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构动力学在建筑结构中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方江 《科技资讯》2009,(31):69-69
结构动力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抗震结构设计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整体。本文针对结构动力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建筑使用年限等。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当地震来临时使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原则。  相似文献   

2.
杨农 《科技信息》2011,(33):I0205-I0205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实现建筑本体功能与建筑成本的关键。随着国家建节约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的需求者与供应者都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工程经验和理论依据,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选用、构件设计和整体构布局3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实现手段,为未来建筑结构设计者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与局部、分段与寿命期,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以及结构专业与建筑、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协调等角度论述了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贾金 《科技信息》2011,(31):I0252-I0252,I0276
结构是支撑建筑的主要部件,也是制约和促进建筑形态创新的主要因素,富有创造性的使用结构因素,将设计出意想不到的建筑形体和新奇的建筑形象。通过结构进行的公共建筑形态创新主要包括发挥技术极限、挑战重力的结构形态;运用结构特性、营造动感的结构形态和展示设计内涵.塑造细部的结构形态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将建筑结构和节能保温融为一体,具有保温与建筑同寿命、保温和防火性能优良、质量安全可靠等特点,这对减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实现建筑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周明 《科技资讯》2009,(4):75-75
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结合实际工程体会,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鉴于中国寒冷地区的单户建筑存在能源消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等众多问题,根据农民冬季生活用能习惯,构建三套太阳能单户建筑分别是砖混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建筑以及土坯建筑,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冬季工况下这三种建筑室内的温度场,同时还计算了砖混结构建筑的PMV指标.通过计算发现低温辐射床无论是303K还是308K砖混结构建筑的室内温度都符合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关规定,而钢混结构建筑或土坯建筑,只有当室内低温辐射床为308K时,室内温度才符合相关规定;且砖混结构建筑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和热舒适度;太阳能单户建筑定为砖混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8.
框架结构建筑被广泛应用,该建筑结构的抗震具有特殊的意义。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与砌体结构的质量和施工的质量有密切关系。两种建筑结构的传力机制不同,需要对重要的传力结构加以区别对待,以确保建筑结构的传力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对建筑物损害巨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原有建筑结构设计安全设置度及抗震设防烈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是我们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海江 《科技信息》2012,(1):595-595,598
结构优化设计不应仅仅在结构本身,而是应包括建筑的各方面,比如,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增加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舒适度和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性价比)等。为此,科学地确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几项基本原则并有效地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去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系统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结合实际工程体会,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鑫 《当代地方科技》2007,(11):133-133,136
本文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了目前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的主要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结合实际工程体会,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特征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绵阳地区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主要针对砖混结构、底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类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为建筑工程抗震防震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桥合一地铁高架站整体结构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48-149
地铁高架站结构整体分析计算涉及桥梁、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类别,其结构类型有别于通常的桥梁和建筑结构,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计算方法,本文以站体的整体结构分析入手,总结出主要参教符合桥梁、建筑结构和地铁规范中相关要求的高架站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外关于木、混凝土和钢结构等3类建筑能耗、碳排放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木结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比混凝土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低,木结构建筑具有碳储存功能以及木结构废弃物燃烧具有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在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同等边界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建筑比钢结构建筑有更低的隐含能与隐含碳,若考虑钢材回收则两者的能耗与碳排放相当.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内不同结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获取复杂建筑中的能量传递路径,提出一种基于建筑拓扑结构的能量传递路径生成方法.分析建筑构件间和子系统间的能量传递规律,建立建筑的能量传递结构.基于建筑的系统构成方式,提出建筑拓扑结构的合成关系运算及其矩阵形式,通过提取计算机模型中的关系矩阵,快速获取复杂建筑的拓扑结构.对比能量传递结构和建筑拓扑结构,发现外部激励能量通常沿着建筑拓扑结构进行传递和耗散,建筑拓扑将为外部能量传递提供路径.以局部建筑系统为例,分析了基于计算机模型生成能量传递路径的一般过程.结果表明,通过拓扑运算能够快速地从计算机模型中获取建筑系统间及系统构件间的能量传递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是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之一,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已经引起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以及使用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就导致建筑结构裂缝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对如何有效防治建筑结构裂缝的出现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读者增加一些对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设计中一些细节问题的分析,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进行的探讨,从阳台、雨篷、挑檐等悬臂构件,预留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等来一一指出建筑结构中长期存在的隐患,从而说明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曾奇  林仁峰 《科技信息》2010,(7):291-292
本文结合笔者近期对美国建筑结构规范的学习,简要介绍了美国建筑结构规范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各主要规范、标准及其相互关系,供初学美国建筑结构规范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兴的三维物质点法,针对多层钢结构模块建筑实际工程(北京某水电医院办公大楼),提出新型的多层钢结构模块——刚结构复合框架建筑结构体系(Storey Steel Module-Composite Structures Of Steel Frame Construction System,SSMSSF建筑结构体系),并利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了模型构建.根据SSMSSF建筑结构体系节点的受力特点,研究在不同的荷载、工况下,对SSMSSF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其中的应力、位移情况.结果显示:传统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可以被完美移植到SSM SSF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中,由此而得到的应力、位移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