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分析长治地区煤矿开采对辛安泉域岩溶水系环境的影响,指出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采煤区保护辛安泉域岩溶水系、防止水环境恶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质量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关系矩阵和评价模型,对辛安泉岩溶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良好,但局部受到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辛安泉域概况,根据相关的水质资料,分析了辛安泉域水环境的特征,探讨了工业企业排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辛安泉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构建辛安泉域岩溶水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针对建立该系统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枣庄十里泉是中国北方典型岩溶泉之一。近年来,随着泉域自然条件改变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剧,一系列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凸显,对人民健康,供水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乃至社会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叙述了枣庄十里泉域的岩溶水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岩溶水资源保护措施,对指导枣庄十里泉乃至中国北方岩溶泉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岩溶泉系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辛安泉域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岩溶地下水的利用程度,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岩溶地下水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姑泉流量动态特征及衰减原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三姑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展三姑泉流量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充分分析三姑泉多年泉流量、降水量及岩溶水开采量等的基础上,对三姑泉流量动态特征和衰减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姑泉流量动态特征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三姑泉流量衰减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减少、人工岩溶水开采和采煤排水。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我国北方岩溶分布最广的省份,有19个岩溶大泉,岩溶水成为山西重要的供水水源。从泉流量变化趋势、降水补给及时滞、岩溶水资源评价、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脆弱性、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泉域子系统划分、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山西岩溶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山西部分泉域岩溶水水质已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是影响岩溶泉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岩溶泉影响的主要行为为过度开采岩溶水及采煤排水等。因此,建议加强岩溶泉水保护,并指出了山西岩溶泉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可为山西岩溶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是阳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但是近年来,岩溶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泉水衰减等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了影响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岩溶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欧洲科技领域合作组织(COST)第620号行动提出的岩溶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对山西省神头泉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脆弱性级别高区、脆弱性级别中等区、脆弱性级别低区、脆弱性级别非常低区面积分别占泉域总面积的8.7%,7.3%,23.6%,60.4%。神头泉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整体较低,不易被污染;脆弱性级别高区主要分布于灰岩裸露区和泉源区。该评价结果可为神头泉域的土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却严重短缺。大规模的煤炭开采给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着水资源。在对山东省煤炭开采现状和水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水量变化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论述了山东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严重影响,指出了缓解此影响的对策,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结合长治市西旺煤矿生产布局和开采条件的实际情况,对西旺煤矿井下实际安装的隔爆水袋棚进行分析总结.就适合西旺煤矿的隔爆水袋的几种方法及特点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重点对宁东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社会带来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效益贡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宁东煤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了宁东煤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和资源、经济与环境子系统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宁东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总结出宁东煤炭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是矿区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持矿区经济得到延续和发展,通过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建立宁东生态工业园区,最终使矿区走上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淮南矿区煤厚、煤阶、煤岩、围岩的封闭性、煤层气的含量与组分、煤层的渗透性等煤层气资源地质特征的分析 ,认为淮南矿区是具有丰富煤层气资源及良好赋存条件的地区 ;根据矿区高地应力、煤储层低渗透率的特殊性 ,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煤、气一体化开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采煤区水资源量减少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对水资源造成很大影响。文幸系统地分析了采煤区水资源量浅少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排水量大,水质好,是一种优质、稳定的中水水源。在分析济(宁)北矿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数据的基础上,以实现矿区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提出了适合矿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研究了矿井排水在矿区内循环利用及纳入社会化中水系统的可行性。对矿区内中水资源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矿区中水的利用模式,确定了"水循环"型煤矿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汶矿区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区,并产生大量的煤矸石,通过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利用煤矸石回填沉陷土地复土造田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二次污染的结论.探讨了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和采砂坑的设计方案,包括治理的方法、矸石回填的工作程序以及回填后复垦土地的利用.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矸石回填沉陷土地复土造田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太原地区采煤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太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提出了加强煤炭开发过程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即建立综合治理制度,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加强水文地质动态观测,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行政干预等,把采煤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煤样注水渗透系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其渗透系数随体积应力的增加呈负指数规律衰减,随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呈正指数规律增加,随开采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对该地区16号煤层的注水、瓦斯抽放等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