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草海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草海湖泊接纳了来自区域内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加之草海作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对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差,在流域强烈的外界人类活动干扰下,草海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在草海高原湿地,面对巨大的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中的人为干扰,急需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综合分析了造成草海地区主要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并对草海湿地污染情况进行评价,以期为草海湿地土壤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湖泊演变与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市湖泊是江汉湖群的一部分,属于浅水型湖泊。近50年来,湖泊面积和生态环境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该通过分析,揭示了在自然条件下,湖泊环境变化主要受气候和河流水位的影响;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受圈垦和城市化的影响,而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在湖泊的开发利用方面,本考虑到武汉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确定湖泊的主导功能应以生态服务为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云贵高原10个主要的高原湖泊进行了水生植物资料的收集与数据汇总,对云贵高原湖泊水生植物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在滇池、洱海和抚仙湖3个湖泊中分布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为复杂,而在草海、邛海和程海三个湖泊中分布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较为简单;(2)水生植物的优势种普遍为耐污性较强的物种;(3)耐污性较强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的高原盆地及河谷地区,而水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在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的亚高山、高山地区保存得较好;(4)云贵高原湖泊水生植物的分布受到水深、水位、温度和底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研究结果为高原湖泊湿地的自然保护、环境评价以及湖泊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资料,也为高原湖泊保护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到微观共分三个层次,概述了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并进行了区位优势评价;从地表结构、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论述了度假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保护与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发展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稀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以及自然历史遗产的重要基地,是稳定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它对拯救和保存濒于灭绝的生物种、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探索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研究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以及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9月,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区划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条件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价值-利益互动规律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草海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保护和利用冲突问题是受到价值-利益互动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在草海自然保护区的三方面利益主体之间,运用价值-利益互动规律,科学平衡三者利益关系,做到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利用的确切定位,才能最终解决草海自然保护区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价值-利益互动规律及其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加强绥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结果 绥德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目前仍存在着自然或人为的破坏等.要整合这些资源,使其得以可持续性保护利用,就需要从统筹规划、整体保护、持续发展方面制定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保护利用的理念等.结论 可持续性保护利用是保护绥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北海市拥有丰富的滨海自然旅游资源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滨海人文资源.但存在资源开发不合理问题,部分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和挖掘,生态化旅游开发尚需向更深层次拓展.针对旅游开发现状,尤应加强景区的生态化建设和生态性旅游项目的策划开发,挖掘与开发滨海特色性旅游文化,确定旅游资源容量以控制调节游客量,在旅游发展中追求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及毗邻的杨湾桥水库(人工湿地)水鸟多样性昼夜差异,在2010-2016年鸟类越冬时段主要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白天调查结果显示:春季和冬季草海鸟类的数量、种类、特有种(仅在某种生境中出现的鸟类)和G-F指数均高于杨湾桥的相应值.夜间调查结果显示:冬季草海鸟类的数量、种类、特有种和G-F指数均显著高于杨湾桥,但是,春季两块湿地之间的鸟类数量、种类和特有种无显著性差异.在白天和夜间,不同觅食类群的鸟类和不同个体大小的鸟类在两块湿地之间数量均有较大的变化.滩涂面积、人为干扰、水泥堤坝和湖泊中心有无植被是引起这两块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同时在白天和夜间统计鸟类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鸟类对某个区域生境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岭开原黄旗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鹭鸟营巢地生态环境特点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开展鸟类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适度开发和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及依法保护和建立有效管理协调机制的鹭鸟栖息地保护对策,为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海自然保护区紧靠威宁县城,县城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直接流入草海,污染草海水质,造成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严重影响到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区域特点,结合现代植物修复技术,提...  相似文献   

12.
关于鄱阳湖退田还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元柱  黄精明 《江西科学》2001,19(3):181-18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它又是通过吞吐型湖泊,对长江洪水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调蓄功能。因此,在鄱阳湖区实施生态建设,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合理利用其湿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对于江西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与调蓄洪水、控制水旱灾害和血吸虫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这一课题提出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新疆焉耆盆地近四十年来主要的水事活动及其对博斯腾湖湖区的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环境变化作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一些继续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海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破坏后又经人为努力重新恢复塑造的典型湿地环境。在过度的人类活动压力下,草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草海自然保护区水体、大气污染根源及污染现状,剖析区域生态破坏主导因子,并结合草海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嘉陵江上游地区(四川部分)(以下文中简称本区)是一个以由地为主的区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尤以非耕地资源、能源资源(主要是水力、煤炭)、生物资源更为突出,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开发利用方式不当。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平衡的失调,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此,必须从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的有机联系着眼,探索一条既能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治穷致富;又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优化开发模式.基于此,本文在全面分析、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当地优化开发的几个基本模式,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海的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一些盲目、短期经济行为,使草海受到干扰、破坏、污染。附近农民造田、放牧、破坏沼泽、草甸、草海湿地面临恶性退变。保护草海重要措施之一是发展各类高效生态经济实体;在外围地区建设林果、人工草场生态保护带、提高载畜量;发展鱼、水禽及水生植物养殖业,搞好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草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海23个采样点的CODMn、BOD5、NH3-N、COD、TP、TN、DO共7个水质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对草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级,评价草海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草海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Mn、BOD5、TN、TP、COD,草海湖内水体污染程度具有上游污染较下游轻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水体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草海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威宁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草海周边农业污染源,降低生活污染和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是改善草海水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洪泽湖湿地生态资源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采取适宜性的堤岸向陆地过渡区湿地的开发模式、入湖河口与滨湖河漫滩湿地开发模式、河道与湖弯水面湿地开发模式、湖面与围垦区混合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期实现洪泽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河湖长制是中国在新时代探索解决水生态问题的一项伟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对河湖长制做了一项政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河湖长制政策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达到保护水资源的预期效果;2)河湖长制对于湖库的水资源治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3)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完善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河湖长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湖库水资源治理力度;加强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完善考核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特殊生态功能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同时还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物种基因较为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青海湖流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采用青海湖流域环湖几个主要入湖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要素历年实测资料序列,统计分析青海湖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分布规律以及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青海湖流域入湖河流的水文特性,为地方及其流域在空间上、地区上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依据。对于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等提了一定的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