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Au—S化学键的作用,在金电极表面组装L-半胱氨酸(L-Cys),再利用结晶紫(Crystal violet)与L-半胱氨酸之间的静电作用,将结晶紫间接的组装在金电极表面,从而形成结晶紫修饰电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将所修饰结晶紫电极对水中重金属中镉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在pH=8.0磷酸缓冲液中,结晶紫修饰电极对Cd2+在0.25×10-6~1.25×10-6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其标准曲线:ΔI=I-I0=1 100.3C+34.048(C的单位为10-6g/L),相关系数R2=0.992 6,检出限为7.63×10-5g/L,并且该电极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识别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L-Cys/Au SANs)的制备方法和其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具有明显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在pH 4.03的BR缓冲溶液中,AA在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AA浓度分别在8.0×10-7-8.0×10-6mol·L-1和4.0×10-5-4.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0和0.996 7,检测限为1.6×10-7mol·L-1.该方法可用于AA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以L-半胱氨酸作为电极修饰剂,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Cys/GC电极的制备和DA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DA在pH=6.68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L-Cys/GC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80 V和Epc=0.125 V(vs.SCE).同时用伏安法测定DA的线性范围为1×1...  相似文献   

4.
将多壁碳纳米管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作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研究L-半胱氨酸(Cys)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L-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L-半胱氨酸在2.0 × 10-6~1.0×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p(μA...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组装修饰法将细胞色素C修饰到以L-半胱氨酸为连接剂的金电极上,并运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等方法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细胞色素C有关的电化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实验制备了二茂铁甲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金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予以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氢钾-磷酸氢二钾溶液(pH=7.0)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对修饰电极伏安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AA进行了测定,其氧化电流于AA的浓度在2.52×10-5-6.31×10-3mol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1,检出限为1.30×10-6mol L-1.  相似文献   

7.
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L-半胱氨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灵敏的、选择性的检测水中痕量铜离子的新方法.在富含铜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富集,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L-半胱氨酸形成电活性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电化学检测时发现仅仅是峰电流发生改变,而峰电位不变.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1~30 μ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5 nmol/L,并对可能的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L-半胱氨酸(L-Cys)自组装单分子膜(SAM)已在化学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L-Cys SAM容易通过静电吸附或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而降低表面功能基团的活性,进而对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在不同pH条件下,将L-Cys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偏振模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法对L-Cys SA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 3.0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于金表面上制备L-Cys SAM可以较为有效的抑制二聚体的形成,为蛋白质的固定化提供了理想的界面,为进一步制备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组装方法,通过L-半胱氨酸分子中的硫与银基底较强的亲和性,L-半胱氨酸在电极表面吸附并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层,得到L-半胱氨酸修饰银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银电极表面自组装上L-半胱氨酸后,灵敏度明显提高,在0.2 mol/L HAc-NaAc(pH=5.0)缓冲溶液中研究Sn(Ⅱ)的伏安特性,由于Sn(Ⅱ)与电极表面L-半胱氨酸的吸附富集作用,在-37.5 mV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Sn(Ⅱ)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10~1.0×10-6mol/L,检测下限可达1.0×10-10mol/L.测定食品包装塑料中的锡,获得与原子吸收法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L-半胱氨酸作为电极修饰剂,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Cys/GC电极的制备和DA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DA在pH=6.68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L-Cys/GC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80 V和Epc=0.125 V(vs.SCE).同时用伏安法测定DA的线性范围为1×10-3~1.0×10-6 mol/L,检出限可低达1.0×10-7mol/L(S/N=3).对1×10-4 mol/L DA平行测定5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约为2.5%.该电极可望进一步发展为微电极,用于生物活体内的神经递质DA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组装膜技术,将离子液体和半胱氨酸修饰到金电极上,制备离子液体/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并用于抗坏血酸(AA)的电催化氧化。结果显示:当AA的浓度在1×10-6~8×10-4mol/L范围内时,与所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7mol/L。催化效果明显,可实现对AA的电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Hummers方法制备了石墨烯(GR),通过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GCE)表面电沉积纳米金粒子(Au NPs)制备了纳米金/石墨烯复合物修饰电极(Au NPs/GR/GCE),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形貌;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 H=4.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AA在复合物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显著高于裸玻碳电极(GCE)和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GR/GCE);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AA的方法,氧化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7500μmol/L和1500μmol/L和130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5μmol/L(信噪比=3);用该方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AA的含量,回收率在97.69%30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5μmol/L(信噪比=3);用该方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AA的含量,回收率在97.69%103.5%之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纳米粒子(Au NPs)和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制备了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Au NPs-ERGO/GCE.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进行了系统表征与分析.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分析研究.研究数据表明:所制备的Au NPs-ERGO/GCE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好的灵敏度,同时,对抗坏血酸(AA)、尿酸(UA)和氯离子(Cl~-)等共存的干扰物均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4.
将Hummers法合成的新鲜石墨烯滴涂于金电极表面,制备了石墨烯修饰金电极(Gr/AuE)。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Gr/AuE的电化学性能,及多巴胺和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尿酸都有电催化氧化作用且能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和尿酸的浓度分别在1.0~1000μmol/L和30~100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67μmol/L和6.0μmol/L.  相似文献   

15.
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采用电沉积技术将咖啡酸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层稳定的薄膜,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其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和pH值有关,当pH值达到7.7时,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最大,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4.0×10-5~2.0×10-2mol/L范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5mol/L,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应用于抗坏血酸药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利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Cu2+存在下多巴胺(DA)与鲱鱼精DNA在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7.0 的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DA在聚L-半胱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上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加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说明DNA和DA能发生相互作用.再加入Cu2+后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更大,说明Cu2+对DA和DNA的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聚苯胺掺杂铁氰根(PAn/Fe(CN)~3_6)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化性能,并对该膜的电化学特性用循环伏安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该膜对抗坏血酸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催化电流和底物的浓度在很宽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离子掺杂聚苯胺电极对抗坏血酸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硫酸锰在聚苯胺电极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聚苯胺电极掺杂Mn^2 以后对抗坏血酸有更强的电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PMRE)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用循环伏安技术对该膜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PMRE对抗坏血酸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较宽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分离抗坏血酸和多巴胺氧化峰的新方法,由于聚碱性品红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和多巴胺有不同的电化学行为,因而在修饰电极上,抗坏血酸和多巴胺在不同的电位被氧化实验表明,在聚碱性品红修饰电极上,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氧化峰可分开约240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