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以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为主的水稻优质新种质技术;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积累了一大批长大粒低垩白为主要特点的优质籼稻新材料;应用SSR标记技术定位出多个籼稻品质性状的QTLs,并初步建立了实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籼稻"佳禾早占"、"佳辐占"等6个水稻新品种,其品质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米三级以上标准."佳辐占"等品种在福建省累计推广了66.67×104hm2,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这些优质品种的育成,基本解决了水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大粒不优质,早籼稻难优质,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等难题,为未来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积累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选育出大粒(千粒重30 g)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适应性广的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其品质基本上达到了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米标准,千粒重、长宽比、垩白度都是当前国内优质早籼稻品种中最好的品种之一.产量水平400~450kg/667m2,高产的超过500kg/667 m2.广西、江西、广东等省、区已引种成功.2003~2004年在福建省推广11.4×104hm2,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水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大粒不优质,早籼稻难优质,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常规稻佳辐占为父本,分别以广陆矮4号和明恢86为母本,构建两个重组自交系(以下简称为“广佳”群体和“明佳86”群体).利用559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对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佳辐占和广陆矮4号、佳辐占和明恢86亲本间有差异的引物分别201对和186对,多态率分别达35.95%和33.33%.利用这些引物构建了两张水稻遗传图谱,其中广佳图谱包含127对SSR标记,全长约1 015.7 cM,平均标记间距为8 cM;明佳86图谱包含131对SSR标记,全长约1 263.6 cM,标记平均间距为9.6 cM.遗传图谱的构建便于研究佳辐占优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外观品质性状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细长、大粒、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打下基础.同时,这是两个基于重组自交系的图谱,可长期用于群体内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及QTL定位.  相似文献   

4.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20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简述自1979年以来从事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的成果。将独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有性杂交、独特的米质筛选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创建了一条高效的水稻新品种育种新途径。将优质、抗病和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解决了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大粒水优质和早稻难优质等难题。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新品种“佳禾早占”,成为福建省主推的优质早稻品种之一,累计推广10万hm^2。  相似文献   

5.
凤豆10号是大理州农科所用凤豆1号为母本,85—4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成的大粒、高蛋白的蚕豆新品种。凤豆10号具有优质、大粒、荚性状、籽粒商品性较好.丰产稳产、生物产量较高等的特点,是优质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序号项目名称获奖类别获奖等级1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2等2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2等3台湾海峡微型浮游生物生态研究(合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等4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与应用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等5大弹涂鱼生产性育苗技术研  相似文献   

7.
籼型常规稻“93-9选”系我所1993年从“93-9”中系统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1994年参加品试单产780kg,比对照“汕优63:增70kg,增9.86%;1995年在宾川1360-1520米海拔区进行多点区试8.6亩,平均单产836kg,比对照”汕优63”增87.4kg,增11.68%,最高亩产达1018.25kg;1996年在以宾川为主,鹤,庆、云龙、巍山1320-154米海拔地  相似文献   

