讨论平面波导系统对电磁波的传输,透射,反射,散射,吸收以及外加电、声、磁扰动的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标枪最后两步助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最后两步步幅的分析研究 ,发现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两步技术上存在着步幅比例不合理、步幅稳定性差、速度慢等问题 .提出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两步的节奏模式是“长—短”式结构 ;最后两步比值即倒数第二步与最后一步步幅的比值 ,应为 1 .0~ 1 .8.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HMGB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富集NTera-2细胞中的HMGB4 结合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免疫沉淀复合物进行分离,从胶中切取HMGB4结合蛋白条带,胶内酶解后进行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得到相应的肽序列标签(peptide sequence tags,PST).通过搜索数据库在NTera-2细胞系中鉴定到5个HMGB4相互作用蛋白,分别是Pdhal、Keratin 6B、Keratin 5、Actb Actin cytoplasmic 1、RPL18.为进一步研究HMGB4在精子发生机制中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溪洛渡水电站坝肩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为基础,通过岩体结构面详细调查、分析,提出了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分级的定量指标,并根据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岩体质量分级方案,划分了坝肩岩体质量类型,分析了坝肩岩体质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速克灵、福美双对蕃茄灰霉病病原菌联合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浓度配比的速克灵和福美双对蕃茄灰霉病病原茵的茵丝抑制试验和用Finney机率值分析法,确定了这两种药剂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为两种药剂的定型配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