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制高效的槐绿虎天牛诱剂,从其成虫寄主植物红砂的挥发物中选取7种化合物,即苯乙醛、2-戊醇、2-戊酮、环庚三烯、异丁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氢乙酰胺,分别研究单一组分和多组分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触角电位(EAG)、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效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组分中,槐绿虎天牛雌、雄虫均对体积分数为1.000 0%的苯乙醛有最大的EAG反应相对值和相对选择率,体积分数为0.100 0%的2-戊醇和0.010 0%的2-戊酮对雌、雄虫也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其他4种化合物则活性较低甚至具有驱避作用.以3种引诱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制成的4种复合配方中,配方M(苯乙醛和2-戊酮的体积比为1∶1)和配方N(苯乙醛和2-戊醇的体积比为1∶1)对槐绿虎天牛具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和较好的野外诱集效果,且引诱活性高于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防治槐绿虎天牛的生物诱剂,通过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行为测试,研究了国槐6种挥发物单方及11种组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1)在6种不同体积分数的单一化合物中,除3-戊醇和己醛对槐绿虎天牛有忌避作用外,其他4种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引诱活性.正辛烷在体积分数为0.001 0%、沉香醇和1-庚烯在体积分数为0.010 0%、异戊二烯在体积分数为0.005 0%时,槐绿虎天牛的EAG反应相对值和嗅觉行为相对选择率均达到最大值,且高于其他单一化合物;(2)在11种组合配方中,槐绿虎天牛对配方A、D、B的EAG反应相对值较高,对配方J、C、B、E的嗅觉行为相对选择率最大,对配方A、G和I无明显的选择性甚至有忌避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多种植物源混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杀效果,从葡萄、国槐和刺槐单一植物源挥发物的高效配方中挑选出8种挥发物,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配制26种配方:(1)以1种植物所含挥发物为主体加入1种源自其余植物的挥发物;(2)8种化合物以单方形式随机组合.通过EAG、嗅觉行为测试和野外诱集实验测试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26种配方中,雌、雄虫对配方8、16、25和26的EAG值、相对选择率和野外诱捕数量均较高.在配方16、25、26的成分中均含有沉香醇与乙酸叶醇酯,配方8中也含有沉香醇.雌、雄天牛对同一诱剂的电生理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有差别,雌虫更加敏感.比较两种配制方式,多种植物源挥发物组分以单方形式组合的配方对槐绿虎天牛具有更高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高效的槐绿虎天牛生物诱剂,从已有的柠条锦鸡儿和樱桃诱剂中挑选出活性较高的配方,将其组合成12种复合配方,再从柠条锦鸡儿中挑选6种化合物,组合成14种配方,分别用这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进行触角电位反应、嗅觉行为反应以及野外诱捕测试.结果显示:(1)槐绿虎天牛雌虫对配方K和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53.33%;雄虫对配方G、K、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40.00%;(2)配方K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率最高,达到了21.8%,高于柠条锦鸡儿14种配方的最佳诱捕率(13.9%);(3)柠条锦鸡儿的14种配方中,没有能够同时对雌虫和雄虫具有高引诱活性的配方;(4)柠条锦鸡儿和樱桃挥发物各自的最优配方组合得到的配方G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小于配方K、L.这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组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源配方.  相似文献   

5.
