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卞伟强 《甘肃科技》2009,25(14):28-30
以舟曲县泄流坡滑坡为例,将滑坡的稳定性分为五个等级,选用出了影响边坡稳定的19个因子及其分级标准,据各影响因子在引发滑坡滑动中的重要程度,给出了各因子的二级权重。建立了计算各影响因素隶属度的隶属函数和专家评定结果。利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泄流坡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滑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滑坡危险性评价影响因素较多,且多具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目前对滑坡危险性评价主要采用定性的专家打分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基于以上考虑,在分析滑坡形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模型量化了各影响因素的权值向量,并将该权值向量引入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万州区青草背1号滑坡危险性评价,与传统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在3种不同工况下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运用该模型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既降低了勘察的成本,又避免了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在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一般均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力学参数的选取、滑坡影响因素以及主断面的选择等,通常单一方法很难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在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模糊数学方法中的隶属函数以及权重确定具有主观性特点,是一种半定量-定性评价。因此,采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稳定性定量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且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况下稳定性系数最大,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和地震状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均会降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与现场勘查的工程实际相吻合,表明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当前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方面简述了滑坡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并防治滑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确定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模型.经应用表明,该模型精度很高.将该模型用于预测巴河流域的相关滑坡稳定性,其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6.
王守沛  王冰  吴昊 《广东科技》2012,21(11):165-166
安徽省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山脉纵横、峰峦密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形、地貌、岩性、植被等影响着灾害的发育和分布,降雨和人类活动是主要诱发因素。在综合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给出了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某水库库岸稳定问题的规划资料,评价了半岭、松山子古滑坡的稳定性;同时对影响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其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勘测评价半岭、松山子古滑坡的稳定性提供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冶铁矿高陡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F25断裂滑脱带内Ⅳ区滑坡群的变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量地裂缝和整体滑坡.文章运用自然历史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认为该滑坡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岩体结构、诱发因素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在最不利荷载组合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为0.989;根据该滑坡群的稳定性现状,提出了以锚杆挂网喷浆支护、嵌缝、设置挡墙等为主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k48+200右侧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定性分析了人类工程活动、岩性及岩层结构、地质构造、降雨等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指出降雨是该滑坡的诱发因素。运用极限平衡原理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针对滑坡的特点及其诱发因素,提出锚索加固和排水相结合的滑坡治理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滑坡的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但各个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却不一样。以往的研究中,对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震滑坡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较好地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评定,编制了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图。  相似文献   

11.
以鄂西北竹山县浅变质岩区267个滑坡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区域滑坡形成影响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贡献率统计方法,对滑坡形成的11个静态本底因子和3个动态诱发因子的敏感性要素进行了分析。采用量化赋值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各静态本底因子的影响权重以及6个主控因子;同时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定权的滑坡形成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提出滑坡形成过程中基于地质因素的静态本底主控因子和基于环境因素的动态诱发因子的组控模型。为区域滑坡孕灾机理及滑坡风险分析等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迅速、准确判断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根据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子,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建立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该模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重要性排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震动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判断边坡稳定性情况。这种方法在工程实例分析中简单实用,易于编程,显示出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Geo-Slope的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稳定性受降雨、地震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下的安全系数有一定的差别.以芦山地震震区某土质滑坡为例,通过现场的工程地质勘查,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在Geo-Studio的Slop/W模块中建立模型,分析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采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毕肖普法、简布法与一般方法计算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4.
刘成  范柱国  范立伟  王冬冬  丁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42-4745,4756
从地形条件、地质构造与滑体结构、降雨和水文地质特征、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作用五个方面分析了王子树乡政府驻地滑坡的成因,同时总结出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和主要诱导因素。运用剩余下滑力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强降雨和地震同时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极差,因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滑坡的监测和预测是降低滑坡灾害的有效手段和可行方法。传统监测手段时效性差,采用统计预报模型、确定性模型等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相对较低。为了改善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测量、以极限学习机与熵值法结合的滑坡预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的影响因子,搭建滑坡模拟监测平台,由多传感器实时监测到雨量、土壤浅层含水率、土壤深层含水率、下滑应力、地下位移、地表位移等影响滑坡的综合因子。将熵值法用在滑坡的评价中,将其综合评分作为危险性参数及综合测量参数作为训练样本,搭建极限学习机模型。结果表明:在综合测量方法下,将熵值法与极限学习机算法结合的预警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预测值与测量值吻合;其精度为98.48%,比BP神经网络精度更高;且网络的学习速度明显提高。可见该方法对滑坡预测的可行性,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滑坡预测中,为建立滑坡预警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海岸滑坡和侵蚀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管道工程的稳定性,根据多种地球物理勘察手段的识别,查明坦桑尼亚某海湾管道路由区有海岸滑坡、海岸侵蚀、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等不良地质作用。结合地形、地层、海洋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对滑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在分别考虑潮位和不考虑潮位作用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得出:海岸滑坡是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液化所导致的,是滑坡向海岸后退式(牵引)滑动的结果。基于滑动原因给出管道改线和防治措施,对海岸滑坡的定性评价有很好的补充,为海岸滑坡的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库区水位的调节及降雨作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以三峡库区紫阳城滑坡为例,采用地下水浸润线简化求解公式,对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目前的常规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库水位上升时,常规分析方法评价结果是稳定性偏高;而库水位下降时,评价结果反而偏低。因此,采用动态评价方法比较符合实际;并据此对该滑坡防治工程进行了优化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