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压渣油中的硫主要是硫醚硫和噻吩硫,但因渣油结构组成复杂,很难直接定量。若用选择性氧化剂将减压渣油中的硫醚硫选择性氧化成相应亚砜,借助亚砜S=O键在1030cm^-1附近的强红外振动吸收,就可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亚砜,从而得到相应硫醚硫含量。  相似文献   

2.
减压渣油中的硫主要是硫醚硫和噻吩硫,但因渣抽结构组成复杂.很难直接定量.若用选择性氧化剂将减压渣油中的硫醚硫选择性氧化成相应亚砜.借助亚砜S= O键在 1030 cm-1附近的强红外振动吸收,就可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亚砜.从而得到相应硫醚硫含量.以KIO3为选择性氧化剂.以已知硫醚硫含量的胜利减压渣油为标样(ωs=0.47% ),选择性氧化后,测定其在 1030 cm-1处的峰面积A(?),依据Lambert- Beer定律.求出渣油亚砜的红外吸收系数K(13.3 L·g-1).然后测定其它油样选择性氧化后在 1030 cm-1处的峰面积,求出亚砜硫浓度后进而求出相应硫醚硫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电化学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对胜利、孤岛减压渣油进行了辐照。辐照时,样品的体温底低于80℃,实验结果表明辐照过程中样品发展了化学变化。减压渣油和正庚烷沥青质的VPO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减小了。减压渣油及其正庚烷沥青质的FT-IR中波数为1380cm^-1,1460cm^-1和1600cm^-1的吸收峰的峰高和峰面积都发生了相对变化。对辐照前后的减压渣油进行了六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六组分中重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加。最后,分析了减压渣油及沥青质在微波辐照下发生化学变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胜利、孤岛、大庆 3种减压渣油为原料 ,在高压釜反应器中 4 0 5℃、恒温 1h条件下分别进行热转化反应 ,并对原料及热转化后的残渣油 (>5 0 0℃ )进行六组分分离 ,测定了原料、残渣油及其各组分的碱性氮与总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3种减压渣油中随着组分的加重 ,碱性氮和总氮含量均增大 ,渣油各组分中约有 30 %的氮为碱性氮 ,碱性氮和总氮在渣油胶质、沥青质中含量相差不大。无论是热转化前还是热转化后 ,大多数氮都存在于胶质、沥青质中 ,但热转化后的氮在沥青质中所占比例高于热转化前  相似文献   

5.
减压渣油热转化前后的氮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胜利、孤岛、大庆3种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反应器中405 ℃、恒温1 h条件下分别进行热转化反应,并对原料及热转化后的残渣油(>500 ℃)进行六组分分离,测定了原料、残渣油及其各组分的碱性氮与总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减压渣油中随着组分的加重,碱性氮和总氮含量均增大,渣油各组分中约有30%的氮为碱性氮,碱性氮和总氮在渣油胶质、沥青质中含量相差不大.无论是热转化前还是热转化后,大多数氮都存在于胶质、沥青质中,但热转化后的氮在沥青质中所占比例高于热转化前.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NaCl-Na2CO3-H2O和NaCl-NaHCO3-H2O三组分相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含盐天然碱矿采出液的加工分离方案。当Na2CO3含量超过盐碱总量的44.5%时,采用蒸发-碳化-分离-蒸发-分离的加工方案,当Na2CO3含量低于盐碱总量的44.5%时,采用蒸发-分离-碳化-分离的加工方案。运用这两种方案,Na2CO3的理论收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针叶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OV-101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首次对湿地松针叶中的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湿地松针叶挥发油中共分出34个主要色谱峰,其中单萜18种,倍半萜15种。高含单萜主要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等,其中β-蒎烯占单萜总量50%以上。湿地松新叶和二年生针叶的挥发油组分基本相同,各组分相对含量也非常相近。一年中不同时期针叶中的单萜,倍半萜相对含量有变化,3月份针叶中单萜含量普遍高于5月份针叶。而倍半萜的相对含量则大多低于5月份针叶。3月份针叶单萜约占单萜、倍半萜总量的58.7%,而5月份的针叶中,单萜仅占有单萜、倍半萜总量的39.5%。  相似文献   

8.
减压渣油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正庚烷和正丁醇依次沉降残渣油,随后用氧化铝液体色谱分离的方法建立了一套1次能将20g以上残渣油分离成八个组分(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硬胶质和沥青质)的实验方法,得到了大庆减压渣油、鲁宁管输减压渣油和辽河减压渣油的组分分离结果。用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和^1H-NMR波谱的结果和Brown-Lander法计算了残渣油各组分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各个组分在结  相似文献   

