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贵惠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变形观测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托贵惠高速公路K4+045~K4+177段软基的工程实际,对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填筑过程中,路基的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得出控制标准。从而指导软土路基填方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省施工成本,并对其它类似山区公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然后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大于实测结果。说明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以上述控制标准进行填方施工,没有明显的剪切破坏、整体侧向滑动等现象。最后运用极限平衡法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分析,分别计算了天然和饱水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也表明在整个填筑过程中,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谈谈公路软基路堤施工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路兵 《科技资讯》2010,(21):118-119
在公路软基路堤施工中,对地表沉降和地表水平位移实施监控,以控制路堤的填筑速度,使路基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本文作者结合湛江疏港公路第六合同段公路的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施工,探讨公路路堤软基的施工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软基路堤施工中,对地表沉降和地表水平位移实施监控,以控制路堤的填筑速度,使路基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探讨和研究路堤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软基路段高填方路基施工监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恩 《广东科技》2012,21(7):120-121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对高速公路软基施工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工程实践,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先行段软基路段高填方路基的施工监测进行研究,对监测过程中路基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观测、深层水平位移观测进行重点分析,希望能够为该项目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今后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参考及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针对路堤一次性填筑和分阶段填筑过程中路基的变形与破坏机理进行了考察.对比分析表明,当路堤填筑至设计高度时, 分阶段填筑得到的竖向沉降比一次性填筑的相应值要大, 路堤坡趾外的地面隆起变小, 路基侧向位移也变小, 且一次性填筑过程中的最小安全系数小于分阶段填筑过程中的相应值;因此, 分阶段填筑有利于加快路基的沉降和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建议实际工程尽可能的采用该方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绕城公路拓宽工程软基加固为例,探讨现浇薄壁管(PCC)桩的应用,并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选取桩号为K4 120,K6 920,K6 986的3个典型的观测断面进行沉降、沉降速率、水平位移观测成果分析.结果表明,PCC桩复合地基可有效地控制加宽路基自身的沉降、与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和路基的稳定性,可以满足施工控制标准,具有沉降收敛快,工后沉降小的特点,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形特点,与文献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而言,要保证其竖向变形以及侧向变形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沉降板对路基的竖向变形进行观测,路基沉降超过极限值可能会对公路的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对道路的结构造成破坏。除了对路基沉降的观测,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关于路基侧线变形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边桩对公路侧向位移进行观测,为了防止由于侧向位移引起的竖向沉降,需要开展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沉降观测在高路堤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治  刘双 《科技信息》2007,(23):144-144
本文通过河南省济邵高速公路No.9标,沉降观测在高路堤填筑过程中的运用,论述了如何通过沉降观测来加强对高陡路堤填筑的质量控制,减少路基沉降对后期路面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进行了沉降变形现场试验.设置沉降板、观测桩和测斜管,分别监测地基面桩土沉降、路基顶面沉降和地基侧向水平位移,分析了沉降变形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双曲线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路基经过6个多月的静置后,沉降已趋于稳定;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于15 mm,桩土沉降差小于2 mm;路堤坡脚线外1 m处的地基侧向最大水平位移小于4 mm;采用双曲线法进行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的,且预测精度较高.采用CFG桩-筏复合处理后的地基总沉降、沉降差和水平位移均较小,路基沉降稳定较快,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并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泥质软岩弃渣在路基填料中的应用,以成武(成县—武都)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开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泥质软岩及3种改良填料路基沉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泥质软岩弃渣及其改良填料路基2年内的沉降量、沉降速率和固结时间;并在依托工程试验段开展路基沉降监测,对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沉降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时的沉降最大,路基顶面中心线的沉降量为53.58mm,路基边缘的沉降量为49.25mm;与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相比,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料路基沉降量最小,路基顶面中心线的沉降量减小了34.7%,路基边缘的沉降量减小了33%;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的路基沉降速率最大,为0.5mm/d,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料路基沉降速率最小,为0.2mm/d,比泥质软岩弃渣直接填筑路基时的沉降速率减小60%;4种方案固结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泥质软岩弃渣、土工格室加固、水泥改良、砂砾改良;试验段砂砾改良后的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沉降也呈现出路基顶面中心处较大,两侧沉降量较小的特征,前30d路基顶面沉降的速率最大,144d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量达到27.1mm;靠近边坡端的沉降量比靠近挡土墙端的大;沉降监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土体侧向变形,空间渗流,对某路堤软基固结变形作平面应变,空间渗流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路堤填筑过程中软基的沉降变化、土层分层沉降以及侧向变形,并且预测了路堤填筑完毕后软基的工后性状,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曲线拟合程度在前期较好,后期差异较大;淤泥质亚粘土层为主要变形土层;软基侧向变形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填筑完毕后开始收缩,并对纵向沉降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梓煜 《广东科技》2004,(11):34-35
软土地基的形变和稳定是软基筑路工程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软基处理的主题,它们与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施工时加荷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及准确预测工后沉降,应在工程全线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断面和一般断面进行软基监测,定量测定地基的应力和应变系数,以便动态地控制加载速率,监控并指导全线路堤填筑的施工,并为控索各类土层的固结状况和有效固结深度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3.
对膨胀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性进行现场监测以及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膨胀土路基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随路基填土高度的变化情况,找出变形规律,用于指导今后膨胀土地段的路基施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洛湛铁路永洪段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评价:洛湛铁路永洪段软土路基处理中,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福建省宁德市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评价;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软土路基处理中,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16.
罗浩威  胡潇 《科技信息》2013,(2):185-186
本文基于刘家沟尾矿库坝体的填筑施工,进行了孔隙水压力观测、分层沉降观测等监测,选取典型断面数据,分析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随堆载进行的变化规律。孔压随堆载过程和时间变化,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各监测剖面压缩量与软基厚度和固结程度有关,软基厚度越大、固结程度越高,则沉降量越大;随着坝体填筑施工的完成,目前大坝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路桥工程过渡段软基容易产生的不均匀路基沉降现象展开成因分析、进行了过渡段结构控制研究,并制定了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策略,对提升路桥工程施工建设质量,预防工程安全隐患,延长其服务使用寿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大技术难关,在软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路基土侧向位移量明显减少,该处治技术对解决软土地基高填地基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时刚  穆青翼  马静  王一鸣  李刚 《河南科学》2010,28(11):1443-1445
随着道路建设逐渐向山区的延伸,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高填方路基段不均匀沉降问题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一大瓶颈.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填方路段不同施工时间以及不同填筑高度下的路基沉降进行模拟,并结合衡枣高速工程实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模拟高填方路基沉降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路基底部各点的沉降值均出现明显增大.对于路基中线不同深度个点,随这填筑高度的增加,其竖向位移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泡沫(EPS)的特性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简称EP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路基轻质填料,具有轻质、高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且施工方便简单等优点,在国外道路工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EPS能较圆满地解决软基的过度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桥台和道路相接处的差异沉降,减少桥台的侧向压力和位移等问题,我国对EPS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本文对EPS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EPS作为路基轻质填料的结构设计方法、E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我国使用EPS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