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文化典籍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阐述了加强民族典籍翻译及其研究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中国学",有助于中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也有助于其他国家完整了解中国的文化史和民族特色。基于对民族典籍翻译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应进一步在提高思想认识、确立典籍原本、组织和计划、翻译和出版、批评和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韩蓉 《科技信息》2013,(19):253-253,256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对其的准确翻译可促进跨文化交际也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本文以我国民族性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为例,探讨了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应用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李征 《长春大学学报》2013,(9):1147-1151
近些年,翻译理论界对中国典籍的外译研究颇多,但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中国典籍外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并树立积极、全面的中国形象,因此对典籍原文本、译者主体和翻译策略三个重要元素的选择都应该以实现其翻译目的为根本。  相似文献   

4.
借鉴芬兰著名民俗学者劳里·航柯教授的“民俗过程”理论,从民族典籍的翻译、研究和传播的整体过程角度切入,讨论民俗过程的国际化传播路径。通过“典籍翻译”、“民族典籍翻译”等篇名关键词搜索2006年至2016年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获得相关论文数据和综合信息,总体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典籍对外翻译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尝试提出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边疆地区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与社会文化色彩,翻译活动有助于传播壮族及其他少数族裔古老历史及璀璨文化,也是增强边疆地区民族身份认同感的重要途径。然而,民俗文化翻译在边疆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仍是一种派生的语际转换活动,导致标识民族身份的异质性语言文化无法得到较好的彰显与传播,因此采用互补翻译策略既有裨于壮族及其他少数族裔重塑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也可促进边疆民俗文化在东西方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与他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甘小群 《科技资讯》2013,(29):244-244
密母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密母通过复制来不断地进行传播和发展,本文讲到了汉语中密母复制的4种方式。翻译是密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从密母的角度,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翻译,衡量归化和洋化的问题。归化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洋化翻译有益于读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异国文化,深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归化翻译应成为密母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达斡尔族乌钦叙事诗经典英译:少郎和岱夫》英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等理论为依据,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探讨民族典籍英译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提出以“异化”为主导策略,重点探讨了“直译”和“意译”在达斡尔语文化专有项英译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成功传递达斡尔族叙事诗的文化价值,为其他类似民族典籍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阐释性翻译理论,以《满都莫日根》英译文本为例进行论证分析,从音乐性、视觉性和直接意义等方面说明阐释性翻译理论对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的启示,指出其翻译理论为中国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文化典籍中文化词的翻译,提出七种处理方法,即直译、音译、替代、意译、直译加注、释译、译出基本含义。这七种方法遵循的翻译原则是:既能表现出原文的文化风格,又能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从而实现不同民族的相互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直困扰着翻译研究者的难题。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认为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忠实有效地传递文化意象是文化融合的大势所趋,既是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丰富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and translation is a cultural information exchanging process in which the connotation of one language is expressed in the other one,namely,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exchanging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culture exchanging.To a great extent,the transform of culture information is restricted by culture factors.Therefore,in order to reappear the original flavor naturally and proper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one must think highly of the fact that culture factors affec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 lot.This thesis transilluminates the culture factors in E/C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mong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et phrases,idioms,allusions,sayings,and colloquialism;It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way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in E/C transl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to it.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平等的。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表现在强弱势文化间翻译的流向、译者对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无论中文商标英译时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符合出口对象国的文化习俗。结合商标英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成功翻译案例,阐明翻译者的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其翻译水准,提高文化修养对于翻译商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辜鸿铭儒经英译中,通过援引西方言论、进行文化比附等手段将儒家文化西方化,这与其向西方弘扬儒家文化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一西化策略具有历史合理性,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下的典籍英译中应采取杂合策略去西方化,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要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语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下列五种译法: 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直译加注释.论文讨论了这五种译法及其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旅游翻译是一种涉及文化、语言和思维的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是旅游翻译准确与否的关键。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说明了文化差异和旅游翻译的关系,阐述了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是我国境内由于地域和文化特征不同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两种佛教文化,而佛经翻译乃是贯穿于我国佛教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再生的重要表现和标志。通过汉藏佛教传入的源头、传入方式、佛经翻译年代、翻译理论的探讨和比较,即显示了汉藏佛经翻译的异同,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ims to observe euphemisms and its translation from cultural point of view.As euphemisms are,more often than not,the reflection of a certain culture,it is advisabl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ng euphemisms.And the thesis itself is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of euphemisms,via the origination of euphemis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phemisms and culture to reflect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20.
商标是企业宣传和推销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商标翻译对于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商标翻译过程中,既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商标的译名在语言上做到好读、好听、好看,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又要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符合民族心理,并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只有字意俱佳,文化内容文明优美,商标翻译才能到达“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