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人口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刻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本文运用多重分形的理论,探讨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的刻划方法,并对城市人口分布的标度不变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和GIS的巢湖流域人口信息提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建军  李春来 《科学通报》2002,47(23):1835-1837
利用GIS技术和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复合面积内插法,对巢湖流域人口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计算结果看,此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小流域的人口信息。  相似文献   

3.
人口爆炸     
随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灾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人口正趋向稳定,或者甚至下降。在过去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是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人口统计学家业已证实有三次大的人口增长高潮,每一次高潮都是在某次技术革命之后出现的,这些技术革命使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31日,在菲律宾一家医院,一个粉嘟嘟的婴儿出生了。他的降生令世界总人口突破70亿大关。这是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影响主要有三个: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口结构日益失调、人口流动日益加快。如何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如何消除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不少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府官员和安全号家都存思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表征孔隙及颗粒体积与尺度分布的两类岩土体分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高梁  张季如 《科学通报》2009,54(6):838-846
以Sierpinski垫片和Menger海绵模型为基础, 提出了由孔隙体积分形模型、颗粒体积分形模型及孔径或粒径分布分形模型组成的两大类岩土体分形模型, 指出了模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比较与分析, 发现该两类岩土体分形模型能将国内外岩土体分形模型统一起来, 从而形成了两类统一的模型. Katz对砂岩的实验结果表明砂岩的分形特性可采用第一类分形模型表示, 以软黏土微观孔隙数据为基础, 证明了软黏土满足第二类分形模型.  相似文献   

6.
王乃粒 《世界科学》2009,(11):10-10
“除非我们对人口增长问题采取措施,否则我们同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作斗争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类似观点在部分人类学家中蔓延,甚至理智的分析家也在谈论“人口指数增长”的威胁。然而,人口指数增长情况并没有发生。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而人口增长的国家却是那些对地球陷入危境所起作用最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16导脑电信号分形强度的交叉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蔚  宁新宝  王俊  张胜  陈杰  李乐加 《科学通报》2003,48(9):896-899
通过分析人闭目觉醒时的16导脑电信号(EEG)的多重分形特性, 发现人脑16导EEG信号具有不同强度的分形特性且存在稳定的分布现象, 强弱分布表现为在人脑的左右对应区域强弱相对、同侧相邻区域强弱交叉; 顶区、额区、前颞区、后颞区的左右对应区信号的分形强度左强右弱, 且左右差别较大; 在枕区、中央区、前额、中颞区分形强度右强左弱, 且左右差值较小. 通过对40名病人和10名健康人的分析和对比, 病人组和健康组的对应导联信号的多重分形强度虽然不同, 但其强弱分布的关系是不变的. 同一导联信号相比,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人各导信号的多重分形强度大于健康人, 这表明人脑EEG信号的多重分形强度在诊断人脑非正常状态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形粒度分布(fractal size distribution,FSD)满足标度律N(>d)∝d~(-D) (0d)为粒度大于d的颗粒数目,幂指数D为分布分形维数。满足式(1)的颗粒体系普遍存在,月坑、小行星的直径分布是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09,(11):F0004-F0004
如果世界地图依照人口总数而非土地面积绘制的话以下这些全新的地图便与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口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全球的五大危机尽人皆知,人口危机、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而这五大危机都有个共同的根源--人口爆炸.不过,2004年3月22 日,美国人口调查局发表一份报告说,由于出生率降低和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非洲)死于艾滋病,世界人口的增长势头正在减缓.这对于长期担心地球上人口爆炸的人类来说,亦喜亦忧.喜的是世界人口总算在减缓了,忧的是自然的残酷力量在介入人口的调控了.  相似文献   

11.
老龄健康影响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国际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四方面综述并讨论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国际新动态与进展:(1)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及其研究策略选择;(2)老龄健康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研究;(3)老龄健康相关遗传基因研究;(4)社会行为、环境、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影响研究.同时阐述国际上关于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若干案例以及我国关于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和健康长寿候选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可喜进展与仍然十分薄弱的现状.最后对今后如何开展老龄健康的跨自然与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认为积极推进我国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而我国学者可望为人类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提出铁合金(生铁、铸铁、球铁)中钼、镍、锰、硅、磷快速测定方法:采用混酸快速溶解样品并制成系统分析母液,然后从中分取部分试液分别进行快速、简便、准确的单项测定,实现铁合金厂及铁铸件加工厂的生产例行分析及材料的快速检验,从而达到控制产品质量、降低化验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3,35(4):258-263
动物有4 种不同类型的婚配体制:(1)一雄一雌制或单配制;(2)一雄多雌制;(3)一雌多雄制;(4)混交制。一 雄一雌制是指在同一个生殖季节或同一个生殖周期内一只雄性个体只与一只雌性个体配对并生活在一起。一雄多雌 制和一雌多雄制都属于多配制,它们是多配制的两种不同形式。混交制则是指包括多个雄性个体和多个雌性个体的 一种婚配体制,这种婚配体制也有两种不同的亚型。该文简要介绍近期关于动物婚配体制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化学异常与地方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化学异常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环境问题。长期饮用化学异常的地下水可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地方病爆发。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是两类最为典型的地方病。高砷地下水、高氟地下水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两类地下水主要形成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独特的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这些盆地一般地下水径流缓慢,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 Na型。地下水As含量和F含量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地下水的其他化学指标、居民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也可影响这两类地方病的发病率。然而,我们对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急需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5.
邓涛 《自然杂志》2013,35(3):193-199
独特的现代青藏高原哺乳动物群中的多数成员在高原上具有悠久的生活历史,表明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原范围内经历过长期的适应过程。哺乳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指示气候环境和地形地势的变化,所以,研究青藏高原腹地及周边的哺乳动物化石的演化历史能够反演新生代时期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林银银  巫金波 《自然杂志》2017,39(2):103-114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实验方法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人们迫切希望微流控技术可以将传统实验室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如样品预处理、混合、反应、萃取、分离、表征和检测等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以微流控芯片代替传统实验室。这种高通量的实验方法将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增加产量,从而不但实现高通量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检测,也进一步促进了平台的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和便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与纳米结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雪灵  祖艳  赵宇亮 《科学通报》2011,56(2):108-118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 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 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际上普遍认为, 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 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 二是纳米安全性知识体系与评价方法. 针对后者, 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没有安全数据, 就没有市场”(“No Data,No Market”)的方针. 为了保障科技和市场的优先权, “科技要领先, 产品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 为此, 在短短5 年内已经形成纳米毒理学这个新兴学科, 阐明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毒理学效应. 本文重点分析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结构效应这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结果, 同时简单讨论剂量-效应关系这个传统毒理学的中心法则在纳米毒理学中的变化情况, 讨论未来的相应研究内容和方向, 同时也帮助读者更为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物质在新的纳米尺度下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毒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刘建妮 《自然杂志》2014,36(1):10-13
叶足动物是寒武纪海洋中非常特殊的类群,它们因为具有柔软的叶片状附肢而得名,而这柔软的叶片状附肢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对腿”。这对腿的出现,使地球进入了全新的“步行”时代,并且继而开启了地球上最大优势类群节肢动物的演化之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以澄江化石库中的叶足动物为主线,浅析寒武纪叶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处于发展阶段,文章从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各种催化剂及其原理,对现阶段催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进展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