8.
以优质早籼稻佳辐占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激素对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并高频快速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较大并只添加2,4-D-种激素时,就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为1.5mg/L时,诱导率达95%;浓度为2mg/L时.诱导率可达100%.佳辐占成熟种胚组织培养最佳的条件为适当大小的外植体和添加浓度为2mg/L2,4-D.以4周龄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可高频快速建立起均质、分散性好的水稻胚性悬浮系,5周龄以上的胚性愈伤组织较难建立起水稻胚性悬浮系.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育成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结合四川生产实际和以绵阳90-309为代表的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实践,探讨了四川未来主栽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品质、抗病性和商品性,并指出以白皮大粒为显著特征的商品型商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可能充当四川第六次小麦品种大更换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海南早稻稻瘟病、晚稻白叶枯病发生严重,目前的常规稻抗性差,米质偏硬。通过将金 稻香与hfc水稻株系杂交,应用系统选育法选育得到常规稻新品种“绿金占1号”。2019年稻瘟病和 白叶枯病鉴定发现,绿金占1号苗瘟病鉴定为3级,白叶枯病鉴定为3级。品质检测发现,绿金占1 号稻米透明度为3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绿金占1号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2021年通过 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水稻新品种海科115的选育。要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应该注重:根据海南气候的特点和生产实际需要;选择主要性状互补性强、优点多缺点少的品种作亲本;选育过程、重视库源比,通过长粒化来达大粒化和提高结实率;注重抗源的利用和抗病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6,(5):30
本刊讯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的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示范及深加工研究,目前已培育出“皖油14”等杂交油菜新品种6个,并在油菜隐性核不育技术研究上获重大突破.近日被科技部认定为我国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的5个重大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由辽宁省建平县向阳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特大甜椒巨早85-1已于1996年通过省级审定,并喜获朝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星火计划实施10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展览优秀项目共,深受人们青昧。具有果大、肉厚、味甜、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多种特点的巨早85-1,其果实的最大纵径为13.1cm,最大横径为14.5cm,果肉厚度为4.5mm,平均果重为225g,最大果重达到750g,它的个头犹如一个中等大小的甜瓜,被誉为“甜椒之王”。果实呈灯笼形,成熟后由绿变红。从幼苗出土到商品果始收期仅需105-110天在甜椒中成熟较早…  相似文献   

14.
“饲养柴鸡产业化建设”项目是延庆县承担的市级科技致富项目。该项目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认汪。选育出成活率达96.2%、产蛋率达85%的新品种柴鸡,建成了一座360立方米的冷库,建立了以8个山区乡为重点的优质柴鸡产业化基地直接带动养殖户10230户,户均增收5356元,并于3月30日通过了市科委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08,(5):29-29
日前.由安徽省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棉花新品种“绿亿棉12”顺利通过了国家审定,这是安徽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专家指出,“绿亿棉12”通过审定.可望解决我国棉花育种高产与优质不能兼顾的难题.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808”恢复系具有两个特殊的基因,一是控制小麦育性的恢复基因,一个是控制小麦加工品质的优质基因。用“T808”恢复系做亲本有三项功能;1、选育农艺性状好的育性恢复系;2、选育优质高产、早熟的小麦新品种;3、选育恢复性能好、质佳的恢复系。实验证明“T808”恢复系的改良与优质小麦的选育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可以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辽茄一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用自交系“绿油皮”和“H10”培育不当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绿长布新品种,已通过省级审定,其开发应用范围较广。(1)特征特性茎叶绿色,叶片肥大,株高66.2cm,直立型,开展度71.5cm,花冠浅紫色,果实生长速度快,从播种到商品果始收期需11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约早收10天。果实长椭圆形,果皮油绿色,富有光泽,果肉色白。细嫩、味甜,平均单果重125g,灰分含量5.95%,糖分含量454%,分别比对照品种高出95.5%,12.0%和14.0%。经田间调查,黄萎病、揭纹病、绵疫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  相似文献   

18.
SSR标记对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500多对SSR标记对广陆矮4号、珍汕97B、佳辐占、明恢86和明恢63 5个籼稻亲本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佳辐占与明恢63、明恢86、珍汕97B和广陆矮4号之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78.1%、76.1%、72.8%和71.7%.相对而言,其相似系数越小,遗传距离越大,因此利用佳辐占与这些品种组配较有希望选育出品质优良、综合优势明显的新品系.同时研究表明,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 cM或小于10 cM时,分析所得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7月16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与“中国超级稻选育与试验示范”高产示范田正式开镰收割。验收专家组经过现场验收后宣布,该品种的“超级稻”达到了最高亩产693.71公斤的惊人纪录,这也创造了我国早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科站,于1959年早造(早稻)播种了用胚乳交换法杂交的一个组合,“矮仔占”+→“意粳4号”。“矮仔占”是广东一个矮型高产迟熟籼稻品种,“意粳4号”是一个外国大粒型早熟粳稻品种,粒大穗大,但不抗病。希望通过胚乳注射将“意粳4号”大粒、千粒重高、早熟等特性传递给“矮仔占”,育成穗大、粒大、高产、早熟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