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善意取得作为保障交易安全、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必须的法律制度安排,一直是以动产交易物为构成要件的。动产善意取得的直接的逻辑基础源于占有的推定力和公信力,其理论基础在于对交易安全的追求。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直接逻辑基础为登记的推定力及公信力,其理论基础同样源于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传统的善意取得只适用动产是历史的惯性使然,登记的公信力作为抽象的原则不能直接达到保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目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2.
潘醒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89-89,62
物权登记的公信力是物权登记制度中一个极易造成误解的问题,公信力原则乃法律为保护交易的安全,以登记权利视为正当的原则。登记的公信力,乃是为保护因信赖登记而取得不动产权利的第三人及他人而设,公示公信力是以权利的推定力与形式的确定力为逻辑起点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的土地登记制度正由单纯管理型向财产型转变。土地作为不动产物权,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是为土地权利变动提供法律基础,土地权利登记是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法律基础,是国家建立的关于土地权利的统一的法律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是商品房交易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对于防止开发商在预售期间"一房二卖"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与预告登记制度在设立目的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实存在本质性区别。本文就二者重要区别所在提出笔者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个完善的物权制度必然包含一个完善的登记制度。我国在建立完善物权制度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我国的抵押权登记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抵押权登记机关的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抵押权登记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动产登记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物权法》的颁布,对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有重大的意义,但这一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研究各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建议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
不动产登记不仅有物权变动的登记即移转登记,而且包括其他事项的登记如宣示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预告登记等。学者在论及不动产登记之效力时,多述及移转登记之效力,而对后几种登记之效力似乎不为重视。我们拟从移转登记和保障登记两个方面总结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以及对不动产法提出一些分析,并与中国的物权法草案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8.
林丽  林华 《科技资讯》2007,(27):228-228
房产登记是指法定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就其对房产的权利享有状态进行审核并对该种事实记载于房产登记薄册的行为.我国的房产登记制度及其研究均有待加强.本文紧密结合房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房产登记制度作了较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异议登记制度出现在我国新物权法中,可谓是我国民法上的一个进步,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异议登记制度从维护房产权利人的利益角度出发,降低因登记簿登记错误而可能给真实房产权利人造成的损害机率。本文从异议登记制度的效力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论述新物权法中的异议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保留在法律性质上为一种附停止条件的所有权移转.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范围以动产较为适宜,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效力采登记对抗主义,登记公示力求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物权的公示是物权权利的公示,而不是通说所谓的物权变动行为的公示。同时,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是占有而不是交付,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是登记簿而不是登记。物权一经公示,应产生公信力,以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同时在物权立法中不能以善意取得制度替代公示与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12.
推定是权利证明的基本方法,专利权效力推定是专利权利证明的基本制度。表述性登记是发明转化为专利的历史选择,确立了专利权的权利外观形态。专利权的权利边界由专利权利要求书所划定,专利权利要求书是具体技术方案的抽象表达。专利权效力推定为法律上的权利推定,当属于可辩驳的推定。专利授权采取法律推定的证明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专利审查部门的证明难度,其法律效果体现为证明责任转移。  相似文献   

13.
推定是权利证明的基本方法,专利权效力推定是专利权利证明的基本制度。表述性登记是发明转化为专利的历史选择,确立了专利权的权利外观形态。专利权的权利边界由专利权利要求书所划定,专利权利要求书是具体技术方案的抽象表达。专利权效力推定为法律上的权利推定,当属于可辩驳的推定。专利授权采取法律推定的证明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专利审查部门的证明难度,其法律效果体现为证明责任转移。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知识产权质权登记机关的现状和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权设立的公示方法是登记,我国只明确规定了著作权、注册商标权和专利权的财产权质权设立登记机关,但可以作为质权标的的知识产权不应局限于以上三种。在现行法律体系下,除商业秘密外,我国其它知识产权都有相应的管理机关;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登记除质权外,还有注册登记和财产权转让登记两种。本文分析了这两种登记的性质,认为知识产权转让的登记机关可以直接作为知识产权质押的登记机关,但表演者权和经营性秘密转让的登记机关须法律进一步完善。但与物权法所要求的统一登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对于不动产物权登记所采用的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并且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在我国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原有房地产登记机构分散,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物权法》确立的异议登记,变更登记,预告登记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从而丰富了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一屋多卖的现象。《物权法》对房地产登记机构及其审查义务的规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希望时我国房地产制度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行政登记的研究常常为行政法理论界忽视,无论在行政法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中.行政登记都有其独在的法律价值,本文在评析关于行政法本质属性的诸种学说的基础上对行政登记的性质进行认定,这对理论界及实务界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预登记简论     
对预登记的含义与要件进行了界定,对预登记的效力、预登记请求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物权立法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房屋登记是一种记载行为,是一种物权公示方法。房屋登记的准确、真实及完整是登记工作的内在要求。错误登记不仅会使真正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利益受损,也会影响到正常的房屋登记秩序。规范房屋登记行为,防范和控制房屋登记错误,对于维护房屋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房屋登记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房屋登记质量的因素,对防范房屋登记错误,控制房屋登记行政风险发生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将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上升到实质意义上法律强制的高度,才能从制度上杜绝房地产登记与管理上的漏洞,从而达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