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稀土顺丁橡胶是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共同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制造的、大品种合成橡胶.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突破了万吨级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第一套万吨级生产装置,通过了轮胎台架和里程试验,实现了稀土顺丁橡胶的批量生产和供应,产品质量位于国际同类产品前列.  相似文献   

2.
顺丁橡胶是汽车轮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丁二烯是其合成原料。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历经实验室研发和两次联合攻关,独立自主地实现了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成为世界上首先实现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顺丁橡胶项目因此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这一案例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是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研发单位,深度参与了顺丁橡胶由实验室到工业化联合攻关各阶段的研发工作。本文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为对象,通过对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办公厅、锦州石油六厂等单位档案文献的挖掘,还原兰州化物所在丁烯氧化脱氢项目的研究以及参与顺丁橡胶联合攻关的情况,探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材料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特点,以及中科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55-5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以下简称“催化剂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催化剂专业公司,公司开发的“MIP—CGPHI艺专用催化裂化催化剂CGP-1”(项目编号:2006GR513001)、“高丙烯选择性催化裂解催化剂MMC-2”(项目编号:2006GR513018)被列入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相似文献   

4.
2,3-丁二醇是1,3-丁二烯的加工原料。1,3-丁二烯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目前主要通过石油裂解获得,但随着石油的短缺,用2,3-丁二醇来制备丁二烯越来越受到重视。2,3-丁二醇脱水可产生甲乙酮(用于涂料、润滑油脱蜡、粘合剂、磁带),甲乙酮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溶剂,由于它比乙醇的燃烧值还高,所以还被视作是一种较好的燃料添加剂,甲乙酮也可进一步脱水形成1,3-丁二烯。  相似文献   

5.
稀土在化石燃料催化燃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与普通的火焰燃烧相比,催化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超低排放、燃烧稳定等优点。本支综述了包括天然气、燃油和煤炭等在内的化石燃料催化燃烧的研究进展和稀土在催化燃成中的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催化燃烧技术的核心是燃烧催化剂的研制,稀土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而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在燃烧催化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关于稀土催化作用的本质尚不明确,应该加强基础研究,深入认识稀土催化作用的本质,为稀土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开发嵩效催化燃烧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摘要:本文研究了用蒙脱土作催化荆,合成MicNer'shydride(5),无色结晶紫(4)和结晶紫(5)的新方法。在蒙脱土催化下,3由N,N一二甲基苯胺(1)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得,收率达到98%;再以它和1作原料合成4,收率为58%-64%;结晶紫用1,NaCI,CuCl2作原料来制备,收率95%。  相似文献   

7.
绿色化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对物质加工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的交叉整合可以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原子效率,减轻环境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在精细(手性)化学品合成新工艺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的交叉需要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紧密合作,着重解决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反应的相容性,生物催化反应类型的拓展及其分子催化机理的认识,及生物催化剂的快速商品化、工具化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61-61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识别与选择性合成实验室罗三中等与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津培等合作,设计合成出一种手性离子液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可有效综合不对称有机小分子的催化功能和离子液结构的独特性质,利用离子液结构作为手性诱导的关键基团,能够在高选择性催化反应的同时,保持离子液本身循环利用的特性,催化剂能够循环利用4次而仍保持相当的选择性。这种手性离子液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产率高达100%,非对映选择性可达99:1,对映选择性最好可至99%。  相似文献   

