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吴添魁 《广东科技》2012,21(9):94-95,91
龙岩湖城高速公路高路堤、高边坡、多桥多隧等特点,该地区多雨,边坡岩层较差路段非常容易出现边坡滑坡,而目前治理边坡滑坡大多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进行防护。主要阐述了湖城高速边坡治理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边坡的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植草护坡草根加筋原理的分析,论证了植草的浅层加固边坡土体作用的机理,并以详实的试验数据进行了说明,证实浅层加固作用是相当可观的.因此推荐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应当优先采用植草坡面防护。  相似文献   

3.
土工格室边坡防护是一种绿色、经济、高效的防护方式。针对土工格室加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结合浅层稳定性和深层稳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价土工格室加固效果。首先考虑土工格室、铆钉及植物根系的作用,重点围绕裸坡、仅铺设格室和格室植草三种工况开展研究,建立了降雨条件下土工格室加固边坡浅层失稳模型和深层数值模拟模型。进一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全面研究了边坡坡度和坡长、土工格室尺寸和强度、植物根系密度等参数对浅层抗滑安全系数和深层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铺设格室和格室植草分别能提高浅层抗滑安全系数1.07和1.33,效果十分显著,对深层稳定性提高效果相对不明显;各参数中,坡角、格室高度、格室焊距和植草密度对土工格室加固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可为土工格室加固边坡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雪峰寺北侧路堑高边坡工程实例,采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对典型路段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该高边坡工程进行设计,提出了高边坡防护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流程;针对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设计,总结一些成功经验,以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加大,高边坡工程大量涌现,与之相关的公路病害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虽之而来,为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或防止公路痛害,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确保公路的安全与稳定,预应力锚杆已是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工程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本文结合宝天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采用预应力锚杆框架护面进行边坡加固的工程实际。就预应力锚杆框架护面在边坡防护中的施工工艺与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肖雪颉  刘星  张永安 《河南科学》2014,(10):2063-2067
针对云南省安楚高速公路红层软岩高边坡特点,以对其防护与加固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工点实际,对滇中红层软岩的工程特性,特别是红层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进行研究,探索红层软岩边坡的变形失稳机制、稳定性评价方法.为红层边坡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为红层地区边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蔡维放 《科技资讯》2006,(35):49-50
在高边坡的支护方法中,土钉墙支护方法是一项比较新颖的方法.它的防护效果好且施工方便,并且在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同样适用,且进度快,效果好.对于地材紧缺的地区采用土钉墙加固高路堑边坡更为经济合理.本文对土钉墙支护方法在高边坡中的使用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这一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于坡面高陡、岩体破碎、地下水丰富、土体松散的高边坡采用复合式锚索框架结构进行高边坡整治,达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目的,并为治理此类路堑边坡病害探索一种新的防护加固模式和治理思路。本文针对漳龙高速公路漳州段A8标段路堑高边坡工程实,浅析病害原因,并介绍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何丽琴 《甘肃科技》2012,28(2):118-120
针对某高速公路具有代表性的3个高边坡进行了分析,根据风化岩质边坡结构面及破坏形式的不同,选取了不同的支护形式.通过采用预应力锚索对滑动破坏型边坡主动加固,达到了允许边坡发生一定位移的目的,充分发挥其自稳能力,并结合全长锚固锚杆支护、GPS2柔性支护及喷播绿化对高边坡综合治理,实现了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标.最后对综合治理设计边坡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高边坡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常用框格植草措施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加快坡面的植被恢复进程。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项目,通过对现场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剖析了石漠化边坡框格内填土植草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技术在应用中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框格内填土局部稳定技术的新型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在该石漠化边坡,推广应用了采用水土共蓄的新型板槽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的最新发明技术,以期对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提供积极的技术措施和建议,促进石漠化地区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快速识别边坡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蒙特卡洛(Monte Carlo)的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体系和界定边坡风险等级区间.根据湘西某高速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引起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风险源识别,采用AHP方法确定风险源权重,建立边坡施工安全评估模型.该公路63处边坡风险特征参数体现了边坡风险分值R的分布规律.运用Monte Carlo模拟边坡安全评估分数F,建立了该公路的边坡风险等级界定区间,并以工程实例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质边坡的地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降雨、应变软化、水致弱化等因素,给出岩质边坡软弱夹层介质的本构关系,从系统能量的角度出发,建立尖点突变模型,经过数理推导得出岩质边坡失稳的判据。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运用刚性极限平衡法计算得边坡稳定性系数Kc为0.989,小于1,即边坡不稳定;运用尖点突变理论计算得边坡系统的控制变量a为0.078,大于0,即边坡稳定,与实际相符。说明本文给出的强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判据正确,并优于刚性极限平衡法。  相似文献   

13.
