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胡杨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生态学的研究是解决我国西北荒漠绿洲重要树种胡杨退化问题的关键.论述了胡杨生殖生态学研究的概况;重点从有关胡杨种群的生活史对策、生殖物候学、生殖构件、种子和幼苗的生态学、繁殖适应、无性繁殖以及干扰对胡杨群落更新的影响等7个方面系统的评述了胡杨的生殖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胡杨林的恢复与保护的角度,从其有性繁殖适应对策、根蘖繁殖发生机制以及优良种源地的选择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是虾类不可缺少的脂溶性维生素,在虾类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约近90年的研究,维生素E的化学结构、组织分布与代谢机制已经为人们所了解.本文综述和评论了维生素E营养在虾类繁殖、生长、抗氧化功能,以及需要量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学者们引介到中国以后,一直在诸多方面存在争论.由于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很难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对于一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还难以厘清.主要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称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鲻科鱼类是世界性分布的经济种类,它是咸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发展鲻科鱼类养殖的研究,已列入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的研究项目,受到了国际生物学发展规划组织的支持和鼓励。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视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对鲻科鱼类的繁殖生物学、仔幼鱼生长、发育以及摄食生态学等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加速了鲻科鱼类人工繁殖的进展。本文拟从繁殖生物学观点出发,对鲻科鱼类繁殖生态学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浙江渔场拖虾调查及近几年东海区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测定戴氏赤虾2670尾,其中雌虾1389尾,雄虾1281尾。对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繁殖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合理利用和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淡水虾类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河流及池塘里,其产量约占这些水域渔获物的八分之一。在深入研究自然水域虾类的繁殖生物学时,首先要求能对虾类的雌雄个体加以准确鉴别,人工养殖淡水虾类,也需合理搭配雌雄亲虾的比例。因此调查淡水虾类的第二性征、鉴别雌雄,对自然水域虾类的资源增殖和人工养殖,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淡水虾类的第二性征,文献仅有另星记载。Kubo(1940,1941)、Holthuis(1950)在其著作中曾有简短提及,作者(1982)对秀丽白虾Palaemon(Exopalae-  相似文献   

8.
植物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植物种群生态学近20年在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其动态作如下归纳:(1)植物种群生理生态学在向宏观方向发展的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也向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2)植物种群繁殖生态主要集中于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分配通货,生殖值,生活史进化,繁殖时间和频率等;(3)无性系种群生态学主要集中于无性系性、生理整合,克隆生长格局,无性系生长型,等级选择模型和空间拓展性等,(4)植物构件生态主要集中于植物沟件种群动态和形态结构与构件的关系。(5)遗传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种群遗传结构,变异、分化、适应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型及其遗传基础,多态性等。(6)植物行为生态学主要对植物觅源生态学研究,并集中在资源分配格局、表型可塑性,资源异质性以及觅源行为和进化,种群统计学主要涉及图解模型和转移矩阵模型,植物种群生理生态、生殖生态、遗传生态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均与分子机制相关联,因而成为种群生态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9.
 研究植物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科学——植物生态学已持续了近百年.近年来,植物的繁殖器官——种子和果实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兴趣开始从研究植物本身的生态学转移到研究种子和果实的生态学,迄今种子生态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6—1992年东海北部拖虾调查及虾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10种群体数量大、经济价值高的虾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比较了各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以及繁殖、生长等特点,阐明其规律性及异同关系,为合理利用本海域的虾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鸿雁的迁徙、繁殖、食性等习性的观察和研究,以期对鸿雁的生态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沙鼠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大沙鼠的生态学研究工作进展较快.这些研究成果,明确了中国大沙鼠分为4个亚种以及它们的地理分布;提出了食物、地形和植被覆盖度是决定大沙鼠对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鼠洞、洞群和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证实了大沙鼠繁殖三次,其种群的性比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由幼体、亚成体、成体1组、成体2组和老体组成;描述了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同时研究表明,大沙鼠与子午沙鼠二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桫椤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的特征特性、生态学、繁殖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兰科植物形态学、分类学、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居群生态学与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物种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贵州的兰花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族生态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产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才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在我国关于民族生态学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萌芽状态,介绍国外民族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动态的文章很少,国内发表的有关论述也极少,这种状况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很不适应。鉴于我国民族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为了推动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开展,尽快填补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的空白,本文就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在我国开展民族生态学研究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景观生态学的异质共生理论的产生,是景观生态学在80年代理论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理论已成为生态学在认识客观规律上的一种全新的指导思想。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异质共生理论的基本思想;结合我国目前正在从事的景观生态设计工作,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异质共生理论在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苔藓植物生态学在群落分类、分布与环境关系,生态位,繁殖生态学以及人为干扰对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的生态学特征(栖息地、种群数量、食性、繁殖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7年全年桁杆拖虾动态监测资料,对东海北部桁杆拖虾的生产情况和渔获组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船全年捕捞总产量111.87 t,较上世纪90年代(140~150 t),产量下降明显。全年平均CPUE为40.22 kg·h~(-1),其中上半年平均CPUE为31.79 kg·h~(-1),下半年平均CPUE为42.71 kg·h~(-1)。全年桁杆拖虾渔获物中,共鉴定种类135种,其中目标渔获物虾类23种,副渔获物112种。渔获尾数组成中,虾类为优势类群,占总渔获尾数的62.04%;渔获重量组成中,鱼类为优势类群,占总渔获重量的36.99%,其次为虾类占33.20%。虾类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和葛氏长臂虾;副渔获物中优势种为口虾蛄、双斑蟳、绿鳍鱼、细点圆趾蟹和细条天竺鲷。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布氏田鼠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草原区典型的优势鼠种──布氏四鼠从生态学方面作了综述性论述.主要对布氏四鼠的年龄分布、性比、种群繁殖、种群波动和调节等种群生态学以及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方面的内容,作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