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瑞典《每日新闻报》报道,瑞典工程师乌韦·普拉特尔正在设计汽车蒸汽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有9个平行活塞,活塞对底盘倾斜安装,在活塞作用下,底盘不是转动而是摆动。借助倾斜轴由摆动变成旋转,并通过角传动装置传给轮轴。蒸汽发生器是一个盛水很少的锅炉。从可燃燃料发出的热气通过管道系统,使其中的水变成蒸汽。在系统内循环的蒸汽经冷凝器冷却成水,又送回蒸汽发生器内。蒸汽发生器的尺寸只稍大于汽油汽车发动机的滤气器。  相似文献   

2.
某公司重油蒸汽发生器出现产汽量不足和管束失效.本文根据重油蒸汽发生器现场操作数据和安装情况分析产汽量不足原因.通过收集并总结管束失效特征、观察失效换热管腐蚀形态、换热管外壁和壳程垢物的EDS分析以及换热管化学成分分析,结合重油蒸汽发生器现场安装操作情况,找出管束失效可能原因.由产汽量不足和管束失效可能原因,从设备流程、结构设计、操作等多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历经多年的使用验证,取得了良好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铁宏 《科技信息》2011,(10):I0289-I0289
本文简述了网架安装施工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工程中遇到的整体吊装方法,就起重机吊装和拔杆吊装两大类施工方法阐述了几点安装要点,提出了简要的安装处理措施。网架整体安装施工安全是必须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4.
HTR-10 蒸汽发生器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的蒸汽发生器为直流型、小盘管组件式结构,盘管弯曲半径小,工作压力为中压范围,由此而带来两相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问题是HTR-10蒸汽发生器研究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用Khabensky等方法分析HTR-10蒸汽发生器的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了入口欠热度、入口节流度、加热功率、质量流量、系统压力、热负荷及出口蒸汽干度等对HTR-10蒸汽发生器密度波脉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在HTR-10蒸汽发生器设计工况下不会发生密度波脉动。  相似文献   

5.
蒸汽发生器一回路集流管专用工艺堵板的主要功能是在核电站大修期间从蒸汽发生器一回路集流管底部将蒸汽发生器与一回路隔离开,使反应堆一回路水位的升降不影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探伤等在役检查工作,缩短大修工期;同时,也起到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异物进入一回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蒸汽发生器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坤  夏虹 《应用科技》2004,31(4):54-56
首先介绍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故障诊断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根据对船用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的常见故障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船用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实例表明,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引入蒸汽发生器故障诊断中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方便、计算量小、诊断结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氮-16监测系统中,确定16N传输时间是一项关键技术,目前仅限于用理论方法求解.以55/19型蒸汽发生器为例,通过对其结构以及热工水力特性的分析,研究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漏后一回路中16N核素进入二回路后的传输过程,并简要给出了求解方法,可作为求解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漏监测16N传输时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论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堵管处理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名 《科技咨询导报》2014,(14):52-53,55
该文简要分析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破损原因,详细介绍蒸汽发生器的两种堵管处理方式过程及其优劣对比,浅议国内蒸汽发生器役前与在役的堵管方式及发展,供蒸汽发生器堵管工具设计、制造及维修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 ,可以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依据 ,提高它的运行水平。为此 ,建立了 1 0 MW高温气冷堆 (HTR- 1 0 )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模型 ,较全面地反映了在功率运行范围内螺旋管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分布性、非线性及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尽的仿真 ,结果表明 ,该模型的静态仿真值与静态设计值及实验值相符合 ;仿真动态过程符合热工水力学及其定性机理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设计蒸汽发生器的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相似模化理论,建立了耦合四叶梅花形支撑板的蒸汽发生器单元管三维物理模型,采用流-固传热方法和热力学相变模型,并基于二回路流体进口质量流量按4∶1分配给热、冷端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支撑板对蒸汽发生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的数值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二回路热、冷端侧沸腾规律分布均匀,计算得到的出口含汽率与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实际运行参数相符;支撑板流通截面的缩减,促使二回路侧流体流速、表面传热系数及含汽率在支撑板区域急剧升高又快速降低,同时二回路流体在支撑板上部出现回流现象,增加了支撑板区域杂质沉积及应力腐蚀的可能.该数值模拟方法可为蒸汽发生器支撑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严重事故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诱发破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支持二级概率安全分析意义重大.