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嵌段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地用做人工血管、人工皮等,其表面直接与血液相接触.而聚氨酯与血液的相容性又直接受其表而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因此,对聚氨酯表面的研究及其表面改性是很有必要的.但已有的研究报道仅局限于讨论聚氨酯的化学组成、微相分离及萃取剂等因素对聚氨酯表面组成及结构的影响.为了建立一种新的表面改性的手段,本文研究了在固定本体化学组成的前提下,采用聚氨酯成型  相似文献   

2.
吴桐 《科技资讯》2011,(29):52-52
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生物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已经得到广泛引用的,高分子材料一般不管是在生物相容性还是机械性能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应用。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是一种无毒、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惰性,是国际公认的绿色高分子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材料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生物相容性主要指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主要概述了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和提高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包括人工血管内皮细胞化技术、离子束改性技术、自组装单分子层膜技术和材料表面肝素化技术等。材料表面改性,不仅能改善其生物相容性,还能提高其有关物理性能。目前常用的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细胞培养法、测血小板法等。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效果,并大力发展这一新高科技产业,将具有重要的民生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作为载体,化学结合或物理包裹抗肿瘤化学药物.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从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高分子的类型、制备方法、性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聚氯乙烯表面肝素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面衰减全反射光谱(ART)检测表明,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长链烷基在聚氯乙烯表面的扩散,渗透和与肝素之间形成离子键后,肝素已固定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其生物活性表征结果证明,处理过的聚氯乙烯表面有抗凝血性,可显著延长血液在材料表面的凝固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并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微米级氢氧化镁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无毒环保型阻燃剂。但是由于其表面的强极性而致使其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相容性较差。为了改善它们之间的相容性,本文探索研究一种使氢氧化镁与月桂酸反应生成Mg-O-C化学键的包覆改性微米氢氧化镁的方法;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证明月桂酸键合到了氢氧化镁表面。初步研究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聚乙烯中的加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苯乙烯-丙烯酸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高分子微球兼具高分子微球的表面功能性和磁响应性,是一种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分离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聚苯乙烯-丙烯酸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分散聚合法,以Fe3O4磁流体为磁核,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为高分子壳层,制备复合微球。通过形貌和粒径、分子量及固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微球尺寸较小、粒径分布窄、化学稳定性好、表面含有丰富的功能基团,提高了磁性微球的极性。  相似文献   

9.
PDMS真空紫外光表面亲水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MS用作人体植入材料和医疗制品已获得广泛应用,但疏水性表面会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并引起并发症,而亲水改性后的表面,亲水性也会逐渐变差.采用172 nm真空紫外光对PDMS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后,亲水性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亲水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照后,PDMS表面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且表面形成的类玻璃物质大大延缓了其疏水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可用于高附加值化学品、生物燃料、建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但因其结构复杂,直接工业应用有限.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作用于天然木质素结构中的某些活性基团,可改变其特性.改性后的木质素特性优良,在工业上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组成、主要化学改性方法及改性后木质素在表面活性剂、减水剂、树脂材料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应用,为木质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要介绍了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材料的许多特性,如金属的表面硬度、耐腐蚀、耐磨擦,聚合物的表面浸润性、亲性性、粘附性以及生物功能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决定了材料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并不改变材料的板材特性而仅影响材料的表面特性。对金属如不锈钢等用氮气等离子源离子注入,可以在表面形成Fe2N,Fe3N和Fe4N的铁的氮化物,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氧气、氮气等离子体会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形成微针孔结构,改善其浸润性、粘附性;用等离子聚合法在生物材料表面聚合高分子材料,如氧化对二甲苯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吸附。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纳米技术与热力学、生物物理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纳米材料的生产和研发日新月异的变化,相继出现了生物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等新型化学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组成,并对纳米材料在化工、生物医学、能源、环境、食品、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鼠成骨细胞系OCT-1细胞对两种植入性材料(纯钛及钛基六钛酸钾涂层复合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比较二者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钛基六钛酸钾涂层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纯钛材料相当;连续培养可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表面的平整程度对其表面细胞生长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对通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分解性,并在综述高分子物性(化学结构、分子量、熔点等)与分解性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具有生物分解性的一些合成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5.
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学科简介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学科是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38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至今已形成了金属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改性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4个在国内各具特...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吸收性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生物植入材料常用的是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铬及钛合金,它们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且相对于生物陶瓷材料的易脆和高分子材料的易分解,有更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但是,传统金属材料在医疗应用上仍存在缺陷,比如因体内摩擦而产生磨屑或因腐蚀而产生有毒离子,造成局部过敏反应或者炎症,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镁合金,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着重阐述了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可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在塑料业、包装业、制造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并且不少生物质高分子都是天然的炭源,可作为阻燃成炭剂应用于膨胀型阻燃体系.本文综述了木质素、壳聚糖、淀粉、环糊精、衣康酸等天然可降解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作为阻燃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质阻燃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绿色环保的同时提高阻燃效率是生物质高分子材料走向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波水热法,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的溶胶碳球,用自组装方法把金胶纳米粒子修饰在碳球表面合成了金胶/碳球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循环伏安等技术对最终产物的形貌、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由于所得到的金胶/碳球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与无毒性,同时金胶纳米粒子具有生物相容性,该复合材料可作为载体材料应用于生物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