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以四氯化锡水合物作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4:1,柠檬酸用量为0.2mol的情况下,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5%,带水剂甲苯15ml,反应时间80min,反应温度为108-148℃是最佳反应条件,酸的酯化率达到96.23%。  相似文献   

2.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催化正丁酸和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丁酸丁酯,讨论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1:1.1,催化剂用量0.1g,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120-140℃,酯化率达98.8%。  相似文献   

3.
十二烷基硫酸钠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催化氯乙酸与异丙醇酯化反应中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在醇酸摩尔比1.2/l、催化剂用量1.0%(以酸的摩尔数计量)、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以及5mL苯作为带水剂的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7.2%.与其他酯化催化剂相比较,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催化活性与硫酸氢钠、对甲苯磺酸等Bronsted酸相当,比大多数Lewis酸的催化活性高.由FTIR方法推测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解生成的硫酸氢钠在催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4%,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9%,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5h,酯化产率可达到99%.酯化产物经薄层色谱分析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醇):n(酸):3.6: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0.40%,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30~140℃,酯化率达到94.51%,纯度大于99.1%。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数种超强酸、吸附酸催化剂,以乙酸/正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讨论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硫酸浸泡液浓度对催化剂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酯化反应来说,吸附酸优于超强酸、超强酯化得率为93.5%,而吸附酸酯化得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TZ-1,利用其催化乙醇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载体,活性组份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率为98.5%,选择性可达100%,催化剂经9次重复使用,活性下降很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豆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酸化油酸值由128降至5.6,酯化率达到95.6%,生物柴油的收率为68.0%。  相似文献   

9.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l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时制备的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在反应温度120℃、压力1.5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在反应温度80℃、压力1.0MPa、n(甲酵)/n(叔戊烯)比1.1、LHSV为1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制备的新型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因此,Cs2.5H0.5PWl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酵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乙酸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固体超强酸TiO2/SO^2-4为催化剂,冰醋酸和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戊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时间为1.5h,酯的产率达94.6%。  相似文献   

11.
介孔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纳米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介孔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表征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研究了浓硫酸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酮和醇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介孔TiO2固体超强酸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酮):n(醇)=1:1.5,催化剂用量1.0g,环己酮用量20.66mL,带水剂环己烷用量20mL,反应时间2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2.1%.  相似文献   

12.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次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丙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了丙酸正丁酯,并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1.5%,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116-128度,酯化率可达71%。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醛和乙二醇为原料,以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醛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带水剂环己烷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磷钨酸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最优反应条件为:苯甲醛0.2mol,n(苯甲醛)∶n(乙二醇)=1.0∶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2%,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0ml,90~105℃下回流反应30min,苯甲醛乙二醇缩醛产率可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温过量浸渍法,制备不同F用量改性的HY分子筛催化剂。采用氨程序升温脱附法(NH3-TPD)、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及酸性质进行表征,并在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CD)制备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xo-TCD)的反应中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1.0%F/HY为催化剂,活化温度300℃,反应温度240℃,催化剂与原料质量比0.25∶1,溶剂环己烷与endo-TCD的摩尔比10∶1,初始压力1.0 MPa,反应时间1.5 h。最优条件下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达到92.6%,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收率达到了59.4%。失活的催化剂可以通过550℃高温焙烧再生,其活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离子液体[bmim]PTSA作为酯化反应的溶剂及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PTSA是该酯化反应的良好溶剂和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用量15 mL,醇酸摩尔比1.5:1.0,反应时间2.0 h,酯化率92.2%。离子液体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Au/ZnO催化剂,采用催化氧化方法脱除富氢中微量的CO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中Au的合适含量 (质量分数 )为1.5%,适宜的焙烧温度为300℃,即Au(1.5)/ZnO-300。在Au(1.5) /ZnO-300体系中加入少量的PtO组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当Pt含量超过1.0%时,会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氧化选择性。因此在实验条件下,催化剂比较理想的组成为1.5%Au,10%Pt,焙烧温度为300℃,即Au(1.5)-Pt(1.0)/ZnO-300。对制备的催化剂采用XRD,BET进行了基本表征,并应用ICP对催化剂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回流法制备了磷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苯甲醛和正丁醛与二元醇(乙二醇,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8种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与二元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醛/酮)与n(乙二醇/1,2-丙二醇)的比为1∶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反应时间为1 h条件下,8种缩醛(酮)的收率为48.3%~81.1%.  相似文献   

18.
制备活性氧化铝负载铁、钴作为催化剂,并用XRD和SEM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负载物初始浓度配比,Na2S2O8浓度,催化剂用量,苋菜红初始浓度,紫外光光照时间,pH值以及无机离子对降解苋菜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的Fe:Co=1:2时,其降解能力最强。在苋菜红初始浓度为40 mg/L时,过硫酸钠浓度为1.5 g/L,催化剂用量为1.0 g/L,pH值为5,紫外光照射30 min的条件下,苋菜红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7.91%。且不同无机离子对反应体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肖乃玉  李善吉 《广西科学》2010,17(2):135-137
研究以路易斯酸氯化锌为催化剂,乙酸和苄醇为原料合成醋酸苯甲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冰醋酸¨苯甲醇=1.0¨2.0,带水剂10ml,催化剂1.5g,回流反应时间2.5h。在此条件下,酯收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磁性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的用量为0.1mol时,异戊醇为0.11mol,催化剂为1.0g,带水为剂15mL,反应1.5h时,酯化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