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信阳地区,利用1992-2012年信阳冬小麦从播种到各生长发育期大于0℃活动积温数据和1951-2013年气温、降水量月值数据,主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信阳地区冬小麦在出苗、分蘖、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六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气温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信阳地区近60a的增温速率达到0.18℃/10a,平均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增温较为显著;信阳地区近60a的降水量变化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降水变率为20%;这些特征与中国及全球同期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信阳地区近6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大于0℃活动积温时间序列和气温时间序列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尺度震荡周期,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时间尺度的嵌套结构;各生育阶段积温时间序列存在着2a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和4~6a为周期的低频震荡,这些尺度的震荡周期信号强弱不等.研究对提高气候敏感区冬小麦产量、降低病虫害风险及应对旱涝等极端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生育期与积温大麦早熟3号是一个春性较强的品种,一般立冬播种,于第二年5月10日前后成熟。根据1969~1973年记载资料统计,出苗至齐穗需要133天左右,需要0℃以上积温950℃左右,齐穗至成熟需要35天左右,需要积温550~600℃,全生育期(播种至成熟)170~180天,需要积温1600℃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冕宁县2002-2011年大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成熟10个发育期的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出各发育期间的间隔日数、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气温日较差以及每年的实际产量.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将其与各发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分别进行点聚图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时段影响冕宁县大麦产量波动的重要气象因子:拔节到孕穗期的间隔日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孕穗到抽穗期的气温日较差,开花到乳熟期的平均气温,三叶到分蘖期的日照时数和孕穗到抽穗期>0℃积温;再用积分回归求偏回归系数,分析不同发育期气象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得到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播种到出苗期的平均气温a(t)值为236.16kg/hm2·℃,孕穗到抽穗期的气温日较差a(t)值为64.73kg/hm2·℃,其次是播种到出苗期的>0℃积温a(t)值为34.79kg/hm2·℃.  相似文献   

4.
韩儆仁 《甘肃科技》2007,23(6):218-219,97
在介绍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9特征特性的同时,根据示范实践,从选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9在定西市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艳玲 《河南科学》2014,(8):1446-1450
利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冬小麦物候期观测资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一次线性函数分析法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间气象因素和生育期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在越冬至返青期、拔节至乳熟期呈增多趋势,其他阶段呈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在返青至乳熟期呈增多趋势,其他生育期呈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呈减少趋势.2从起身到开花期、成熟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播种至返青期、乳熟期呈微弱的推迟趋势.3开花到乳熟期、抽穗到开花期间隔天数的增加趋势达到极显著水平.4影响冬小麦物候期变化最显著的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且物候期与平均气温绝大多数时段呈负相关.5冬小麦返青到起身期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起身到拔节期、抽穗到开花期和乳熟到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正>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宜播期:北疆为9月中旬至10月初,最晚10月15日。  相似文献   

