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南江峡谷生态公园植物区系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江峡谷生态公园地处贵州高原中部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具特殊的喀斯特峡谷地貌 ,发育着类型多样的喀斯特植被 ,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沿公园主要景区统计 ,共有维管束植物 118科、2 2 7属、414种 ;植物区系起源古老 ,具一定特有现象 ;地理成分有 13个分布类型 ,除世界分布属外 ,温带分布类型和热带分布类型各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 5 1 7%和 44 9% ,二者在景区内交错分布 ,温带分布式中有相当多木本属分布到亚热带和热带 ,而且 ,景区内无典型的热带种、属 ,都是亚热带种群 ,因此 ,可以推断 ,南江峡谷生态公园的植物区系具过渡性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是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地名信息管理系统是地理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设计原则、主体结构等几项主要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所研制的新疆地名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3.
依据植物标本及有关文献资料,绘制了花旗竿属各个种的分布区图,从而确定了每个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和该属的多度中心,同时对该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蒙古高原植物的特有属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首次系统地列出了蒙古高原的10个特有属沙芥属、连蕊芥属、绵刺属、四合木属、脓疮草属、芯芭属、百花蒿属、紊蒿属、革苞菊属、沙鞭属.这些属全部是单种属或双种属,分类上属于孤立、进化的类群;生态上都是旱生植物,而且沙生植物占优势,绝大多数是荒漠种或半荒漠种,其生活型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分布上集中分布于蒙古高原的阿拉善-鄂尔多斯地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是其分布中心;起源上多数是东亚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后裔.  相似文献   

5.
沙芥属的分类校正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确认了沙芥属仅有Pugioniumcornutum(L.)Gaerth.和P.dolabratumMaxim.2种.确定了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前者为科尔沁-浑善达克-鄂尔多斯沙地种,分布在典型草原区的沙地;后者为大湖盆-阿拉善沙地种,分布在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区的沙地;二者成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沙芥属为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6.
冯磊  朱大明 《河南科学》2012,30(7):917-920
基于ArcGIS9.3平台,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各种常用地学分析技术,利用面向对象的VBA编程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一个应用型的专门面向DEM分析的GIS系统.重点阐述了在DEM上实现坡度坡向分析、复杂地形特征提取等过程,深入探讨了建立在DEM数据基础上的地学分析功能的实现技术,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地学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引导中学地理学科的课程实施,而且也将对高师地理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为主动应对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改革,高师地理教学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课程体系,刷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9.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Hedysarum)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古高原岩黄氏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在其北部渗入了北极及欧洲-西伯利亚成分(5种),在其西北部渗入了中亚东部山地成分(5种),在其南部渗入了华北成分(2种)和唐古特成分(1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及物种生存的高度适应也有蒙古高原自身的特有种(4种)和亚特有种(1种).蒙古高原的岩黄芪植物同华北、东西伯利亚和新疆地区的联系较紧密.  相似文献   

10.
面向GIS的地理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语言与GIS的结合是实现GIS智能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基础。实现自然语言中地理命名实体识别不仅能够丰富GIS的信息来源,而且能够提升GIS的表达能力和可理解性。自然语言中地理命名实体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语义模糊性是地理命名实体识别研究中的主要难题。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中文文本中地理命名实体识别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及其在GIS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当前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with the research ofToponymy,some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the Geographical Name Information System(GINS)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ponymical research is anal-ysed and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the GIS tools to the research of Toponymy is demon-strated.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GNIS and the structure of Geographical name Database(GND)are discussed.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GNIS software fo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f geographical name are suggested.Some issues are stated such as the applicationand potential of the combination of GIS with CAD in th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f To-ponymy,the combination of GNIS with other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haring the in-formation with each other,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NIS, etc.  相似文献   

12.
标准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缺陷及拓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具备时空计算特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A)与GIS集成将极大促进GIS对地理过程的模拟能力。标准元胞自动机在元胞形态、邻居规则等方面的定义存在极大限制,制约了元胞自动机对真实世界的模拟和应用能力。论文充分研究了空间模型与元胞邻居描述的关系,发现元胞邻居在空间关系上存在拓扑邻接、空间邻近和复杂相离三种关系,传统思路的模型扩展很难完全解决CA的局限性,尤其是复杂相离关系。为此,论文在面向对象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的元胞自动机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滑坡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实用的滑坡预测预报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对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分界线的形成是自然,政治,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省界线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地理学的智能化空间技术工具,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应用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专题分析模型、地学专家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结合等。实现遥感与地理信,包系统的结合,空间数据源大量应用于地理领域,促进了其技术革新,拓宽了其应用领域,缩短了数据更新周期,增强了系统动态分析预测能力,是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虚拟现实引入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介绍了虚拟地理环境具有的特征和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论述了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的主要应用以及对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理信息可视化是可视化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概念和运动模型的分析,并从可视化的定义出发,总结了地理信息可视化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最后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的显著特点是 :其东部渗入了东亚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有 5种 ,甚至包括 A.dauricus) ,西部渗入了中亚旱生植物区系成分 ( 3种 )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适应和演化结果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有一个特有种 .此外 ,在贺兰山及祁连山形成了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山区的特有种类 ( 1种、1变种 ) .通过 Jascal相似性系数分析 ,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与华北、东北、新疆、中西伯利亚的植物区系联系较紧密 .蒙古高原本属植物区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主要受到热带非洲旱生植物区系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中生植物区系的影响 ,分别形成了旱生植物区系成分和中生植物区系成分 ,并且两种植物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区形成重叠 ,形成现今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区系格局 .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东亚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论长期处于世界边缘的地位,在被世界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应有的身份性。20世纪此起彼伏发展的西方文论其优势之一就是地缘性。因此,地缘文明是审视东亚文论的一个有益视角。在历史上,东亚地缘文明水乳交融,但当代东亚地缘文明并没有发生更为有效的互动,特别是在文论方面。在东西方文论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地缘文论,将进一步促进东方文论的自身建设、东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与整个世界文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西安市地图集》的总体设计思想方面,研究其编制目的、特点、性质、数学基础、开本、形式、内容结构、编排原则、地理底图和编制工艺等问题,为城市制图提供技术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