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圆形离心浮选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形离心浮选机是集离心力场和重力场作用于一体的有效用于细煤泥浮选的新型煤泥浮选设备。它使切向给入的矿浆在浮选机内形成旋流,旋转的矿浆产生的离心力场强化了重力场中煤泥的浮选,加快了煤泥的浮选速度,提高了分选精度。该机具有分选效果好、浮选速度快、气泡直径小、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离心力场中浮选的先进性和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心力场中进行煤炭浮选是一项先进的技术。离心力场强化煤泥的分选效果,提高浮选速度,改善精矿中高灰细泥的夹带现象。离心浮选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生产费用等许多优点。但在离心力场中浮选也存在许多被制约的条件,如入浮粒度不能太粗,离心强度不能太大等。本文从理论上研究分析了离心力场浮选技术的先进性和缺陷,以期对研制实用的离心浮选设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弃无烟煤煤泥生产冶金喷吹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浮选柱回收凤凰山矿废弃无烟煤煤泥,突破了无烟煤不浮选的传统,把浮选柱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废弃资源回收,既充分利用煤泥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又减少煤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提高超声波强化煤泥浮选脱硫降灰的效果,回顾了近几年有关超声波强化煤泥浮选的研究工作。利用Setaram微量热仪、DCAT21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分析仪等设备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对煤泥粒度、表面性质以及矿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波对煤泥颗粒具有破碎、解离和清洗作用;超声处理使煤泥表面的疏水性增强,可浮性提高;超声处理改变了矿浆的氧含量、pH值、气液表面张力等性质。煤泥浮选试验表明,超声处理可以大幅提高浮选完善度和脱硫完善度,超声波改变矿物表面的性质是浮选完善度提高的关键,矿浆性质的改变对脱硫完善度的提高影响较大。研究证明,超声波预处理是提高煤泥浮选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同军 《科技咨询导报》2011,(20):98-98,100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内容,结合田庄选煤厂具体实践和探索,就相关技术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经验,特别是在优化改造粗煤泥分级系统、采取直接浮选和浓缩过滤工艺、研制双流态微泡浮选机、加强浮选精煤脱水、浮选尾煤的浓缩澄清、煤泥水的闭路循环和煤泥产品的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做法,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浮选柱的分进原理出发,指出影响浮选柱分进效果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浮选柱分选煤泥时的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量热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KJ复合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煤泥浮选实验,考察了添加不同用量的KJ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J复合药剂与煤油、仲辛醇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优于煤油、仲辛醇,当KJ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简要论述了浮选旋流器的矿化过程与机理。基于离心力场作用的浮选旋流器,气泡矿化是以非碰撞矿化过程为主、碰撞矿化为辅的综合作用过程。离心力场强化了细粒级的选择性矿化,加快了浮选速度  相似文献   

9.
王鹏  王锐 《安徽科技》2015,(8):52-53
<正>钱营孜选煤厂年入洗能力240万吨,主要工艺流程为:50~300mm块煤动筛分选,0.75~50mm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组再选,粗粒煤泥RC1800煤泥分选机分选,细煤泥浮选,浮选精煤加压过滤机回收,浮选尾煤压滤机回收。钱营矿选煤厂总煤泥含量占总入洗原煤量的13%左右,由于浮选入料浓度偏高且细粒含量较多,导致加压过滤机排料时间长,浮选精矿桶溢流,精矿回收率较低,尾矿跑煤,煤  相似文献   

10.
颗粒粒径的大小是影响浮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浮选入料粒度过粗或过细都会对浮选效率与速率产生不利影响。纳米气泡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以及生存周期长等特质,逐渐成为浮选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纳米气泡浮选过程中的颗粒粒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力空化作为纳米气泡产生方式,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固液界面的纳米气泡,通过浮选试验以及引入六种浮选动力学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研究了纳米气泡对不同粒度级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界面的纳米气泡呈圆盘状同时具有超大的疏水角,纳米气泡的引入可以使各粒度级煤泥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得到1%?5%的提高,同时纳米气泡会引起中等粒级精煤灰分的提高以及细粒级精煤灰分的降低。经比较,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为最佳浮选动力学模型,各粒度级浮选动力学规律不会因纳米气泡的加入而发生改变。纳米气泡可以使?0.5+0.25 mm粒级的浮选速率常数由2.70增加至4.33,但同时分别会造成?0.25+0.125 mm与?0.125+0.074 mm粒级浮选速率常数15.45%与8.59%的下降,此外,?0.074 mm粒级煤泥的浮选速率在纳米气泡作用下得到13-18%的提高,对于粗、细等难浮煤泥浮选效率与速率的提高是纳米气泡强化煤泥浮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泥水处理工艺中的浮选和固液分离等问题,采用磁化技术处理浮选矿浆,使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1.3%,并改善煤泥沉降过程,验证了磁化技术在选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煤泥水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磁场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沉积物厚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底层沉积物厚度和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磁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化时间为15 min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矿井煤质变化,增强选煤厂工艺系统对煤质变化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高原煤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精煤产率的目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忻选煤厂对现有粗煤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增设煤泥弧形筛和煤泥离心机,对粗煤泥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了精煤产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明生物体”表层、内层结构和分离培养的观察,物体表层有多种粘菌子实体;其内部结构无明显的细胞界限,流动的原生质内含有大颗粒和小颗粒。经过分离培养,证实原生质内的大颗粒为酵母菌和霉菌的孢子,小颗粒是原生质的颗粒物质夹杂少量细菌细胞。水琼脂和W_2A琼脂载片培养,可形成大量变形体;并可见其伸出伪足摄食其它微生物颗粒的习性。变形体有趋集作用,形成原质团。72h后原质团可变为不定形的多样自寺粘菌子实体;在合成培养液中,可观察到粘菌特有的具有两根鞭毛结构的游动胞。把游动胞移至固体基质上又可转变为粘变形体。故认为该生物体是以粘菌为主体的特大型罕见的粘菌复合体。  相似文献   

16.
The pre-treatment of zinc oxide bearing ores with high slime conten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resources are utilized optimally. This paper reports an improved process using hydrocyclone de-sliming, dispersion reagents, and magnetic removal of iron minerals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zinc oxide ore with a high slime and iron content, and the benefi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are show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amage related to fine slime and iron during zinc oxide flotation, the necessity of using hydrocyclone de-sliming together with dispersion reagents 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slime, and interactions among hydrocyclone de-sliming, reagent dispersion, and magnetic iron remov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optimized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entire beneficiation technology results in a flotation concentrate with a Zn grade of 34.66% and a recovery of 73.41%.  相似文献   

17.
粗煤泥分选问题成为影响精煤产率提高的主要瓶颈.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分选原理能够吻合粗煤泥本身的粒度范围窄、需要低密度分选的特点,是一种结构简单、分选效果较好的新技术.本文分析了我国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TBS干扰床分选机处理粗煤泥的优势.阐述了颗粒特性、流体性质等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在试验过程中加大对上升...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煤泥水絮凝剂自动添加系统来说,常规PID控制效果不佳。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分别采用改进型Smith控制算法和常规PID控制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Smith控制优于常规PID算法,为现场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三种不同灰分、不同粒度组成的煤样,采用表面电位仪测定了煤泥颗粒的ζ电位,分析了水的硬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分析了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