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便于现场应用,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从而简化了驴头悬点载荷的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型双变径天轮式抽油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构选型中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新型抽油机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变径增程天轮机构组成,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改造而制得。按照逐步优化设计思想,对该抽油机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动态静力分析。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该抽油机具有节能、结构紧凑、曲柄扭矩峰值较低、负扭矩小、扭矩变化平缓等优点。用该机构作为主机构的抽油机,其减速箱扭矩具有与双驴头抽油机类似的特性。与常规抽油机相比,其扭矩可以下降10%~15%,平衡效果好,平衡力矩有较大幅度降低。该机采用双变径天轮,提高了整机的动力性能;采用导向轮让位方式,改善了柔性件和支架的受力。由于该机选用了柔性件传动,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提高柔性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吴耀明 《甘肃科技》2013,29(11):59-60
CYJT8-3-26HY型调径变矩抽油机采用游梁平衡,减小了减速器、连杆、横梁等部件的载荷,整机承载能力更大,提高了整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本机配有两个变径销,更换不同直径的销轴可更有效地适应悬点载荷的变化。游梁设有支撑装置,通过旋动螺纹接头或用撬杠转动管体调节长度,支撑整个游梁驴头,方便抽油机调换冲程。  相似文献   

5.
新型双变径天轮式抽油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构选型中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新型抽油机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变径增程天轮机构组成 ,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改造而制得。按照逐步优化设计思想 ,对该抽油机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动态静力分析。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 ,该抽油机具有节能、结构紧凑、曲柄扭矩峰值较低、负扭矩小、扭矩变化平缓等优点。用该机构作为主机构的抽油机 ,其减速箱扭矩具有与双驴头抽油机类似的特性。与常规抽油机相比 ,其扭矩可以下降 10 %~ 15 % ,平衡效果好 ,平衡力矩有较大幅度降低。该机采用双变径天轮 ,提高了整机的动力性能 ;采用导向轮让位方式 ,改善了柔性件和支架的受力。由于该机选用了柔性件传动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提高柔性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油井生产能耗和提高系统效率,油田应用了多种新型节能抽油机,但缺乏节能抽油机特性与节能效果及其选型理论的研究。为此,基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异相型抽油机、调径变矩抽油机、异型抽油机和皮带式抽油机的工作动态特性,建立了不同抽油机的油井地面效率计算模型,并运用抽油杆柱纵向振动的一维有阻尼波动方程,以悬点运动规律和井下泵的受力状况为边界条件,建立了抽油机井地面功图与泵功图的计算模型;井下举升效率和系统效率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节电率,分析了不同井液黏度和不同下泵深度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相比较,其它四种抽油机都能达到提高系统效率和节电节能的目的,其中皮带式抽油机的系统效率为最高,相对于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井提高9.06%,节电率为22.36%;随着井液黏度的增大,油井生产系统效率均降低,皮带式抽油机井的下降幅度较小,适合于稠油井的应用;抽油机井存在油井生产系统效率最高的合理下泵深度(或合理沉没度)。  相似文献   

