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社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非传染性疾病(NCDS)患病率,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访谈并辅以临床检查。结果: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14.87%)、心脏病(4.58%)、糖尿病(3.35%)、脑血管意外(1.55%)、肿瘤(1.06%)。上述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分别为(82.09%、12.70%、6.65%)。结论: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为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定西市临洮县当地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及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理论数据,以便促进当地空巢老人慢性病的防控及治疗.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临洮县300名≥65岁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定西市临洮县300名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5.67%;患病率占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肠炎、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47.67%、45%、32.67%、21.67%、14.33%.慢性病患病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吸烟、饮酒、锻炼、睡眠状况及吃早餐与空巢老人患慢性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53.33%的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且有无孤独感与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有孤独感、睡眠状况、高盐高脂饮食、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等密切相关.结论:定西市临洮县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不佳,政府及社会对此的关注及投入仍存在极大的空缺,对此相关措施的出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社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非传染性疾病(NCDS)患病率,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访谈并辅以临床检查。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14.87%)、心脏病(4.58%)、糖尿病(3.35%)、脑血管意外(1.55%)、肿瘤(1.06%)。上述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分别为(82.09%、12.70%、6.65%)。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为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皮肤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老年人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州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现况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SPSS建立数据库,通过单因素(t检验、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老年人皮肤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经专科医师体检确认,200例被调查者中,98例患有皮肤病,患病率为49.00%,两种或两种以上皮肤病的检出率为46.95%.常见皮肤病变包括皮肤瘙痒症(21.50%)以及脂溢性角化病(20.50%).老年人皮肤病影响因素各异,酗酒、户外工作以及家族皮肤病史分别是其常见危险因素.结论: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皮肤病多发、影响因素复杂,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对老年人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席金彦  吴辉  杨瑞 《科技信息》2012,(18):137-138
目的:了解新乡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新乡市15岁以上农村居民已确诊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4%;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受教育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有糖尿病史者患病率高于无糖尿病史者。结论:应在农村广泛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并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民族地区慢性病发病的诱因以及其干预措施,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比分析了内蒙古某单位职工与武汉某民族高校教职工慢性病的体检指标,并利用Excel和Graphpad软件整理各单位体检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内蒙古某单位职工肥胖指数(BMI)、肝功能(ALT/AST)、血糖(Glu)和收缩压指标异常率分别为23.6%、23.6%、11.1%和4.5%;某民族高校教职工BMI、ALT/AST、Glu和收缩压指标异常率分别为20.4%、20.5%、8.8%和12.1%.两地区中慢性病构成比主要为肥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病和高血压.说明了虽然调查人群地域不同,但是慢性病种类的分布特征相似;民族地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内地地区;慢性病的分布与饮食习惯、文化程度、环境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第4次国民体质检测中河北省6 062名成年非体力劳动者患慢性病情况,运用描述统计、逻辑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慢性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患病率为45%(2 730人),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职业病、高血脂,患病率依次为25.3%,21.0%,11.9%;女性患慢性病的风险要比男性大(P0.01);30~49岁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急剧增加,40岁之前是慢性病的潜伏期;随着BMI指数的增大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以伏案工作为主的非体力劳动者患慢性病风险较非伏案工作为主的高,且伏案时间越长患慢性病风险越大;步行时间较少也能够增加患慢性病风险.河北省非体力劳动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年龄、BMI指数、伏案时间、步行或骑自行车时间是患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聚居地区35岁以上裕固族人群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对1 023名35岁以上裕固族人群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血糖测量及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体质指标的测量,得到相关数据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当地汉族进行对比.结果:35岁以上裕固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3.3%,低于当地汉族(6.9%)(x2=7.796,P<0.01).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10.0%,略高于当地汉族(8.8%)(x2=0.779,P<0.05);各年龄组间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呈现增龄性上升.结论:裕固族糖尿病患病率较低,但糖调节受损患病率较高.当地卫生部门应重视糖尿病的宣传工作,加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需求现状,为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对大理市凤仪、古城、下关三城区内60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80人中,202人患有慢性病占53.16%,有71.61%的老年人从不进行体格检查,76%的老年人从未听说过老年社区护理,有81.84%的老年人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其中39.75%需要健康指导,31.06%需要体格检查,14.6%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11.18%需要康复服务,3.42%的老年人认为不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结论:大理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对预防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率低,在大理市积极开展服务项目健全、体系完整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对健康现状、卫生服务需求等方面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该区农村老年居民两周患病率、ADL失能较低;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卫生保健意识差,卫生服务需求较高,要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卫生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民族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以现场问卷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南州流顺乡6个村落的400名藏族村民、636名汉族村民进行血压测量,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他们的生活行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知晓情况.