9.
以水溶性金属有机络合物为催化剂的水一有机两相催化体系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却发展迅速,已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1984年,Ruhrchemie公司和Rhone-Poulenc公司成功地将水溶性铑一膦络合物用于两相催化体系催化丙烯氢甲酰化的工业化生产(简称为RCH/RP过程)以来,已从年产10万吨丁醛发展到年产90万吨丁醛,该过程与已有的均相催化过程相比所显示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地促进了采用水溶性催化剂的清洁技术的发展,水溶性清洁技术已成为均相催化中一个独立的、也是具活力和希望的清洁技术之一。与传统的均相络合催化相比,两相催化体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燃料电池碳载铂催化剂的研制项目上,成功突破了批量生产催化剂时铂在载体上的小粒度(2~4nm)均匀分布和产品性能一致性两大技术难关;选用了IPC智能化先进的反应装置和自动控制,实现了碳载铂催化剂的准产业化规模;填补了国内催化剂的生产空白,该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9-29
该项目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弩利技术,形成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煤制乙二醇)用系列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技术,为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提供催化剂技术支撑;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为煤制乙二醇用催化剂技术的优化和升级换代提供新的技术储备;在万吨级煤制乙二醇中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放大和系统集成,形成与系列催化剂最佳性能相匹配的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实现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乙二醇产品质量达到国标优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稀土永磁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性能金属功能材料。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和稀土产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通讯技术、交通运输等下游产业密切相关,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一个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合成路线的筛选、溶剂的筛选,催化剂的筛选、反应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的筛选等方面对食品乳化剂柠檬酸单甘脂的合成进行初步研究,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23-31
催化过程是借助催化剂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选择、调控的化学过程。作为关键和核心技术,近一个世纪以来,催化在合成氨、石油炼制、精细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以及环境保护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化工新产品的60%、化工新流程的80%以上都是基于催化技术的进展;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源自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本课题开展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2-PEMFC)贵金属催化剂的负载量达0.8~1.0mgPt/cm2 MEA,功率密度达0.7W/cm2MEA(0.68V,80℃,常压)。这意味着:1.1gPt/kW,相当于一个净功率75kW的汽车(燃料电池堆功率大约85kW)需要94克贵金属铂催化剂。膜电极(MEA)占燃料电池堆成本的84%,其中正负极占MEA的54%。从可以接受的商业化成本以及有限的铂资源角度考虑,仍然需开发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以及改进电极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贵金属Pt催化剂的负载量。本课题围绕高性能、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膜电极关键技术,对催化剂担体制造技术、催化剂制备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出了批量制备铂钯催化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规范。研究成果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条件的长寿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地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相关成果发表在2014年5月9日出版的Science[344(6184):616-619]上.同时,相关成果的PCT专利申请已进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43-43
由福建师范大学环境材料开发研究所、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可环境消纳聚烯烃塑料专用树脂研制及中试生产技术”课题(编号:2002BA323C)创造性地以八个体系为主线,研究了目前在这一行业存在的技术难题:(1)以生物活性剂——PVA在可环境消纳塑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为主线;(2)以共生稀土配合物在光敏化、配位及偶联包覆的应用为主线;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和能量转换效率较高、无污染、易维护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发电技术被称之为继火力发电、水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代发电技术。目前,燃料电池已进入产业化的试用阶段,其中较接近商品化的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但是PEMFC普及应用中有一个根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即需要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牛顿创立的“向心力”(viscentripeta)概念是牛顿力学思想中的基本概念。牛顿在不同历史阶段(1679/1680年间与胡克的通信、1684年《论运动》系列手稿、1687年《原理》第一版、17世纪90年代关于《原理》的修订)中所给出的与“向心力”有关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是:(1)F∝C2/r3-d2r/dt2;(2)F∝C2/r2[1/r—d2(1/r)/d2;(3)F∝-d(v2)/dr;(4)F∝v2/psina。它们体现了牛顿数理思想的简单性原则。牛顿在1670年有关曲率半径的微分表达式、1685年表述的运动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牛顿数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加氢催裂化工艺的生产效率,使原料油、氢气和催化剂更好的接触,强化加氢反应,并且能够长期保持催化剂活性。笔者设计、研制了HCK强化剂,通过在原料油VG0中添加HCK强化剂,经过250小时加氢裂化动态评价,轻质油收率增加2.64%,轻石脑油(〈65℃)、重石脑油(〈177℃)、喷气燃料(177℃~240℃)全面增加,〉320℃的尾油下降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