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在超高温条件下可以裂变生成氢气,美科学家似已认定,澳新式太阳能发电提高26%发电功率似给予了证实。本文论述水在超高温条件下裂变生成氢气的机理及澳新式太阳能发电提高2肼发电功率的原因。水在超高温条件下分子内的氢、氧原子急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兰向心力时,氢、氧原子间的氢键自然断裂,氢、氧原子变成——氢和氧。氢遇火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水裂变热值是15888.87kj/kg,是标准煤热值的0.54217倍。就是1吨水裂变生成的氢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0.54217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且为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时代》周刊预测,今后十年最可能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10项技术是: 1.氢燃料电池汽车。现在许多科学家正在着手开发一种与电动汽车一样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氢燃料电池供汽车使用。氢燃料电池用一种渗透性膜把氢和氧隔开。这样氢和氧仍可继续发生反应,同时释放出电、热量和水蒸气。美、德、日等国都在研制以氢为动力的汽车,预测不出10年这种汽车就可面世。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气动激光器,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氧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并注入大量氮气,通过超音速喷管的迅速膨胀,以实现红外激光输出的一种激光器件。这种激光器的显著优点是不需要庞大的电源,输出功率高、能量大,在金属加工、军事工业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展望,氢气将成为新世纪的新能源,氢原子将取代碳原子。那末,氢在哪里? 氢就蕴藏于浩瀚的海洋之中。我们知道,海洋的总体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若把其中的氢能提炼出来,就有1.4×10~(17)吨。可见氢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解水即可分解成氢和氧。 氢能源的最大优点是:一是资源丰富;二是对环境几乎没有危害,作为燃料燃烧时只生成水;三是氢的燃烧值高,每公斤氢燃烧后能放出142.35千焦耳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 氢作为燃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问题,目前生产的氢,其成本比生产相同能量的汽油贵3倍。但专家们认为,由于氢能绝对有利于环境,所以即使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展望,氢原子将取代碳原子,从而提供一种丰富的、无穷无尽的能源供应,使我们这个星球成为一个比较干净的生存场所。氢作为能源,具有三大优点:一是不污染环境。氢燃烧后既不生成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也不留下灰烬。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是氢的“大仓库”,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又能分解氢气和氧气。三是效  相似文献   

6.
从柴油机缸内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出发,利用CHEMKIN软件对富氧燃烧时的低温反应进行了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耦合柴油机三维燃烧模型和正庚烷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低温反应机理中重要的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空气助燃、富氧浓度对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的影响发现:富氧燃烧能够促进脱氢反应,在压缩的上止点时刻,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3%、25%和27%时的缸内脱氢产物C7H15的质量分数最大值分别是空气助燃时的1.95倍、4.77倍和291.58倍;加氧反应的速率随富氧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富氧燃烧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使缸内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从而加快了后续的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二甲醚均质压燃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单区燃烧模型对二甲醚(DME)均质压燃燃烧(HCCI)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在内燃机压燃燃烧边界条件下DME燃料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基元反应速度、关键中间产物以及自由基的浓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得到了DME燃料燃烧氧化的反应途径.结果表明,DME燃料均质压燃燃烧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放热特性,即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热;燃料脱氢产物的两次加氧反应是低温反应发生的关键;脱氢产物的第一次加氧反应转向脱氢产物的裂解反应是高温反应的主要途径.DME低温反应阶段的主要氧化产物包括甲醛(CH2O)和甲酸(HOCHO).  相似文献   

8.
直线氢内燃机特殊的自由活塞运动导致了较低的燃烧反应速率和放热等容程度。为减少燃烧时间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一台直线氢内燃机中尝试应用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首先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一种耦合活塞运动的迭代计算方法对柴油引燃直线氢燃料内燃机燃烧性能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引燃燃烧技术,有助于提高直线氢内燃机的燃烧速度,减小放热时间损失,增加指示效率。相对于传统点燃燃烧,引燃技术能够提高直线氢内燃机活塞往复运动频率和压缩比,增加直线氢内燃机输出功率,但是引燃燃烧会轻微加重直线氢内燃机的NOx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9.
在MP2/6-311++G(2df,pd)//B3LYP/6-31+G(d,p)双理论水平,采用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通道研究表明:水环境下缬氨酸的旋光异构可以在3个通道a、b和c实现,分别是质子以水分子簇为媒介以氨基氮、羰基氧和羧基为桥梁,从α-碳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氢致缬氨酸损伤发生在a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2个和3个水分子簇作氢迁移媒介时,水分子簇对旋光异构反应的氢迁移过程有极好的催化作用,使反应能垒相对裸反应大幅降低,水溶剂效应在a通道有较好的助催化作用,对b和c通道影响不大。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氢致缬氨酸损伤气相反应能垒较低,水溶剂效应对此反应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当燃着的火柴靠近电石和冰块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会使少量的冰融化成水。水和电石反应生成一种可燃烧的气体—乙炔,乙炔遇火燃烧,放出的热使冰进一步融化成水,而水又与电石反应放出乙炔。因此,火越烧越旺,看起来就像冰块和, i ①取适量磷酸钠和明矾放} l 在2个烧杯里,加水溶解。{ {②将棉布条浸在磷酸钠溶l液中,然后取出用电吹风l j吹干,再浸入明矾溶液中。{ }③将棉布条取出用电吹风吹干后,用火柴去点,却怎么也点不着。…因为磷酸钠会与明矾发生反应,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铝薄膜,它将棉布条与空气隔开,接触不到氧气的棉布条当然就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 LYP/6-31 G**水平下研究了无水催化、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曲线图.计算结果表明:(1)无水催化时次黄嘌呤经过四元环的过渡态,发生分子内氢迁移反应,实现烯醇式向酮式的转变;(2)1分子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过渡态的结构为六元环;(3)2分子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重实验法,实验研究了升温速率、氧浓度和水分浓度对生物质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过大时会发生热滞后现象,着火倾向发生在颗粒表面,对燃烧特征温度、失重速率和剩余质量百分数均有影响;当氧浓度较大时,氧向固体层的质量传递作用加强,使得挥发分与固体层同时发生燃烧,燃烧速率明显增大而燃烬温度降低;水分浓度影响了生物质的燃烧,湿空气燃烧不稳定的原因是水分的凝结与蒸发,湿空气燃烧会造成炉膛热负荷波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的WB97X D、 从头算的MP2及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等方法, 研究在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天冬氨酸(Asp)损伤的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Asp损伤反应有2个通道a和b, 在通道a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 氢和氨基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 在通道b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 氢和羰基氧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 该通道为优势通道; 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7,18.7 kJ/mol; 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Asp损伤的反应有1个通道, 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8.1,29.9 kJ/mol.  相似文献   

