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石碌铁矿以富铁矿石储量大、品位高而著称,而枫树下矿体是石碌铁矿第二大铁矿体。在综合分析和研究前人找矿的基础上,通过地质调查、钻探工程等工作方法,并运用传统断面法和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对枫树下矿体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和比较。对枫树下铁矿资源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碌铁矿以其品位高,储量大,有害组分少,开采条件简易等而著称,因而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在前人的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以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为指导,学习和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和方法,对石碌铁矿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力图阐明其对富铁控制关系,并从构造角度提出寻找石碌式富铁矿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数学地质中,趋势面分析已广泛应用。趋势面分析的实质,就是以一定的数学函数来拟合(或逼近)地质体某种特征的变化趋势,从而将地质特征的观察值,分离为趋势分量与剩余分量。趋势分量反映大范围因素控制的区域变化,而局部因素和随机因素控制的剩余分量,则反映局部范围的特征,(或大范围的残余特征)。这样就为分析地质构造运动过程提供了信息。本文拟通过岩层标高的趋势分析来探讨海南石碌铁矿的地质构造演化,并为研究铁矿体的分布提供资料。在934队和海南铁矿的支持下,我们从石碌矿区占孔资料中收集了石碌群第六层中较稳定的顶部白云岩分层的顶、底板(注:1.白天岩顶板就是第六层的顶板,也是第七层与第六层的接触面。2.下文简称顶、底板)标高样各56个,进行1-5阶趋势计算后用内插法作1-5阶趋势和剩余等值线图进行地质解释。取样位置见顶、底板等高线图(图一、图二)。  相似文献   

4.
海南石碌铁矿床仅正美矿体赋矿围岩为中细粒二长黑云母花岗岩,其它为二透岩。选取矿床主矿体-北一矿体和正美矿体的铁矿石,对赤铁矿和磁铁矿进行镜下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微观特征差异性,能给矿床成因以启示。研究表明:研究区矿石矿物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赤铁矿大多和石英伴生;磁铁矿旁边往往有方解石出现,可能由于方解石胶结成矿。赤铁矿和磁铁矿随SiO2含量降低,Fe2O3含量升高。研究结果暗示石碌铁矿中磁铁矿可能与赤铁矿同时沉积,由于后期次生氧化或浅成富集作用部分磁铁矿氧化成赤铁矿,形成以富赤铁矿为特征的石碌矿床。成矿过程伴随热液蚀变经历淋滤作用去硅(SiO2),形成了高品位的富铁矿石。  相似文献   

5.
广东海南岛石碌矿区内的现知铁矿床,都属于多因复成矿床。但其基础矿床先后成于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大地构造类型,一为地槽型沉积变质矿床,一为地台型沉积矿床。前者的含矿地层为石碌群(相当于前人的“石碌群”下部,即SL1-6层),后者的含矿地层为石灰顶组(相当于原“石碌群”上部的“SL7层”,因其沉积建造不同,与SL6层之间又有不整合面分隔,故划分出来)。本文建议将“石碌式铁矿”一名专指以改变界限后的石碌群中的地槽型沉积变质铁矿为基础,后经地洼岩浆成矿作用改造迭加进一步富化而成的那种铁矿床,并从大地构造角度主要对该式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找矿方向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地块形成和形变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十分复杂,认真分析全岛的构造体系,阐明其与石碌式富铁矿的成矿关系,对扩大石碌铁矿远景和为在华南地区寻找石碌式富铁矿,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一九七五年五至八月,我们协同冶金地质九三四队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石碌地区构造形迹的形成及其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都与南北方向挤压作用有关.因此,根据石碌群地层形变特征,运用地质力学的原理,分析石碌岭复式向斜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构造应力场活动方式,推求石碌岭——金波岭复式大向斜的存在,从构造控矿方面阐明石碌铁矿的形成,提出继续寻找石碌式铁矿,扩大外围远景的意见。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前人的成果来不及深入的研究,我们的意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人民高举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旗帜,认真贯彻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的一片大好形势下,我院地质系参加海南富铁会战的部分师生,两年多来结合教学和生产开展了对石碌铁矿的成因及富铁矿与构造关系的专题研究。现作一个初步的阶段小结,该小结是在海南富铁会战指挥部和院、系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会战的广东934队、桂林地研所、海南铁矿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系参加会战的师生共同劳动的集体成果。  相似文献   

