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文化建构的三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的建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原则,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克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必须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为背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问题的理论建构态度;必须坚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优秀文化三大资源的整合创新原则。厘清文化建构的原则才能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丽坤 《科技资讯》2010,(11):235-235
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内涵会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日益深化,其形式会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和日益多样。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科学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原则;必须坚持既继承吸收,又积极创新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引领时代,又服务大众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关照当代,又着眼未来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软实力"。创建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员工在安全理念的指导支配下,形成强大约束力,约束和规范行为,消除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最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公司多年来建设安全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筑牢安全理念,创建安全文化公司始终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来建设企业文化,形成赋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要始终坚持建设学习型企业,在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上着力打造品牌。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要始终坚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紧密相联的活动载体。要始终坚持建设企业诚信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泰安百川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特种纸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自2003年2月建成投产以来,始终坚持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为工作目标,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为工作指导.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存在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为核心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导性,以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但是在教学中存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不足、问题导向不足以及我国历史文化融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我国改革开放实践问题的导向以及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实行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内容、教材以及师资的全方位教学改革,以实现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繁荣”和“管理”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这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双百”方针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但在贯彻的过程中却历经坎坷。本文认为,在我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在社会环境上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建设的方法上尊重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同志式的讨论和竞赛;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克服“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在文化管理体制上,摒弃“一元化”坚持多元共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不断实践先进文化,推进农村不断进步的八十年。历史经验表明:实践农村先进文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和以民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广泛与先进、传统与现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新世纪,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给农村先进文化予以正确定位,才能确保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突出先进性和我军特色.当今时代,先进军事文化必须以军魂文化为核心、以战斗精神为主体、以军事科技为动力、以文化活动为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弘扬我军传统革命精神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创作优质丰富的军事文化产品和开展特色鲜明的军营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2.
羊守森 《科技信息》2009,(20):21-21
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繁荣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创造高品质思想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高校在实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方针。  相似文献   

13.
高校育人环境对学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化高校育人环境,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把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领导人民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20多年.在新世纪,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  相似文献   

15.
韩艳红 《科技信息》2009,(23):I0335-I033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史,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也是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的历史。回顾与总结历史,可以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必须紧紧结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使命任务,必须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必须把党员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就不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历经曲折,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动态变化中与时俱进,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战略性、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口思想体系。党的人口思想具有以下鲜明特色: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主线;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党的人口思想是一套以人为本、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的、全面综合的思想体系,绝非仅仅局限在人口控制。党的人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就后者而言,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是最重要资源的现代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层次。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在被国内外企业所重视。在这场企业管理革命中,闽西企业必须积板应对,创建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不断取得胜利,根本在于我们党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点摘编     
邹永红、关紫烽在《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撰文指出,名牌期刊要成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先锋,必须具有以下的特点:1.具有导向性,其内容和形式能够表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整个期刊编辑的系统工程之中,使期刊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体、教育的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2.科学文化含量高,努力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