某露天矿山设计终了边坡高度278~350m,坡角42~48°,属于典型高陡边坡。开采过程中出现了出现裂缝、下挫等现象。为了确保该矿山的安全生产,结合其地质资料及边坡的现状,本次选取了6个典型剖面,采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露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后续边坡安全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某山地风电场厂房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及防治措施为例,利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岩质边坡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变形破坏模式提出岩质边坡加固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边坡的变形主要发生于边坡浅部的崩坡积层和强卸荷带岩体,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该风电场厂房边坡加固措施及排水设施,提高边坡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田野  费维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87-2490
本文以云南某地质环境复杂的边坡典型剖面为例,运用FLAC-2D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采用通过对c,φ值翻倍的思路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得出边坡的破坏模式。最终总结出一种复杂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流程。为边坡治理工程人员制定安全、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鹤岗3052项目cE段边坡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测试数据,运用有限差分法FLAC~(3D)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坡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局部白浆土夹层遇水软化、抗剪强度大幅降低且形成边坡滑塌破坏潜在滑动面,是坡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白浆土分布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据此,后续工程建设应对白浆土的分布进行详实准确勘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白浆土分布集中区域坡体采用削坡减载法处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3DEC的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节理化岩质边坡块体稳定性问题,利用3DEC在运动特征和变形分析方面的优势,探讨岩质边坡块体失稳动态过程,分析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关键块体,然后利用块体理论评价其稳定性,为治理设计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直观地模拟块体变形和运动特点,找出关键块体及其边界条件,正确地评价块体稳定性,也为边坡块体间稳定性相互影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为制定合理的边坡支护措施及验证支护效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复杂公路边坡稳定性问题,在探讨了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可拓学中的相关网和蕴含系方法,建立了一般情况下的公路边坡稳定性相关网,提出了"边坡稳定关键相关链"的概念。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稳定性相关网和蕴含系是分析公路边坡可能的破坏机制和保证边坡稳定的措施的有力工具。这两种方法可以用基元有条理、形式化地描述和处理边坡工程信息元,减少对工程技术人员经验、灵感等个体能力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代远  倪小东  周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0):262-265,279
岩土边坡稳定问题是土力学中仍未圆满解决的重要课题,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是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颗粒流方法的特质是模拟大变形、可破坏的问题,用于边坡失稳破坏研究能获得该过程的时空演化规律。边坡失稳往往是由于局部土体的强度降低造成的,为此,运用颗粒流程序建立边坡模型,采用传统的强度折减法获得滑裂带土体区域,通过对滑裂带区域内土体强度的折减实现局部强度折减,以此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颗粒流结合强度折减法开展边坡稳定分析,通过数值双轴试验建立试样宏观力学响应与颗粒流细观参数之间的联系,不断折减宏观强度参数直至边坡破坏得到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能直观地显示边坡破坏的渐进过程及滑移面位置和形状。局部强度折减得到的边坡位移变化较传统强度折减略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原环境下道路坡度对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VSP)、NOx和CO2的影响,利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轻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忽略坡度对VSP的数值大小造成差异,引起VSP分布趋势变化。在坡度10 %范围内,含坡度与忽略坡度的VSP差值和坡度具有较强相关性。当道路坡度绝对值小于1时,可以忽略坡度计算VSP值。忽略坡度的VSP对划Bin区间造成聚集,扰乱了Bin区间与排放相关性;忽略坡度Bin区间排放值更接近于平均排放值。含坡度计算的VSP值与NOx、CO2排放速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