结果:甘南州流顺乡藏、汉两族高血压患病率为22.20%,男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66,P0.05).汉族、藏族村民患病率分别为21.23%、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05).藏族村民高血压知晓率5.56%、汉族知晓率7.31%,汉族村民高血压知晓情况优于藏族(χ2=0.62,P0.05).结论:高血压是目前影响该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较低,因此要改善该地区人口的生活习惯,加强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民族高校教职工慢病的患病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病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民族高校开展慢病管理,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9 000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尿液检查,重点为空腹血尿酸(SUA)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尿酸的测定采用氧化酶法,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420μmol/L.结果:数据完整的7 924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46.27±17.28)岁,男女比例为1∶1.14.HUA粗患病率13.1%,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2.6%,4.9%.城市患病率8.5%,农村患病率16.5%.按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性别及年龄构成计算,广西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标化患病率为14.6%,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体质量指数(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西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6%,(经标化后,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地区居民饮用窖水与高血压间的关系,以了解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陇西地区饮水改造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单纯随机抽样法对定西市陇西地区18岁以上316名居民进行饮水情况及高血压相关情况调查,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6名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7.66%,其中饮用自来水者高血压患病率25.64%,饮用窖水者为49.38%;饮用自来水、窖水的居民其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陇西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当地饮用窖水有相关性.推动当地饮水健康教育宣传及饮水改造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采用了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并应用美国Norland Excell plus 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对某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年男性150名(年龄76.2±8.7岁)进行问卷调查和测定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值.结果可见: 1)髋部BMD测定有骨质疏松者为90名(占60.0%).60~80岁各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42.5%, 63.9%与71.1%,70及80岁组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较60岁增多(P<0.05;P<0.01).2)男性在60岁以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测量值逐渐下降,80岁组的股骨颈及Wards三角的BMD下降最明显(P<0.01).3)从骨量丢失的部位及程度来看,以股骨Wards三角部最为明显,其次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部相对较轻.4)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骨质疏松发生与卧床成正相关(P<0.05);与适量运动、喝牛奶、服用钙剂成负相关(P<0.05).吸烟、饮酒、喝浓茶及日照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总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不低于女性,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统计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血脂水平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在江汉大学健康体检中,测定1564名中青年教职人员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采用二维超声仪常规检查肝脏.结果:①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中高脂血症的总患病率为38.1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3.96%,女性患病率为31.39%;50岁之前男性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后性别之间差异消失.②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为16.6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10%,女性患病率为9.0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脂血症组的脂肪肝、空腹血糖异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结论: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血脂异常可能是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横断面调查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尿毒症人群中隐性结核感染(LTBI)患病率,并探讨影响尿毒症透析人群LTB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长期(≥3个月)HD和PD患者270例.排除活动性结核病、HIV感染、恶性肿瘤、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数值,无结核活动相关症状(发热、盗汗、消瘦等)的ELISpot阳性,影像学检查排除活动性结核者为LTBI,通过对LTBI患病率研究,以获得可能导致LTBI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122例PD和148例HD)中,47例(17.4%)为ELISpot阳性,223(82.6%)为ELISpot阴性.HD组(18.9%)患者LTBI患病率略高于PD组(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LTBI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0.97[0.95,0.99]每年增量),结核病史(OR:4.78[1.03,21.9])和吸烟史(OR:2.89[1.15,7.32]).结论:尿毒症透析人群LTBI患病率为17.4%,与健康人群LTBI患病率相似;不同透析方式LTBI患病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吸烟行为及结核病史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迁安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16.6%,慢性病患病率为21.6%,15岁及以上人口身心健康不佳的比例为29.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民两周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居民两周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制度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宝鸡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健康状况,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宝鸡市城市社区356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宝鸡市城市社区有78.09%的老年人对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2.30%,且女性高于男性,定期体检占22.47%,没有积极地进行治疗占61.80%,对自己健康状况不满意占63.48%。结论宝鸡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普遍患有慢性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吉林市丰满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慢性病患病人数381人,患病率58.60%.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结论增加体力劳动、控制脂肪摄入、增加钙的摄入对于丰满区慢性病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