9.
将大庆、孤岛和单家寺减压渣油用含水4.0%的碱性氧化铝吸附色谱和磷酸改性的硅胶吸附色谱分离为烃组分、中性份、碱性份和酸性份。用非水电位滴定法和元素分析法测出了减渣及其各个组分的酸值、强碱氮含量、弱碱氮含量和非碱氮含量。分析了减渣的酸性化合物、碱性氯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在各个组分中的分布情况。减渣的酸性化合物几乎都分布于酸性份中,而碱性氯化物60%一70%的分布于碱性份中。用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了各组分中的主要类型的氮化物。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永登石灰沟-带分布的变白榴石响岩,辉石白榴岩,暗色粗面岩中的残留单斜辉石的产出条件,光学性质,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上述各类岩石中残留的单斜辉石属于含钛普通辉石。化学成分主要是由CaMgSi2O6约为80.00%,CaFeSi2O6约为13.96%,NaFeSi2O6约为3%,CaTiAl2O6约为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CaAlSiAlO6分子及Mn等组分。TiO2的含量在0.65%~1.  相似文献   

11.
从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JR3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mm、268mm,286nm和1240cm^-1,620cm^-1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的SO4^2-含量约为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KPO3-MoO3体系平衡固相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用X-射线衍射证明在50mol%KPO3-50mol%MoO3处及75mol%KPO3-25mol%MoO3处有两化合物存在.31P核磁共振进一步证实它们的化学式为MoO3·KPO3和3KPO3·MoO3的可靠性,同时测定了各平衡固相的熔化热  相似文献   

13.
用氩离子束镀膜法制备BaTiO_3/Si系统,并在400-900℃的温度下用氮气保护进行退火,然后制成Al/BaTiO3/Si的MIS结构。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BaTiO3膜的化学组分.研究电容-相对湿度和电流-相对湿度特性,以及固定电荷密度对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从12%变化到92%时,电容量增加48%到50%;在3V偏压下,电流量增加420%到440%;随着固定电荷密度的减小,吸附响应时间增加,电流变化率减小.  相似文献   

14.
菠菜Fe—SOD的叶绿体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菠菜(SpinaceaOleracea)为试验材料,用漂浮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叶绿体.纯化的叶绿体经超声波破碎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和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叶绿体中含3条Mn-SOD谱带、3条Fe-SOD谱带(1条为主)和2条Cu·Zn-SOD谱带.其中Fe-SOD活性约占总活性的38.8%.  相似文献   

15.
就BaO质量含量1.0%-3.7%,TiO2质量含量1.5%-4.0%,炉渣二元碱度(CaO/SiO2)0.95-1.15的高炉渣脱硫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炉渣脱硫反应是二级反应;炉渣硫分配系数Ls随二元碱度提高而提高;渣中TiO2为3%时,Ls有一峰值。  相似文献   

16.
广西岑溪产八角精油化学成分简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广西岑溪八角精油组分进行分析,分离出25个组分,鉴定出24个组分,占组分总量的99.8%。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醚,含量高达93.5%;顺式—茴香醚仅为0.13%。各组分的含量如下:α-蒎烯(α-Pine...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KPO3-MoO3体系平衡固相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用X-射线衍射证明在50mol/KPO3-50mol^MoO3处及75mol%KPO3-25mol^MoO3处有两化合物存在。^31P核磁共振进一步证实它们的化学式为MoO3.KPO3和3KPO3.MoO3的可靠性,同时测定了各平衡固相的熔化热。  相似文献   

18.
沙棘果硫酸化酯多糖HR_3SL的制备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沙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 .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R3 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 nm ,268 nm ,286 nm 和1 240 cm -1 ,620 cm -1 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SO2-4 含量约为21 % .  相似文献   

19.
常温常压下,在天然气凝析汽油中通入NO2气体,油中硫醇和硫醚被氧化成烷基磺酸和亚砜,可用酸碱洗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用NO2做氧化剂对含硫0.28%的天然气凝析汽油进行脱硫,反应40min,脱硫率可达70%,脱硫醇率可达100%。此方法简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Ti(OC4H9)4和Zr(NO3).5H2O为前驱物,用Sol-gel方法制备了ZrO2-TiO2多孔陶瓷膜,研究了不同Zr/Ti比和浓度对ZrO2-TiO2干gel的影响,研究了不同Zr/Ti比和烧结过程对ZrO2-TiO3多孔陶瓷膜结构的影响,制备了孔径小(约18nm)孔径分布很窄,孔隙率较高(约36%)面积较大的ZrO2-TiO2多孔陶瓷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