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浅议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与高校学生组织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对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组织文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建设现状并不理想。高校学生组织应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文化建设水平,以期更好的服务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鸣 《东莞科技》2005,(3):33-33
企业文化:企业成熟的标志。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生产力,是企业成熟和成熟企业走向成功的标志。无论是以文化为导向的现代管理模式的出现,还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一种体现。不管是民营企业家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还是再创团队辉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施行柔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施行条件。可以通过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体系、优化评价机制、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等方式探索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施行柔性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日渐增多,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观念影响、现代法治观念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陈旧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现代大学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立法实践与高等教育法学理论研究的滞后等。目前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常见的违法现象主要有实体性违法行为和程序性违法行为两大类。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培养现代法治精神和意识、健全高校制度建设和加强高等教育法学的研究和普及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达与体现。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形象是通过对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递给企业体周围的关系者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使企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肯定。  相似文献   

6.
吕振兴 《科技资讯》2014,(6):184-184
地方区域性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旨在通过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社团进行问卷调查,客观分析出当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社团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明确社团管理的发展方向,构造地方性区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保障体系。进而形成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应有效发挥高校公寓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高校公寓文化建构的有效措施,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辅导员主要负责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而艺术类专业学生与文化生相比,在高中时期就采取"特殊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大学阶段辅导员的工作应在普遍性原则下,针对艺术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改变教育模式,帮助学生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师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专业理论工作,充分发挥“两课”教师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用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塑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最持久的动力和最持久的约束力。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向员工灌输价值观、企业传统、经营理念,形成本企业独特的精神风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发展中,学习型企业文化培育越来越成为今后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无为"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孔子和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使我们对班级管理有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通过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12.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等级人才是高校的职责使命,在新的条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学的激励理论有着较高的借鉴与应用价值,通过运用合理的激励方法与措施,实施有效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育管理效果,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管理目标提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工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MIS系统。文章根据工学院成绩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工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的模式。设计中利用管理学的原理和计算机的技术,通过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对用户进行了分层管理:高层管理员用户、中层管理用户、基层管理员用户。根据不同层次的用户,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该系统利用学校的局域网络和互联网,在能上网的地方实现不同用户的操作需求。  相似文献   

14.
石磊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108-110
传统英语教学多以语言训练为主,忽视篇章主题思想和谋篇布局.这是妨碍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从相互作用模式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连接理论教学和应用研究的重要课程。为了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管理与改革、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管理理念、管育关系、管理方法三个重要环节入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差异意识的导入。从大学生对中日两国"贤妻良母"女性观的误解现象可以看到,培养中日文化差异意识,引导大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接纳异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高校日语教师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加强探究提高大学生的基本交际能力、移情能力、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交际方略能力,教给大学生相应的方法和培养其良好的学问态度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从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导入的视角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导入的实施原则和可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既是教育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教育实践问题。实施“个性化”培养应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满足自主学习和就业的需求、实行特长生导师制,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中企业管理案例教学法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的案例教学法,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企业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程序一般分为理论学习、案例准备、课堂讨论和总结与书面分析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