槐绿虎天牛对不同诱剂的EAG反应及诱剂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野外诱捕结果显示:引诱剂D的效果最好,日平均诱捕率为0.82%;H次之,为0.64%;G最弱,日平均诱捕率为0.11%.所用诱剂对其它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脉翅目昆虫也有引诱作用.特别是D诱剂对金龟子科害虫的诱集效果极好.经触角电位测定,D诱剂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为1.95;I诱剂次之,为1.80.表明D和I都是很好的诱剂配方.各诱剂所捕到槐绿虎天牛雌雄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光肩星天牛定位寄主的糖槭挥发物成分,解析挥发物在光肩星天牛搜寻和定位寄主过程中的作用,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thermal desorp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TCT-GC-MS)分析鉴定糖槭挥发物组分,通过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槭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及嗅觉行为反应。采用多重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等方法,明确影响光肩星天牛搜寻和定位寄主的主要挥发物。【结果】经鉴定,糖槭具有3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分别占61.67%、12.99%、5.58%和5.02%。光肩星天牛对所测定的12种糖槭挥发物均有一定的EAG及嗅觉行为反应,在不同挥发物间、同种挥发物不同浓度间、同种挥发物同一浓度雌、雄光肩星天牛成虫间EAG及嗅觉行为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乙酸己酯、己二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2-己基-1-癸醇、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明显的EAG反应;乙酸己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和2-己基-1-癸醇对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己二酸二异丁酯和月桂酸对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对雄成虫无明显的趋性引诱作用。【结论】糖槭挥发物中乙酸己酯、乙酸叶醇酯、丙酸叶醇酯、顺-3-己烯醇和2-己基-1-癸醇对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罗勒烯和角鲨烯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己二酸二异丁酯和月桂酸对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对雄成虫无明显的趋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沙枣花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效果,采用GC-MS技术分析出沙枣花挥发物含有47种化合物.选取相对分子质量在100~300之间的8种化合物,分别采用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对红缘天牛进行EAG和嗅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在单一组分不同浓度的EAG实验中,红缘天牛对肉桂酸乙酯的反应最为强烈,且当质量分数为1.00%时红缘天牛的EAG相对反应值最大,除肉桂酸甲酯和愈创木酚反应不明显外,其他化合物均在质量分数为1.00%时EAG反应活性最高;(2)嗅觉行为反应中,红缘天牛对单一组分的8种化合物相对选择率均在质量分数1.00%时最高;(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4,4-亚甲基(2,6-叔丁基苯酚)这6种化合物配制成21种混合物,其中配方P、Q在EAG和嗅觉行为反应中效果均较好,这说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这5种化合物在一定的配比情况下对红缘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8.
红缘天牛对沙棘7种挥发物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防治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生物诱剂,研究了红缘天牛对不同化合物的反应.选取沙棘的7种挥发物成分,以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作用于红缘天牛,观测其嗅觉行为和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成分中,除了戊醛、2-甲基丁醛和壬烷3种化合物外,2,3-丁二酮、正辛烷、正十一烷和正庚烷4种化合物对雌性和雄性红缘天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引诱活性.而且雌、雄虫均对一定体积分数的2,3-丁二酮和正辛烷具有较强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多组分配方实验中,11种配方对红缘天牛均具有引诱活性.雌虫对配方G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6;其次是配方C和E,EAG相对值均超过1.35,3种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虫对配方C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5,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配方B和J,EAG相对值分别为1.37和1.40;再次是配方G、H和K,5个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种配方中,配方C和G对雌、雄虫均有强烈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9.
红缘天牛成虫对葡萄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对红缘天牛成虫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的诱剂,从其寄主植物葡萄的植株中选取6种挥发物,即1-戊烯-3-醇、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反式-2-己烯-1-醇、罗勒烯和乙酸乙酯,以前5种为单组分诱剂,并且将它们与乙酸乙酯按照不同组分和比例配制成14种多组分配方,用来测试红缘天牛成虫对这些诱剂的触角电位(EAG)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对雌虫的EAG测试中,只有1-戊烯-3-醇的引诱活性较大,与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测试中,组合配方P1、P2、P3和P8、反式-2-己烯-1-醇对雌虫的引诱活性较大.雄虫的EAG反应结果中,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1-戊烯-3醇、P1等都对雄虫具有EAG活性,但只有亚油酸甲酯和4-甲基-1-戊醇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方面,罗勒烯、4-甲基-1-戊醇、P1、P2和P3等对雄虫具有引诱活性,罗勒烯的活性最大.由此认为,对于雌虫,组合配方的引诱活性总体上要好于单一组分;对于雄虫,单一组分的引诱活性要好于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10.
在确定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成虫嗜食寄主的基础上,利用GC-MS技术鉴定五角枫嫩枝和叶片的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成虫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寄主植物混栽区,黄斑星天牛成虫更偏好取食五角枫的嫩枝补充营养,更喜好在旱柳和复叶槭枝干上刻槽产卵.从五角枫挥发物中共鉴定到34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物质是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物组成的70.49%和23.94%.(Z)-β-罗勒烯、桧烯、β-石竹烯、α-水芹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在挥发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达21.07%、19.59%、7.35%、13.58%和12.99%.在10 mg·mL~(-1)质量浓度下,雌虫对β-石竹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气味物质,雄虫对乙酸乙酯和α-蒎烯的EAG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α-蒎烯和乙酸乙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雌虫对β-石竹烯和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雄虫.本试验在黄斑星天牛成虫感受信息化学物质的角度分析了成虫偏好五角枫的原因,对利用化学生态手段调控该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