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心以及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的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以三级层序为单元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洪泛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7种沉积相类型;受盆地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经历了水体由浅变深的演化过程;阿尔金山西段的山前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阿尔金山中段的山前缓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柴北缘及柴东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洪泛平原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Osq7、Osq8和Osq9层序,以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实践,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可划分为19个三级层序,其中的马家沟组包含了8个三级层序,而且大多数属于Ⅱ型层序,主要由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海侵、高位体系域构成。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域以中央古隆起出露海面成为规模较大的古陆为特色;海侵域以发育碳酸盐台地相以及出现碳酸盐陆棚、斜坡、海槽相为特征;高位域以云坪扩大、碳酸盐台地增生以及台内浅滩出现为典型特征。在盆地西部中央古隆起、贺兰拗拉槽等组成的古构造格局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下,该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依次为海槽、斜坡、陆棚、台地/古陆、陆架内盆地边缘等错落有序的相带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分析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露头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除第一层序分布较局限外,其他层序在塔里木盆地均有分布。每个层序均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古近系沉积体系类型包括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和冲积扇相。古近系宽浅型湖泊层序低位体系域最发育;湖侵体系域沉积厚度小,且沉积物粒度细;高位体系域常发育不全,多被侵蚀。结论古地貌对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层序内部以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为主。在盆地边缘的拗陷区,各层序体系域发育齐全,沉积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三水盆地为华南一重要陆相沉积盆地,其沉积地层是重建古气候与古环境的良好材料。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一。以该盆地SB-01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岩相类型及其古气候与古环境意义。三水盆地岩相类型包括纹层理显著的黑色泥页岩相、纹层理不显著的黑色泥页岩相、粉砂质泥岩相、灰岩相、碎屑岩相及石膏相,它们均具显著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意义,可为本盆地SB-01孔岩心沉积时期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酒西盆地古近纪沉积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的关系。通过对酒西盆地西部红柳峡剖面古近系火烧沟组、白杨河组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和年代学分析表明:火烧沟组的砾石成分主要以中-低级变质岩和沉积岩为主,到了白杨河组则转变为以岩浆岩为主;古水流方向主体来自西部-西北部;室内砂岩碎屑鉴定结果显示古近系砂岩的碎屑成分全部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现出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2个主要的年龄峰值。综合对比酒西盆地周缘的物源区,初步认为阿尔金地体为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主要的物源供给区。结合前人对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的研究,表明自渐新世以后阿尔金地体才离开酒西盆地,进一步确定阿尔金断裂带最大左行走滑量450km。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三年在该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通过二维地震和施工大量钻孔发现盆地内煤层变化较大,富煤带仅分布在盆地南部30平方千米范围内,对巴里坤矿区黑眼泉-段家地井田聚煤坳陷内富煤带与聚煤古地理和古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井田内煤系主要成煤地带分布于山麓相带和主河流河床之间的河湾处,未被冲刷,为河漫滩成煤带,为今后的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及其找油气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原型盆地是叠置于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之上的克拉道盆地.盆地内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它们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塔北残余的古隆起、塔东残余古隆起、巴楚活动古隆起和塔南活动古隆起.这些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和不同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古隆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预测资源量占盆地内总资源量的近一半.在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首要的勘探目标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及其北斜直线和塔北残余古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前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后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第二勘探目标是巴楚活动古隆起及其南斜坡,塔东残余古隆起及其西斜直线和塔南活动古隆起及其西南斜坡。它们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侏罗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第三系.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第三纪盆地沉积构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叙述了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盆地的构造环境,地貌特征,地层的岩相、沉积体系、古流向等特征及盆地火山岩出露状况.指出盆地形成于走滑拉张环境,盆地沉积环境为近源、快速堆积,沉积体系不对称分布且相变迅速,物源区单一性,古流向的变化表明了盆地的不断加大及控制盆地的扎曲断裂的持续活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许昌富铁科研队岩相古地理组年度工作成果之一,主要探讨了豫西云梦山组岩相古地理概况。通过野外工作,初步查明了豫西云梦山期前古风化壳发育的古地貌和古地理环境,并对豫西古风化壳型富铁矿的预测,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文内还讨论了“秦岭地轴”和熊耳群火山岩地质问题。