以CPR1000电厂全厂断电叠加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卡开事故为基础事故序列,分析了轴封破口、环路水封清除和下降管水封清除现象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诱发蠕变破裂现象的影响,并对二次侧卸压-补水和一次侧卸压-补水两种缓解策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轴封破口现象会影响逆向自然循环流量,但不会影响热管段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发生蠕变破裂的先后顺序;而环路水封清除和下降管水封清除现象会打破热管段逆向自然循环现象,并导致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比其他冷却剂系统边界更早失效,从而带来安全壳旁通风险;而二次侧卸压-补水策略和一次侧卸压-补水策略都可以达到降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诱发破裂风险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二级概率安全分析结果,指导CPR1000电厂制定相关严重事故缓解措施并提升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事故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HTR-10蒸汽发生器试验回路及其水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MW高温气冷堆(HTR-10)蒸汽发生器的两相流动稳定性问题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分析了HTR-10蒸汽发生器恒热流和强迫循环一次热源的静态水动力特性。论述了用恒热流所得判别各类稳定性准则作为He加热的HTR-10蒸汽发生器设计依据是不足的。有必要进行He加热HTR-10蒸汽发生器工程模型两相流稳定性试验。还介绍了HTR-10蒸汽发生器工程模型试验回路及本体,以及在该试验回路上预期达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新型直流蒸汽发生器采用双面传热的双层套管结构,一次侧的单相流体分别在内、外侧强迫流动,二次侧经过相变的流体逆向强迫流动,根据这些特点,对其进行热工和水力分析,采用集中参数处理方法和可移动边界法,建立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反映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建立了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数学动态仿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软件MATLAB和C++的混合编程对直流蒸汽发生器在启动过程中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实际运行特性能够较好符合,从而验证了本文的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快堆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钠加热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建立了一个稳态的蒸汽发生器分析模型,根据所建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该程序用于计算快堆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分布参数,分析其冷却剂的稳态流动特性及热量传输特性。利用此程序对法国45MW模型蒸汽发生器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发表的实际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在所建立的U型管蒸汽发生器动态数学模型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蒸汽发生器水位的动态特性.根据这些特性设计了蒸汽发生器串级PID水位控制、前馈—反馈水位控制、Smith水位预估补偿控制3种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结果显示3种控制系统都有较好的控制能力,有各自的特点.研究结果对于U型管蒸汽发生器的水位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带排烟热回收发生器的直燃机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新型循环的性能系数随着排烟热回收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热回收发生器所需的传热面积也增大.提出了热回收发生器的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给定参数下热回收发生器产生的最佳冷剂蒸汽比例.新型循环的性能系数提高约2 %,排烟温度可降低到130 ℃左右,从长远来看具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微氢泄漏探测系统正确判断快堆蒸汽发生器水 /水蒸汽小泄漏 ,建立了快堆蒸汽发生器水 /水蒸汽向钠泄漏后钠水反应产生的氢沿蒸汽发生器扩散的数值模型。假设为大孔隙多孔介质 ,模拟钠在蒸汽发生器内的流动 ,引入体积孔隙率 ,面渗透率和分布阻力来模拟管束、支撑板对钠流动的扰动。根据钠水 /水蒸汽反应生成的氢气和氢氧化钠在钠中离解动力特性 ,建立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扩散方程。钠回路蒸汽发生器的注水模拟水 /水蒸汽泄漏实验表明 :微氢泄漏探测系统对蒸汽发生器钠出口处氢浓度模型计算值的响应与其实测响应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9.
王成茂  杨森林 《科技资讯》2012,(27):108-108
针对炼油厂4台油浆蒸汽发生器长期以来,由于内漏无法正常投用的生产实际,从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维护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为该换热器的日常操作维护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蒸汽发生器为压水堆核电站中重要的动力设备和传热装置,其水位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尤为重要。但由于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如果采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设计控制器,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甚至会造成无法控制。为了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本文针对被控对象的特点,采用多模型内模控制方法,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利用控制性能指标离线优化加权系数,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使控制效果进一步加强,对蒸汽发生器水位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