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项目介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继"风云一号"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后发展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的定量探测,卫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全球的温度、湿度、云层、辐射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监测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探测地球物理参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的规律,为航空、航海和军事部门提供全球任意地区的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实际业务应用和服务,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加密气象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综合气候、植被、水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对陕西省生态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区划研究,并对各类气象干旱指标在陕西省本地做了适用性研究,建立了适合陕西省不同生态农业干旱区和不同自然天气季节的气象干旱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了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和模型、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预测预警模型以及干旱影响评估模型,实现了针对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农业生态干旱区的干旱监测、预测和预警,并能够对农业、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干旱影响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4-15
以青藏高原和南极冰雪高原为代表的高海拔极区科考对于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重大科学工程.但目前高海拔科考活动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开展,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候气象、复杂环境地形和恶劣生存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严重制约了科考活动的深入程度.2017年,我国开展了第...  相似文献   

4.
梅雨锋中尺度暴雨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也是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主要原因.本项目是我国首批启动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之一.两年来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弄清了1998年长江洪涝的成因,并首次提出引发长江流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的物理模型和机理,以及梅雨锋中尺度暴雨系统的物理模型.同时,在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先进探测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云导风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二年研究还全面推进了多种中尺度气象探测资料的融合、集成理论和方法研究,并正在发展新一代高分辨、非静力的中尺度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气候政策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但围绕着气候变化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研究,疏理了当前在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形成原因的争论,在气候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估的争论,在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以及气候资源属性的争论,试图从哲学角度提出这些争论的根源:即需要另辟蹊径解决气候变化研究的不确定问题;加强气候变化科学自主性的研究;优先权制度成为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一把双刃剑,注重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顶层设计,注重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22,(3):12-13
全球温暖化导致气候变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气象灾害等自然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需要面对的重大科学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所面临的各种气象灾害问题更加突出,利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重力卫星GRACE提供了全球时变重力观测数据,为研究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50-51
1 立项背景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过程观测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定量评估和有效碳管理的科学基础.针对我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大需求,解决碳通量观测技术和区域碳评估方法的系列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国家973计划课题"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的对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样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通量观测网络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模型综合研究"等的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创建了服务区域碳收支评估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8.
美国宇航局的一项卫星观测结果证实,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地区降雨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城市化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重组于2001年,是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成立的社会公益类专业研究所.该所以沙漠大气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与荒漠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沙漠大气环境、气候变化与绿洲冰雪环境、资源与信息技术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所主要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有8项,其中科技部基础性研究专项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4项,目前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20年广西钦州市国家气象基本站的气温、降水量、日照及气压等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基本条件,研究了2020年钦州市的气象条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年钦州市气温、降水和气压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过程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日照时数偏少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略微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综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以"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对过去30年全球变化背景下主要生态系统的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理;(2)发展和完善多因子、多元素耦合的生态系统机理模型和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固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的影响机制和效应;(3)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环境要素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形成面向全球变化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能力,提出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集中了国内外土地利用、气候、生态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从"全球视角"出发,通过国际对比揭示与评估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过程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于科学调控人类土地利用行为,缓减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目近5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1立项背景(1)中国西藏和加拿大的高寒草地分布区气候变化明显,然而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的影响研究很少,此项研究的执行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高寒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环境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要素观测的准确性受到观测仪器精度、观测方法、观测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观测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观测环境变化、恶化所造成的误差通常大于仪器测量误差,完全能够淹没气候变化的信号。我国现有2400余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已经或轻或重地受到了观测环境的影响,目前这些资料正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应用。由于缺乏观测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数据应用者无法判断数据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无法对数据进行精确订正,无形中已将资料的偏差带入到业务服务工作中,影响了气象业务服务的质量。因此,亟需通过定量分析与研究,确定气象观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量值,并给出不同条件下观测要素的不确定范围和可订正性,将这些作为元数据提供给数据使用者参考使用,或将误差订正后的序列提供使用,提高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益和气象业务服务水平。本项目针对此目的开展研究,旨在解决观测环境对观测要素影响的定量评价问题,并据此提出观测环境等级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误差水平估计,进而根据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对误差水平的技术要求,确定不同类别台站相应的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及选址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类对影响、改变天气技术的研究,还很有限.贸然使用气象武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比如,人造酸雨、人造臭氧风洞等,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远远无法控制的灾难性后果.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但一些国家的气象武器研究从未停止,各方在禁止气象武器的研究及使用方面的努力仍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对"地球离极自转"和"冰河期形成因为"的科学发现,为研究全球气候的自然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基本运动形式,直接影响着太阳热能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引起全球整体气候变化和区域性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位置相对于空间纬度的变化趋势,能有效预测地球各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地球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和规律,找到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方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全面介绍了山基掩星观测气象应用试验的立项背景、技术内容、主要指标、技术创新点和应用情况。山基掩星探测试验对接收机、天线和资料采样率及反演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填补了我国在山基掩星研究和应用的空白,并将这一资料应用到天气分析预报、数值模式和气象、气候应用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正在不断加剧,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稳健的适应政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重点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管理面临的主要难点,介绍了中国在陆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管理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迫切需要开展的研究任务:不同气候变化区域、不同时空尺度陆地生态系统脆弱性临界点及其调控过程,陆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管理的定向调控,重大气象灾害的陆地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与应对技术,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区划与技术示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2,(3):22-22
气象探测是指利用遥测和遥感手段进行从地面到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大气层的温度、气压、湿度和风向风速的探测,其中湿度测量在国际上一直倍受关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湿度传感器采用国外产品,其价格昂贵,而国内暂时所用的国产湿度传感器的芯片一致性很差,长期稳定性不好、精度低,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IPS,Very-sh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 OpenMap 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