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下乡促成了村庄内部市场交换的产生。通过对村级集市和村庄内部生产交换的分析 ,认为村庄内部市场交换满足着目前乡村社会生产和生活上的分工与合作需求 ,从中衍生出的“团体格局”人际关系 ,并不是对原有的“差序格局”的打破、取代 ,而是在农业生产科技化的场景下 ,村民们获取社会资本和利益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中西社会结构的对比,尤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最为经典。但它们只提供了中西对比的一横切面,极易忽略中西社会结构各自变迁发展的脉络。就西方而言,社会结构经历了从整体主义城邦到村落家族共同体,再到现代法治社会的变迁;就中国而言,则经历了从传统部落礼乐时代到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再到以平等原则重塑的差序格局的变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培育植根于学术自由的大学自治权、提升大学学术治理水平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厘清学术治理中学术权力行使的应然逻辑。在学术领域,教师聘任评估、学术不端的认定、博士生招生这3类事务综合反映了学术评价权、学术规范制定权、学术资源分配权这3种基本的学术权力,属于学术治理的核心领域。借助差序格局的理论视角,深入分析学术权力在这3类事务中的行使逻辑、行使方式与具体程序后发现:在教师职位聘任评估和学术不端的认定中,利益相关度更高且专业审查能力更强的学术共同体处于缺权或少权的状态,利益相关度较低且专业审查能力较弱的政府部门和校级组织却掌握着最终决策权,呈现出权力与利益、能力不匹配的差序格局。在博士生招生中,部分原"985工程"高校实行的"申请-审核"制反映出基层院系和学术群体开始获得更大的学术自主权,这种不合理的差序格局得到了初步改变。未来进一步优化学术治理差序格局的关键在于坚持回归知识理性的实践逻辑,将具有特定学术领域的专业审查能力作为享有参与权乃至决策权的唯一正当理由,下移治理重心,赋予基层学术组织实质性的学术自治权。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绵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证调查发现,农户对土地经营大户的信任呈现出差序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农户对经营大户采取差别化的行动策略。农户对经营大户的信任度越高,与其达成口头约定的比率就越高,给予其押后支付租金待遇的比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当中差序信任格局不利于土地流转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妨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架空了正式的制度规则。因此,要加快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建设,加大对机会主义者的惩罚力度,为团体信任格局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利益共享契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需求是价格的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分别对利益共享契约以及努力影响需求时的利益共享契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价格弹性指数对需求、及价格和供应链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 1 公司与农户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利益的获取上存在矛盾。 "公司+基地+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一种组织方式,它的显著特点是,通过龙头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来组织带动一部分农户调整种养结构,从而使这部分农户率先通  相似文献   

7.
探讨心理契约对行政人格的影响机制,认为心理契约的形成发展过程是行政人格塑造的原动力;心理契约的结构类型制导着行政人格层次升华;心理契约的违背导致行政人格丧失。提出重塑行政人格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分别是保持心理契约的平衡发展和通过引入激励式管理来重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8.
"差序"二字源自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文章试图把差序引进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来,通过对差序的新的梳理,特别是对差、序二字分别赋予其相当的含义,得出中国礼社会的治理方式即差序治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参与活动中顾客心理感知对关系利益的影响,该文基于认知理论引入了消费情感、感知控制和心理契约这组心理感知变量,构建了顾客参与影响关系利益的心理机制的作用模型。为了获得相应的实证结果,该研究收集了参加过商业培训的400个学员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情感和心理契约对顾客参与提升关系利益中的信任利益和社会利益均有显著的作用,而感知控制仅对顾客参与提升信任利益有显著的作用;消费情感、感知控制和心理契约在顾客参与提升关系利益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经济契约加之心理契约因素的影响,会使企业与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完全背离其原有的承诺从而影响组织绩效。因此要提高组织绩效,企业应在以制度为本的同时,关注人性为用的管理方式。通过主要分析心理契约与企业绩效考核的关系,从管理者的考核角色、员工的考核观念、企业的考核文化三方面来建设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管理——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分析了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来降低其流失率。  相似文献   

12.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设现代农业,才能使我国农业从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中走出来,进而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我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及模式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向"公司+中介+农户"及股份合作制转化。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合作组织形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一种契约型组织。契约的参与者通过契约形式合作,其合作的目的是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互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取得比不合作时更大的效益。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成为企业这一契约的中心签约人,其获取企业信息的优势和处于公司组织结构最高层的地位,为经营者侵害其他契约参与者的利益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宋辉 《科学管理研究》2019,37(2):146-151
在研发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科技创新领域,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已成为一个全新的命题。鉴于相比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PPP合作,科技创新PPP合作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及利益诉求更为复杂,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公私双方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功能与利益诉求,并基于相互间的利益冲突揭示科技创新领域PPP合作难点所在,提出基于政府(公方)PPP遴选分类的ERBE、FSVSF模式与"契约设计+Shapley"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供应链合作中信息成本较大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激励的供应链弹性契约设计问题,采用经济分析及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供应链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条件与信息不共享条件下,确定了弹性契约参数对双方运作绩效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弹性数量契约,获取满意或最优的契约参数,实现信息成本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合理分担,使得双方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获取的利益至少不低于在未实现信息共享下所获得的利益,实现双方利益的帕累托改善,并激励下游企业积极向上游企业共享需求信息。该研究对供应链契约设计与信息共享激励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银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197-199
当前,酒店与员工关系存在两种行为模式,即经济契约模式和心理契约模式。经济契约模式下酒店与员工是直接的金钱利益上的买卖关系;而心理契约模式下,员工与酒店能产生一种荣辱与共的共鸣。针对当前酒店员工流失量大的状况,我国酒店与员工的关系迫切地需要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即由经济契约向心理契约转变。  相似文献   

17.
"特供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特供产品和特供商品两部分。部分人利用大众对"特供品"的追捧,向企业或其他机构非法授权特供品,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并引发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了解"特供品"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理"特供品"现象提供建议成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中国人关系视角来分析当事人心理,用中国人关系的差序格局来解读"特供品"现象,并为治理"特供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了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契约的内涵、心理契约建构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力争创建"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形势下高校组织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建立良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差序的分析与研究,来揭示一种动态的道德转向及所体现出的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由公道德占主体向私道德占主体转变的倾向,由此进一步分析社会分层中的分层结构与其所对应的道德差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社会分层中的道德相对于大众普遍意义上的信念而言,具有某种沦落的趋势。从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各阶层的道德差序格局出发,通过揭示流动性不断增强的中国,人们所秉承的实用主义道德的泛化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将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置换为营销情景下服务企业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的关系,通过对263位经常接受银行服务的顾客进行定量研究和结构方程验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服务企业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退出、抱怨行为增加和顾客忠诚降低、沉默行为减少;服务企业的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忠诚降低、抱怨行为和沉默行为增加,对顾客退出行为影响不显著.交易型心理契约是顾客更加关注的心理契约形式,顾客对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