7.
对曲柄摆轮式无游梁抽油机的性能,型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运动,动力性能与有游梁抽油机相当,而尺寸及重量指标均有较大的降低,是发展长冲程抽油机的一种可选机型,并对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如支架高度,后摆轮变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双驴头抽油机悬点位移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龙 《科技咨询导报》2010,(9):109-109,111
根据双驴头抽油机变长四连杆机构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特点,通过所定义游梁摆角,建立了计算游梁摆角的迭代计算方法,,从而给出了双驴头悬点位移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曲柄摆轮式无游梁抽油机的性能、型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运动、动力性能与有游梁抽油机相当,而尺寸及重量指标均有较大的降低,是发展长冲程抽油机的一种可选机型,并对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如支架高度、后摆轮变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包络原理求取旋转式长 冲程抽油机驴头的轮廓曲线。该曲线使抽油绳在井内无约束情况下铅直通过。从而保证在抽油过程中平稳提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油田推广应用的节能型抽油机安全防护设施较全,提高了安全性,降低的工作强度,克服了维修时停机时间长的特点。本文所要讨论了适合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用的安全防护设施的升级改造措施及装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CYJW9-3-37HY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动力特性分析以及扭矩分析,基于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原理(下冲程中需要储存的能量为悬点在上、下冲程中所作功之和的一半),以游梁平衡重静载等效为悬点的载荷为平衡计算方法,推导出了CYJW9-3-37HY游梁式抽油机曲柄轴净扭矩计算公式。此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方便,提供了一种抽油机平衡计算的新思路,为抽油机的平衡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占据着有杆泵采油地面设备的主导地位,但其能耗高一直制约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实际,开展了优化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的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游梁式抽油机工作系统的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对游梁式抽油机的3个系统模块,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与抽油机主体分别进行建模,进而建立了曲柄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实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抽油机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四杆机构的6个传统设计变量对最大扭矩因数及最大加速度的灵敏度,确定了各设计变量对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以灵敏度值较大的设计变量作为设计变量,用遗传算法对抽油机的四杆机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灵敏部件尺寸的修改,抽油机的性能指标有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井大多采用的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着能耗大的缺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油开采的难度增大,开采成本增加,对常规抽油设备进行节能控制,或采用新型节能抽油设备,对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并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抽油机采油系统节能控制技术应用必要性、抽油机能耗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抽油机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可重构游梁式抽油机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可重构抽油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可重构的理论依据,并对可重构抽油机的关键环节——模块的划分思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模块划分方案,分析了可重构游梁式抽油机的拼装特性。为了对可重构抽油机的性能进行验证,提出了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软件ADAMS对APIC-320D-256-120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可重构抽油机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游梁式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可以实现抽油机的模块化生产,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抽油机进行重构,从而实现了对抽油机传统生产和使用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从传动-换向系统的转速变化、重量和尺寸、运动机构可靠性、制造和维修费用、运动动力性能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油田使用的主要类型抽油机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游梁式抽油机是中、低冲程(<6m).中、高冲次(>4次/min)抽油机的主力机型;链条式抽油机是发展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的较好机型;滚筒式抽油机具有发展长冲程,中、高冲次抽油机的优势.该评价方法可供抽油机选型和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百口采采油厂对常规10型游梁平衡抽油机进行下偏杠铃节能改造试验,采用调径变矩纯下偏平衡的原理,在游梁尾部采用可变角度吊臂和配重箱,通过改变变径销直径,调节配重箱平衡力臂长度,使平衡扭矩变化曲线重大限度地吻合负载扭矩曲线,从而得到平稳,低峰值的净扭矩曲线,降低了减速器和电动机的额定扭矩,使游梁承受全部负载,其他运动件只承受负载与平衡力之差,有利于延长抽油机使用寿命,提高承载能力。改造为下偏杠铃抽油机平衡率应达到85%以上,同样条件下节电率达15%,综合节能较常规机高30%以上。改造后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电流平缓,节能效果显著等特点。独特设计的游菜固定支撑调冲程装置,调平衡装置和短小的曲柄,大大减小了调参的时间.增加了安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9.
史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16-8718,8722
目前煤层气井多采用有杆泵的方式生产,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煤层气井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从流入动态、下泵深度、载荷计算、冲程冲次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比较了煤层气井与常规油气井有杆泵优化设计的差别,并给出了煤层气井定产量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河东煤田柳林区块两口井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抽油机的生产情况明显好于优化前。  相似文献   

20.
张晓光  杨敬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519-3522,3530
阐述了机械产品造型设计中引入人文因素的作用,并在不改变游梁抽油机工作性能的前提下,运用人文因素对常规抽油机驴头、游梁和支架进行外观造型改进,运用工业产品造型方法中的仿生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造型。对改进后的抽油机进行了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最后用三维软件3D完成了效果图的制作工作,实现了抽油机造型的情感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