7.
水果型玉米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有较好的市场潜力,秸秆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2008年4月,引进水果型玉米美甜2000进行了试种,该玉米穗型美观,籽粒白色,甜度高,果皮较薄,适口性好,品质较优。色泽一致,成为甜玉米加工企业的首选品种。从播种到收获,需要不低与10℃积温为2246.2℃,适合分期播种,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99-2000年豫南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全面分析,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只要采取相应合理的管理措施,冬小麦并不会因为晚播而造成减产这一观点,从而为我市冬小麦因气候原因不能适时播种,提供一些补救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丘陵旱地对冬小麦进行了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情况下,小麦4500~6000 kg/hm2产量水平,耗水量216.3~345.2 mm,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25.9%~36.9%,22.0%~31.1%,31.9%~52.2%,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小麦拔节以后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明显增加,拔节期、灌浆期是小麦两个重要的水分需求期.原状土模拟情况下,冬小麦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自然降水占77.2%,平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7.1%,缺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4.0%.从作物阶段耗水测定结果看,丰水年型情况下,冬小麦存在奢侈耗水现象;平水年型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冬小麦水分需求,突出问题是阶段性、间隙性水分缺乏;缺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的水分需求,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水分状况制约着冬小麦正常播种和出苗,二是水分供应状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切片的方法于1991年,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冬小麦冠层干物重和叶面积的立体分布,群落内部相对光强的变化及其与叶面积指数和消光系数K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冬14号10月6日播种较9月15日播种的光能利用、叶面积分布和干物重积累等优越;而奎花1号9月16日播种较10月6日播种的光能利用、叶面积分布和干物重积累优越。说明不同品种适宜播种的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Blackman生长分析的方法,研究两品种四播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和日均温度高,有利于冬小麦冬前干物质积累和返青后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播期对干物质积累速率(RGR)和群体生长率(CGR)及绿色面积系数(GAI)、叶日积(LAD)、叶面积相对生长率(LRGR)等均产生影响,而对净同化率(NAR)无大的影响;播期主要影响冬小麦绿色面积的生长,进而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返青后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低温春化作用与赤霉素类物质的关系已有许多研究,但对春化与其它激素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就冬小麦在接受外界低温前后,内部生长调节物质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初步报导。实验用强冬性冬小麦255品种作材料。十月四日播种,九天后出苗。在出苗后10、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7,(11):1784-1789
利用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和苗圃地两种环境下,采取人工模拟环境和自然环境分别测试栓皮栎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出苗率.依据积温学说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栓皮栎的活动温度和出苗所需的活动积温.结果表明:1)在人工环境中,当设定环境温度为6℃时,栓皮栎种子未发芽;当环境温度提升至8℃时,种子零星发芽;当设定环境温度为10℃与12℃时,其出苗率接近80%,因此确定栓皮栎的活动温度为10℃.2)在人工环境中,出苗率为60%与80%的积温相差较小,平均出苗积温为1000℃·d;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栓皮栎幼苗出苗整齐性较差,因此以出苗率为60%对应的活动积温1300℃·d作为栓皮栎幼苗出苗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14.
地膜栽培小麦冬前地温变化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经试验有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冬前分蘖,提高越冬性,同时可适当推迟播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DEM以及农业统计年鉴,本文首先利用回归分析法计算重庆地区积温与高程的关系模型;其次结合GIS技术对积温进行地形校正,得到重庆市以10年为尺度的积温栅格面;再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它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庆市≥10℃平均积温值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其中上世纪80年代最低,21世纪第一个10年最高;≥10℃积温分布以积温段ⅳ(4 000~5 000℃)、积温段ⅴ(5 000℃)为主,二者所占面积比例之和约为75%;积温段ⅱ(2 000~3 000℃)、ⅲ(3 000~4 000℃)、ⅳ(4 000~5 000℃)的面积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积温段ⅰ(≤2 000℃)变化复杂;2各年代的积温空间演变均以无变化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上世纪60到70、80到90年代的积温段变化单一,其他各年代间积温段的变化较复杂;3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积温的升高,稻谷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小,而稻谷、油菜等作物单产增加,但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积温资源空间插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杨梅  杨东辉 《甘肃科技》2010,26(13):40-42
将气象台站的海拔和经纬度位置作为影响积温空间分布的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空间插值模型,对甘南高原0℃年积温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年积温资源分布图。研究表明,在甘南高原区域尺度上,积温资源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积温与海拔之间关系以二次回归模型精度最好;全区包含了从寒冷到温暖共4个热量带,积温资源量总体偏低,其中0℃年积温小于1300℃的高寒带占有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室,1972~1973年的冬小麦杂交第二代选种圃,为便于选株分系,实行了单粒点播。通过实践证明,冬小麦具有强大的分蘖力,单粒播的秸棵壮、穗大、穗齐、籽粒饱满、产量高。选种圃杂交第二代于1972年9月26日播种,畦宽4尺,每畦播3行,平均行距为1.3尺、株距3寸,单粒播种,每亩15300株,每亩播量为1.5斤,共播2.93亩,分24个小区。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单株的作用,每株平均分蘗25个(包括主茎),最高  相似文献   

18.
龙可 《应用科技》1999,(10):25-25
培育早壮苗是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一环。一些棉农认为推广移栽地膜棉能促早发,育早苗就不重要了。实践证明,早苗对移栽地膜棉的早发犹如锦上添花,推行“双膜育苗”对获得早壮苗更有保证。棉花双膜育苗,是在拥膜内于播种后在床面上再加盖一层地膜,此法比单一棚架育苗具有五点好处。增温双膜育苗比单一棚架育苗播种至出苗期间平均床温增加2.6℃,地温增1.5℃。里下河粘土地晴天增2.IT,雾天增1.7℃,雨天增1.3℃。苗床活动积温,5cm深钵土积温可增加23.8℃和问℃。保墒播种至出苗,钵上水分双膜育苗下降l.4%,而单一棚架…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0%,因此,加快实施石河子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是十分重要的。1播种播种期:冬小麦要求最好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晚。适  相似文献   

20.
丽水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双季杂交稻,1988~1988年全区种植双季杂交稻23.96万亩,平均亩产794.39公斤,比常规早稻——杂交晚稻每亩增产83.56公斤。丽水地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1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丘陵地带近70万亩。这一耕作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8~18.4℃,从早稻安全播种到晚稻安全齐穗期间≥10℃的活动积温为4155~4650℃,日照时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