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6日-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图⑥)。这是继2003年法国埃维昂会议,2005年英国鹰谷会议后,胡锦涛第三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7月16日,胡锦涛主席抵达圣彼得堡(图①)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热情迎  相似文献   

2.
2004IEEE精密电磁测量会议(即24届精密电磁测量会议)于2004年6月27日-7月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主办单位是英国国家测量实验室(即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有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荷兰、瑞典、芬兰、瑞士、澳大利亚、丹麦、保加利亚、新加坡、乌克兰、捷克、乌拉圭、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挪威、韩国、巴西、墨西哥、新西兰、波兰、南非、葡萄牙、比利时、印度、罗马尼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人数约400人。会议交流论文350篇,其中口头报告167篇,墙展183篇。  相似文献   

3.
从6月27日到7月6日在倫敦举行第七次会议的英联邦总理会议,是起源于1887年的“殖民地会议”的。当时英国是个强盛的殖民帝国,出席“殖民地会议”的有英国殖民大臣和各殖民地的代表。到1907年“殖民地会议”改称“帝国会议”。随着反殖民主义潮流的日益高涨,为了混淆舆论,“英帝国”这名词逐渐为“英联邦”所代替,1948年“帝国会议”就改称为联邦总理会议了。参加本届联邦总理会议的除英国和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联邦、錫蘭——外,还有罗得西亞及尼亞薩蘭联邦(又称中非联邦)和两个参加英联邦的独立国家——印度和巴  相似文献   

4.
八月一日至七日,三十九个国家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了第二十二届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这个会议开得怎么样?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的由来是怎样的?沿革“英联邦”原名“英帝国”或“大英帝国”。在大英帝国全盛时期,英国侵占了比本土大一百五十倍的殖民地,其势力遍及全球各个角落。英国殖民地基  相似文献   

5.
说明与致谢     
2006年8月26-29日,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暨《崇祯历书》研究国际会议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和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共同组织的,来自美国、荷兰、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期发表的论文大多数是这次会议上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1-12日,英国政治学研究会妇女与政治学年会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举行。来自英国、比利时、芬兰、德国、荷兰、丹麦、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阿联酋、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笔者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束学道 《国际学术动态》2005,(2):48-48,F003
第26届国际边界元会议(BEM26)于2004年4月19~22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Bologna,Italy)Royal Hotel Carlton举行。会议由著名边界元创始人——英国Wessex Institute,Prof.C.A.Brebbia主持。  相似文献   

8.
东方与西方的跨文化对话是21世纪的核心课题之一。为了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探讨东西方跨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培育全球化时代多元共兴的世界文化格局,“东方对西方的认知与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0-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英国开放大学佛格森亚非研究中心GIPSC Project联合举办。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印度、伊朗、摩洛哥等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层次的对话。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教授和英国开放大学GIPSC Project负责人Suman Gupta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博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6日,日内瓦会议在国联大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的所在地)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很多是当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赫赫外交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相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和南朝鲜、以及参加“联合国军”的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希腊、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等国的代表。会议同意在讨论朝鲜问题时,由泰国、苏联、英国三国首席代表逐日顺序轮流任会议主席;在讨论印支问题时,由苏联、美国轮流担任会议主席。日内瓦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讨论朝鲜问题,于6月15日结束;第二阶段是6月16日开始的,举行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限制性会议。大会于7月21日结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6~8日,我和李震彪老师、王少荣老师一起参加了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西英格兰大学召开的第39届大学电力工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14—16日欧洲多媒体国际会议在英国普利茅斯市的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举行,会议由普利茅斯大学和比利时的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联合主办,主题是网络技术、新的媒体以及通信理论、方法、工具和应用。与会代表主要在通信技术、无线及移动技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2.
11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10余国的24位外国专家以及来自我国各地的340余位大学学报和专业科技期刊的代表出席会议。本刊常务副主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姚远编审作为大会组委会成员出席会议,并代表组委会致闭幕辞。在会议期间,陕西高校代表发扬团队精神,积极与各国代表接触,并与英国电器工程师学会(…  相似文献   

13.
应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Adib Becker教授的邀请,我于2003年9月16-18日参加了在英国诺丁汉市(Nottingham)召开的METFAB’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al Fabrication and Welding Technology)会议。这次会议是由MMFSC欧洲共同体主办(该组织主要由大学、研究机构、大公司等组成),由EU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4.
组合概要2003     
本书是2003年6月在英国Wales大学举办的“第19届英国组合论会议”的论文集。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当代组合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其论文集及时总结了近期国际组合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红壤资源表征、经营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8月24—27日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2篇,包括特邀论文5篇、口头报告15篇和墙报12篇。40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爱尔兰、巴西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MACAULAY土地利用研究所荣誉研究员M.J.Wilson博士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学术动态》2007,(4):51-51
东南大学于2006年5月3~5日成功举办了第10届国际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设计会议TheT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il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inDesign)。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45余人。会议共收到596篇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会议论文集中收录260篇,其中境外66篇。此次会议是自举办以来收到稿件最多(比上次的280篇多出113卿、录用率最低(由80%降低到仅为43.5%)、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神经过程进展》丛书的第15卷。汇集了在“第8届神经计算与心理学研讨会(NCPW8)”上宣读的论文。本次会议是2003年8月28日至29日在位于英国坎特伯雷的肯特大学举行的。来自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以色列、西班牙、德国和美国的5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上共宣读了35篇论文,共中8篇是特邀论文。  相似文献   

18.
“第2届世界工业过程层析成像会议”(2nd World Congress on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于2001年8月29日~31日在德国Hannover市召开。会议的主办机构为英国的“工业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虚拟中心”(The Virtual Center For Industrial Process Tomography),承办单位为德国汉诺威(Hannover)大学。  相似文献   

19.
王蕊 《世界知识》2023,(17):60-61
<正>2023年7月16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部长级会议上,英国正式成为CPTPP第12个成员国,也是CPTPP的首个欧洲成员国。该议定书在经过英国议会审查以及其他成员方履行各自国内程序后,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生效实施。这是英国自脱欧以来签署的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被首相苏纳克称为“历史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5,(8):91-91
深圳市兴日生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龙岗区宝龙高新技术产业带宝龙三路,是广东日生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水产、海鲜、园林、喷泉、观赏鱼器材生产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专业制造商,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