9.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褶皱相关断裂是在褶皱变形过程中,为了调节褶皱不同部分的应变差异而形成的从属于褶皱变形的断裂构造,其中最重要的是背离向斜逆冲构造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褶皱枢纽楔入武逆冲作用是相对能干性岩层在褶皱转折端部位加厚的重要变形机制.通过手标本尺度和露头尺度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定性分析,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从断层与相关褶皱规模、断层发育部位与位移量变化特征、断层切层角变化特征以及断层与褶皱构造变形运动学配套关系等方面鉴别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多种标志.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概念与构造模型,对于正确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合理进行收缩变形区域平衡地质剖面编制,以及探索褶皱、断裂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碌富铁矿含铁岩系主要是指与铁矿有密切成因联系、同属一沉积旋回的岩层组合。它位于含矿地层——石碌群上部。石碌群是一套厚度较大、组份简单、原岩为具韵律结构的粉砂——泥质过渡类型岩石,间夹白云岩和砂岩。其岩层组合、旋回划分及含铁岩系在剖面中的位置见表1。我们认为,产于石碌群上部的富铁矿床具有明显的正常沉积成因特征。本文试就其含铁岩系的沉积形成条件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弓长岭鉄矿二矿区中央区第六层矿体,为磁鉄富矿,厚度由6~8米到30~40米,傾角为70~80°。在矿体中,有三个走向大断層和七个横断层。矿石坚硬(f=8~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石碌矿区富铁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石碌铁矿床的成因,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来了解富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对富矿与变质作用过程,构造作用、塑性形变的关系等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些讨论。至于有关铁矿的物质来源、搬运形式以及富矿形成后的热液改造等问题,我们的实验未涉及。一、与实验有关的地质依据和实验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最大的富铁矿床。对产出于该矿床的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成岩环境和成岩方式及其与铁多金属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基性岩脉主要由绿泥石(70%~83%)、石英(5%)、方解石(2%~3%)以及少量的磁铁矿、绢云母组成,岩石发生过强烈的蚀变作用,保留有辉石、斜长石的残留矿物假象;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在Zr/Y-Zr、Ti-Zr-Y图解上落于由岛弧向板内构造环境过渡区域。结合海南岛其它地方及中国东南部地区同时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前人对该基性岩脉的定年研究(97 Ma),认为白垩世晚期海南岛已成为华南板块的一部分,与整个中国东南部一样经历了强烈的区域拉张作用,使得发生过流体交代作用的地幔岩石发生减压熔融,沿构造薄弱带灌入,同时携带了大量气水热液,对石碌铁多金属矿床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富化。  相似文献   

14.
石碌铁矿含铁建造富含钡、锰,其丰度比克拉克值高数倍以至数十倍。铆、锰与含铁建造的紧密联系显示着它们与铁同源。本矿区最重要的含钡矿物是重晶石,但钡也出现在钡硬锰矿、硅铁钡石等矿物中。它也可以为粘土矿物和铁或锰的氢氧化物所吸附。二价锰的矿物几乎不含钡,含钡高的锰矿物锰的价态主要为四价。石英和赤铁矿在铁矿石或含铁石英岩中的结构主要是胶状结构和固溶体分解结构,由铁-硅胶体脱水重结晶而成。这种胶体只能由海底火山喷发所造成。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新余市良山铁矿区中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良山铁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通过对赣中铁矿田矿床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区构造特征的认真研究,认为区内变质岩原岩主要形成于优地槽海底火山喷发环境,浅部与中深部是连续延伸,铁矿层相对稳定,保存较好.在二次褶皱构造的轴部及附近是铁矿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提出了“矿下找矿和寻找构造有利部位相结合”的找矿模式,并成功地在良山铁矿区中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实践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推覆体中段存在六期叠加褶皱(B_1~B_6),其中B_1,B_2,B_3为推覆期前褶皱,B_4,B_5为推覆期褶皱,B_6为推覆期后褶皱。以六期叠加褶皱为基础,再结合区内存在的反转盆地等拉张性构造,将区内的构造演化序列划分为七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褶皱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音诺尔铅锌矿是我国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受地层岩性、褶皱变形控制十分明显.矿区南、北矿带褶皱形态略有不同,但整体走向均为NE方向,且向SW侧伏,倾伏角约为25°左右.根据已知构造和矿化特点,用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成像系统对29线以南的高覆盖率地区进行了2号矿体的深部追索.结果表明,所选区域构成一个新的地球物理异常带,异常反映的深部地质体电性差异可以较好地用已知构造和矿化特点来解释,因此2号矿体在29线以南仍有延伸.  相似文献   

19.
秦蓁和  闭忠敏 《广东科技》2011,20(10):139-141
罗城鱼西铜镍矿区位于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产于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内.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概况、构造特征、矿体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指出该矿为岩浆熔离、残浆交代和热液型等矿床类型,找矿标志是纤闪岩体、北西向褶皱、断裂.  相似文献   

20.
塔西南拗陷甫沙构造带结构模型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西南拗陷甫沙构造带是西昆仑山前第一排冲断褶皱带。由于浅层覆盖第四系巨厚黄土及深层强烈冲断褶皱变形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低,构造解释具有多解性。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地面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认为浅层是以上白垩统—古近系膏盐岩为滑脱层的盖层滑脱褶皱变形;深层是基底卷入的中—高角度区域性正反转断层,及在正反转断层下盘由叠瓦状分支逆冲断层组成的楔状叠瓦构造,深、浅构造层整体"分层收缩、垂向叠置"模型能合理解释现有的可靠构造信息。正反转断层在横向上分隔甫沙构造带与西昆仑褶皱造山带,膏盐岩塑性滑脱层在纵向上分隔浅层新生代与深层中生代构造变形。西昆仑山在新近纪—第四纪隆升,引发了自西昆仑山深层向塔西南拗陷斜向向上挤压,促使侏罗—白垩纪区域性先存正断层反转,并控制甫沙构造带的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