14.
采用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的WB97X D、 从头算的MP2及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等方法, 研究在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天冬氨酸(Asp)损伤的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Asp损伤反应有2个通道a和b, 在通道a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 氢和氨基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 在通道b中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 氢和羰基氧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配合物损伤, 该通道为优势通道; 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7,18.7 kJ/mol; 羟自由基抽取α 氢致Asp损伤的反应有1个通道, 水气相和水液相环境下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8.1,29.9 kJ/mol.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富氧燃烧条件下半焦的燃烧特性,研究扩散效应对实验中半焦燃烧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探讨了扩散对半焦富氧燃烧特性的影响和相应的动力学分析,并对反应中的氧气扩散速率建立数学模型以进行分析。采用改变气氛、坩埚高度、坩埚直径和半焦质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内外扩散速率条件下的半焦燃烧特性。热重实验结果表明:减小燃烧反应中的外扩散行程、增大半焦表面与氧气接触面积、减小半焦床层厚度、提高反应气氛氧含量,都能使扩散阻力减小,氧气扩散速率提高,燃尽温度降低,平均反应速率增大,燃烧特性指数提升,表观活化能增加,燃烧特性变好。实验结果可为半焦富氧燃烧利用和扩散效应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月山地区铜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既取决于组成热液的不同成因介质水的初始氢、氧同位素组成.又受介质水演化过程中氢、氧向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月山地区铜矿床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五种演化机理的讨论.构筑了成矿热液的δ18O-δD综合模式图.并确定了铜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法国世界上最快的氢燃料车问世9月20日,法国Marseille,Hysun3000燃料电池车从柏林行驶到巴塞罗那仅仅用了2千克的氢燃料,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这种低消耗折合每100公里使用0.2升燃料。Hysun汽车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这里氢和氧发生反应生成水。这种反应产生的能量驱动电动机。当刹车的时候,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对于这种三轮车来说,它的空气阻力仅仅是普通轿车的一半。该车的重量为120千克,最大时速为80公里每小时。9月20日,法国Marseille,Hysun3000燃料电池车从柏林行驶到巴塞罗那仅仅用了2千克的氢燃料,创造了一…  相似文献   

18.
酮的不对称氧转移反应是获得光学活性二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手性磺酰二胺类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手性仲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文章综述了不同手性磺酰二胺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用于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研究进展、相关催化机理及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活性、低成本的高效双功能水分解电催化剂对实现可持续氢能源的有效转化和储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不锈钢网进行盐酸腐蚀、浸泡、磷化得到一种一体化自支撑的双功能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不论对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还是析氧反应(Oxyo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Tafel斜率分别为87.41m V·dec~(-1)和90.1 m V·dec~(-1),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的电流密度为10 m A·cm~(-2)时过电位分别为165 m V和240 m V.该催化剂可用作全分解水的双功能电极材料,在1.66 V的电压下实现10m A·cm~(-2)的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20.
电子     
法国世界上最快的氢燃料车问世澳大利亚世界最小潜艇问世前不久,法国Marseille,Hysun3000燃料电池车从柏林行驶到巴塞罗那仅仅用了2千克的氢燃料,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从来没有过汽车在仅仅使用氢燃料跑过这么远的路程。这种低消耗折合每100公里使用0.2升燃料。Hysun汽车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这里氢和氧发生反应生成水。这种反映产生的能量驱动电动机。当刹车的时候,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同时对电容器进行控制。对于这种三轮车来说,它的空气阻力仅仅是普通的轿车的一半。不算驾驶员和氢燃料,车的重量为120千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