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澜沧江老厂铅锌矿进行对比,对核桃坪铅锌矿形成的大地构造成因进行研究。大地构造位置,主成矿期铅同位素比值、物质来源等证据显示核桃坪矿床与老厂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根据老厂矿床的前人研究得出核桃坪铅锌矿床形成的机制为青藏高原的主碰撞期末,大规模走滑断裂的形成导致地壳重融、减薄,幔源岩浆沿走滑断裂侵入地壳与围岩交代蚀变成矿。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路线调查,结合各种尺度的构造研究和变形分析,确定了秦岭群南缘及丹凤群内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及其分布范围。提出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变形机制,估算了韧性剪切带形成时古差应力值,并对该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淮南矿业集团朱集矿主井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基岩破碎带,该破碎带在距地表400~442 m的位置。由于破碎带厚度大且含水丰富,采用地面预注浆加固破碎带岩体,使用分支孔对注浆孔进行施工;根据注浆深度、段高的划分、注浆压力等确定注浆量。在地面预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后,朱集矿主井破碎带堵水率达到99.2%,起到了很好的加固堵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南缘前陆盆地中的磨拉石主要沉积在小喜马拉雅带和次喜马拉雅带中 ,次之出现在冲积平原带。最老的新生代磨拉石为分布于 Potwar高原 (巴基斯坦 )的 Murree组 ,时代为始新世中期 -早中新世末。前陆盆地中分布最广泛的为 Siwalik群 ,它占据了次喜马拉雅带的绝大部分 ,时代主要为中新世 -上新世早期。更新的磨拉石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带中 ,为第四纪的冲积物。总的来看 ,前陆盆地中的新生代磨拉石表现出向上变粗变厚、向南变细变新的变化趋势 ,并有盆地西部先沉积的特征。结合前人关于古印度扇、印度扇、孟加拉扇的研究资料 ,可以发现青藏高原南缘的造山作用具有向南生长的特点 ,同时该区出现早期东高西低、后期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扬子板块西缘的盐边群及其周边岩体,作为前寒武纪构造岩浆活动带的核心,是观察和研究新元古代大陆壳生长的重要窗口.查明这一构造岩浆活动带内地质体的产出时代及构造岩浆活动的轨迹,是揭示新元古代大陆壳产生、发展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点环节.对盐边群及周边岩体的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1)区内大规模的岩浆事件集中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存在的变形量大、松动范围广等问题,以龙煤集团城山煤矿145采煤工作面上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该巷道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得到顶底板、两帮塑性区范围与巷道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巷道高度的增加,围岩的塑性区范围不断增加。这一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七里坪金矿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部,属于缓倾斜状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熊耳山矿化集中区内三大内生岩金矿床类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隐蔽爆破角砾岩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矿脉沿太半群与熊耳群地层接触界限及其附近呈大致平行分布,产状平缓,厚度较小.其中常发现有特富的金矿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放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针对山东东山矿业集团古城煤矿850米采深的综放面采空区,利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连续对采空区温度变化进行了92天,走向195 m长的跟踪测试.同时在温度传感器埋设处,又敷设了四路气体抽样束管,连续对采空区的气样成分进行了不间断的分析化验.获得了整个采空区氧气和温度变化变异区和不稳定区,并且分析了高温和低氧区的一些变化规律,对预防煤炭自然发火和促进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铁法煤业集团晓南矿利用凝胶阻化 剂防灭火技术,对采煤工作面漏风通道的检测及对漏风带合理布置防火钻孔,向防火钻孔注凝胶,同时对采空区及高冒顶区实施汽化阻化防火,起到了煤层堵漏隔绝供氧、阻化降温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易燃分幅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喀雅克登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对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作了初步分析,认为喀雅克登已发现的矿体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成矿时期主要为早泥盆世,而交代的围岩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尤其是早泥盆世的闪长玢岩与二长花岗岩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大理岩段的接触带往往形成多金属矿体,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