本文编制的豫西云梦山组岩相古地理图,对进一步研究本区的前震旦纪铁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量的区域地质、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广东三水盆地自垩纪地层进行了构造层序研究,划分出一个盆地充填层序,两个构造层序和4个层序;在构造层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缩法和瞬时作图法,以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了三水盆地白垩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系统地阐述了三水盆地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根据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将白垩纪三水盆地的沉积充填分为早白垩世的底部粗碎屑进积和晚白垩世的首次湖泛两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陇川微型断陷盆地露头剖面和钻井岩心的岩性相分析,结合地震相、测井相研究,认为陇川微型断陷盆地河流沉积类型主要有砾石质辫状河沉积、低弯度河流沉积和交织河沉积,并讨论了河流的变迁及盆地中油气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地层剥蚀量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辽河盆地新近系(N)、古近系(E)之间不整合面形成于盆地由裂陷发育阶段向坳陷发育阶段转化的过渡时期,古近系地层在沉积后遭受了长期的非均衡剥蚀.通过地质分析及实践,选用地层结构趋势外延法和声波测井曲线法计算了研究区的地层剥蚀量,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原型盆地进行了恢复.从所得的两幅形态近似的剥蚀量等值线图上的剥蚀趋势得出:横向上剥蚀量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大,这种差异性剥蚀是古近纪末期台安—大洼断裂右旋走滑作用在本区形成的北西向褶皱格局所引起.从盆地原始沉积厚度等值线图也可以得出,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形态和盆地的类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则是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川盆地各矿区雷口坡组地层划分方案不统一,且受早印支运动的影响,雷口坡组顶部岩溶带地层垮塌破坏,造成地层内幕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恢复困难的难题,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重新厘定了盆地内雷口坡组的地层划分方案,以四级层序为作图单元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重建。高精度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雷口坡期四川盆地处于局限–蒸发海环境,在川西北一带靠近松潘—甘孜海槽一带发育有台地边缘,台地内部颗粒滩和台地边缘颗粒滩构成了雷口坡组的勘探主体。岩相古地理的演化表明,雷口坡组沉积时期盆地底形发生了东倾向西倾"跷跷板"式的转换,在层序I早期仍保持了早三叠世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至层序III沉积期东倾趋势消失,层序IV~V沉积时期盆地内隆凹格局略具雏形。伴随着构造挤压运动的加剧,从层序VI开始盆地底形隆凹格局分异加剧,形成巨厚膏盐盆,膏盐盆沉积中心在层序VI~X沉积时期具有明显西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孔渗物性、压汞参数、覆压下孔渗测试参数以及大量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切6区古近系含油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以及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切6区古近系储层孔隙虽然公认以残余原生孔隙为主,但后期经溶蚀作用形成的多种次生溶蚀孔隙对储层实际的渗透性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孔隙喉道特征决定的.成岩过...  相似文献   

15.
 渤东凹陷南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多年勘探一直未获重大发现,其中该区新近系与古近系地层分界面T20 的认识不清可能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区域控制、单井解析、分类对比的研究思路,综合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对研究区T20 界面进行了重新厘定和界面特征的对比分析。从古生物、岩性组合旋回变化、地层接触关系等方面,认为应将研究区T20 界面整体上调至一套振幅较弱的波组之中,钻井上该界面上下古生物种群及数量发生突变,并位于一套进积型准层序组的顶面,地层接触关系表现为顶超特征。研究区T20 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界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岩相不同于邻区是造成T20 界面地震反射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介形虫化石群的分异度确定了湖盆的古水深;利用孢粉的古生态环境推断了早第三纪古气候;利用孢粉和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有关地化指标研究了湖盆的古盐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第三纪湖盆前期水体深、盐度大、气候温湿;湖盆后期水体浅、盐度低、气候干旱炎热,从而为准确研究东濮凹陷东南部早第三纪湖盆的岩相古地理和石油地质综合概况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烃潜力;但陆相湖盆泥页岩非均质性强,不同岩相生烃能力和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为厘清不同岩相的含油气性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泥页岩微观岩相类型,发现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主要发育块状粉砂质泥岩相、纹层状膏质泥岩相、纹层状灰质泥岩相三种典型岩相及多种过渡岩相。通过对比不同泥页岩相地球化学特征、荧光特征、试油试气数据,发现深湖-半深湖环境中的纹层状灰质泥岩相是页岩油气赋存的优势岩相。  相似文献   

18.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野外露头追踪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厘定了中下侏罗统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界面.通过对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沉积相特征进行解剖,识别出研究区共发育9种岩相和5种典型砾石质辫状河岩相序列组合,并判断出古气候经历了干旱向温带潮湿气候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典型岩相标志分析,在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沉积中划分出辫状河道和河漫滩两种沉积相,进一步识别出河床滞留、心滩、泛滥平原、河漫沼泽和河漫湖泊等沉积微相,最终建立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的沉积序列,探讨了基准面不断上升的砾石质辫状河沉积体系模式.该研究成果可为准噶尔盆地勘探目标的优选提供地质依据,也可为该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要控制因素,对甜点类型进行合理划分,以济阳坳陷页岩系统取芯井获取的大量地层、地化测试资料为重要研究基础,结合产能,落实了控制页岩油高产富集的主要因素,划分了页岩油地质甜点类型.结果表明: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是济阳坳陷页岩油储集的最有利岩相;岩相(组合)、埋深和成岩演化,地层压力以及烃类流体性质(原油密度和黏度)是控制页岩油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油高产富集要素之间关系密切,中高演化程度、高孔隙度发育带与游离油窗吻合(3200~3800 m);页岩油地质甜点划分充分考虑了页岩油富集、可动及高产要素,在原本页岩油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使页岩油类型更加具体,采取生油-储油-产油等因素先后排列的顺序进行命名,突出了夹层在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