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根据海上风电场的环境特点和运行要求,研究海上升压站设备选型的适用原则,分析各类电气设备的型式和使用情况,对电气设备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小型化设备选型和优化的建议和主要电气设备电气性能和结构型式的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海上风电场升压站的接入系统方案、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的特点等角度,研究了典型的风电场升压站220kV、35kV电气主接线和站用电引接方式,比较了采用普通变压器和分裂变压器电气主接线、中性点引出接地方式的差异以及优缺点,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65-67
本项目以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研究了一套适合在海上使用的模块化浮箱系统,并结合多年的技术研究,对海上浮箱及其组合平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工程试制和海上试验,完成了浮箱拼装式多功能滩海作业平台的系列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出现的最主要的海上兵器当首推航空母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舰艇,作为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和海上实力的重要象征,航空母舰以其强大的制海、制空能力、续航能力和辉煌的战绩而著称于世。然而,航母的问世却经历了一番不寻常的曲折和坎坷,留下了令人惊叹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6):59-60
随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继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2010年进口原油已超过2亿吨,2012年为2.7亿吨,2013年突破3亿吨,海上原油船舶运输更加频繁。与此同时,海上大型船舶运输和海洋生产活动的增加,导致海上溢油风险日益加大。经验表明,一旦发生大型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生态与环境造成巨大灾难,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然而,“十一五”之前,我国尚未形成海上溢油预测预警和应急决策体系,相关技术处于落后状态。其具体体现为:缺少综合的溢油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不能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和鉴别;缺少对复杂海洋环境以及敏感资源、溢油影响的高效分析方法与手段,难以实现对海上溢油的跟踪预测和预警;缺少对溢油事故处置方案的技术支持,难以提升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8-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海上搜救指挥系统应用示范(2009BAG18B04)的子课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机器视觉增强技术和海上目标搜寻和定位方法,确定通过可见光、红外和雷达等用于海上目标搜救的目标检测算法,研制机器视觉增强系统,安装在搜救船舶上进行示范辅助搜救,解决夜间的搜救难题,完成及其视觉增强系统在东海救助局形成应用示范,提高东海救助局在其辖区内的救助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和农电系统电网的特点,研究了农电系统智能化变电站设计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在农电系统第一个投运的智能化变电站--增湖110kV变电站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芳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3):63-65
本文对海淀供电公司110kV甘家口变电站噪声超标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消声、隔声等降噪技术措施来降低变电站的厂界噪声。结果表明,消声、隔声降噪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变电站的厂界噪声,为地下变电站的噪声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海上开发利用加速,海上溢油、火灾、人员落水等海上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建立敏捷的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提高相关部门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决策速度已成为海上应急部门的重要议题。渤海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项目从自动化业务应急流程、与预报系统自动衔接和功能集成三个方面辅助事故决策,极大地提升了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速度。文章介绍了渤海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的项目研究成果、创新性及成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8-58
“海底管道维修专用挖沟机”课题(课题编号2305AA032120)是国家863计划“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课题的配套课题,目标是要研制一套海底管道维修专用挖沟机系统,用于水下管道维修基础开挖,同时也具备海底管道铺设后挖沟埋设的功能。课题成果于2006年11月中旬在渤海湾进行了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海上丝路有大量汉文科学典籍传入日本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天文历法知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中通过史料调查和实证考察,探索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天文知识传日背景;研究隋唐时期,随着海上丝路的发展,日本留学生(僧)把中国天文知识传至日本的详情,尤其考察了唐历《宣明历》在日本使用八百多年之久的缘由;继而分析了宋元明时期,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持续传日,并对其传统学术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结论认为研究中日传统天文历法的关联性,不仅有助于认识海上丝路文明对日本传统科技的影响,对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前期海上丝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所著《新制灵台仪象志》通过唐船贸易传入江户日本后,日本天文学家麻田刚立及其弟子间重富和高桥至时父子,以及经济学家本多利明、测量学家伊能忠敬等人对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日本传统科技体系的重新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简述了世界邮轮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回顾了船舶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对“邮轮”一词被滥用于当代海上旅游业的现状,相继发出了船舶行业专业人士的声音,但多年来收效甚微。笔者再次呼吁,船舶行业用语应与时俱进,规范使用船舶名词——“海上旅游客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华为软交换在中海油渤海油田运用以来,海上平台、钻井船、海工船舶等用户反映传真业务故障率较高,影响了海上正常通讯业务,为此对卫星链路上的传真业务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国内多个换流站发生的阀厅火灾事件,介绍了换流站阀厅消防由报警改为跳闸实施的必要性,着重说明了如何将消防系统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相互融合,以及如何解决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火灾报警系统中探测器24V电源长距离供电、报警接点数量及容量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要求不匹配,并对阀厅消防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海上石油运输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发生重特大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明显增高。提高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快速反应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航空遥感监测海上溢油领域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及已有科研成果在最近几次重大海上溢油事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肖兵 《科学大观园》2012,(9):F0003-F0003
2012年2月22日,美国海军FSF-1"海上斗士"双体舰在完成为期4个月的海上试验后,返回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母港巴拿马市。"海上斗士"是一款铝制双体舰,专为沿海或近海的有效行动而设计。该舰仅需要26名船员,他们由5名军官和21名在编士兵组成。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传统9区控制的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优化方法。考虑了主变调档、电容器(电抗器)组投切对电压、无功的影响,细化电压无功控制技术为17区调节;考虑了变电站实际接线方式导致的主变无功采集的差异,引入主变空载、短路损耗,以提高主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准确度;考虑了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义了闭锁量的类型,以提高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可靠性。本文的优化方法可为研发、设计、工程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记》中提出,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尤其是在陆上丝绸之路不断衰落过程中,随着中国造船及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海上贸易商路的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上升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0,(10):60-60
发表于《生态保护文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间,海上捕鱼行为已导致全球数百只海龟意外死亡,但这一严重生态灾难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