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781)中是一种先验的理念。通过对第三个二律背反的证明及说明,康德从理论理性的角度论证了自由是否存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康德的先验自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康德的自由理论是康德哲学中公认的最难以解释,也最难以为之辩护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在其自由概念的变化和推移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康德对实践理性的分类开始,分析了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准则与法则的区分以及道德自律的意义,解释了其实践理性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并对康德的理论进路有所阐发,认为正是面对工具合理性与道德哲学领域内的功利主义的挑战,康德才以单纯立法形式和道德自律来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奠基。  相似文献   

3.
康德自称自由是其哲学体系的拱顶石,然而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如何证明?在第二批判中康德将这一任务等同于证明纯粹实践理性的实在性。所以,我们可以将自由的实在性疑问表达为这样一个问题:"纯粹理性如何能够是实践的"。康德的回答部分求助于纯粹理性的事实,部分诉诸于一个目的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康德作为一个天才的美学家,具有创见性和敏感性地从艺术现象中考察出艺术的本质特征:主客观的辩证统一性。尔后,黑格尔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康德的理论,并使之体系化,从而奠定了其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比较二的联系与区别,更能显示他们的美学贡献和相承性。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7,(4):72-76
"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石,物自体的预设使康德哲学产生了矛盾。要想厘清康德哲学的发展脉络,就必须弄清楚康德物自体的含义。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表现为物自体的不可知论。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康德开创了理性的、批判的哲学革命体系。"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的,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僵化自然观;"批判时期",他又以理性思辨在认识论、伦理学领域综合唯理论与经验论、幸福与道德,继续推进其哲学革命,表达了他整个批判哲学所关注的四个问题。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验自由概念,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历史和政治理性批判确立了先验自由观念。康德在星空上与心灵中进行的哲学革命蕴含着社会政治革命的巨大能量,具有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数学有效性问题是批判哲学的起点之一.本文从康德对这个问题的哲学论证出发,探讨了数学有效性在客体和主体方面的根据,并结合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康德证明的缺陷,说明数学的有效性只能在实践中,在科学的无限发展中才能证实.  相似文献   

8.
高璐佳 《甘肃科技》2010,26(23):188-189
通过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简要分析,就《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基本理念阐述、主要内容及理论旨趣进行了辨析,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康德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9.
康德力图调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矛盾,但是康德对法规、理性、趣味、道德等古典主义艺术原则的强调实际上压倒了他对天才、想象、自由等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推崇,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已构成了对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解构和否定。康德在不自觉中偏向了古典主义而非浪漫主义,这才是康德艺术观的本来面目。时代环境、传统教育以及他个人的性格气质造就了康德的这种古典主义的偏向。  相似文献   

10.
康德美学主题一直是康德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者们一般从康德哲学的角度去解释康德美学问题,他们认为康德美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美学是用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之间的鸿沟的。而实际上,康德美学不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起到了综合的作用。它通过"自然与自由和谐论"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综合起来,其内在深意在于从人类学意义上完成其先验人类学的建构。其目标是用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保持人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从而完成自身道德人格的建构。但是由于康德是从先验的角度来阐释这一主题的,因而其美学是未完成的,但它却为未来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要反对传统哲学,摧毁传统哲学的标杆.以康德为靶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康德的认识论中,把握其关于"先验逻辑"的理念,对于理解康德整个"纯粹理性批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先验逻辑的核心是范畴理论.在康德哲学语言中,范畴等价于纯粹知性概念.康德把知识形成的活动,从根本上看做一种对知觉加以综合并形成统一性的过程,而这其中知性能够借以实施这一综合活动并达到统觉的统一性的工具,就是"范畴".因此,对范畴的源起和客观有效性先验演绎就是康德认识论核心之核心了.罗蒂从康德范畴源泉、有效性、范围切入,显示其哲学的反表征主义、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探寻知识的根源和可靠性保证,而逻辑作为被公认的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自然属于康德的研究视域。康德不但在他的三大批判中始终贯穿着逻辑思考,而且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专门探讨了形式逻辑问题和先验逻辑问题。康德对形式逻辑进行了批判,认为形式逻辑由于脱离了思维的具体内容,只做纯形式的思考,不是真理的逻辑,也不能获得新知识。他在批判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建构起先验逻辑体系,主要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逻辑既接受先天的形式,又结合具体的思维内容,因此不但可以保证知识的真理性,还可以扩展知识的范围。当然,从逻辑自身发展来看,康德的先验逻辑已经"超越"了逻辑的范畴,包含了认识论及形而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切的知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这是康德分析已有的知识所得出来的结论。康德是通过分析数学知识作为他纯粹理性批判的开端的。然而先天综合判断的前提却是作为感性纯直观的时间与空间。康德的时空概念从而构成了理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钥匙。作为论证的基石,康德的时空概念孕育了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调和的理论胚胎。  相似文献   

14.
对康德美学中的想像力在审美活动中是如何与知性运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天才与想像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想像力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并非一种普通的阅读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而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文学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它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吸收文学经验,又从康德、席勒、韦伯和马尔库塞等人的手中接过美学批判的旗帜,将其转化为文学接受的命题。无论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对审美感性的培养,还是对释义多样性的宽容,都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动机。只有将其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阐释,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蕴含,评价其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知性理论、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原理、图型说以及现象和本体的划出的研究,明确指出康德的认识论是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本体认识论,认识论在康德哲学中仅仅占有导出的地位,是康德哲学的入口.  相似文献   

17.
康德哲学以实践本质为特征,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主要内容构筑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因此,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康德道德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18.
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问题意识为线索,对《纯粹理性批判》的两版序言进行考察发现:两版序言虽然篇幅不长,却从总体上架构了纯粹理性批判的逻辑脉络,揭示了哲学分析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对确立问题意识、把握逻辑思维进路、提高思辨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孙可兴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6):44-47,87
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才问题的论述是科学人才观产生的理论渊源,从逻辑理性、价值理性、实践理性的结合方面论证了科学人才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阐明了科学人才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才问题上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生长点,是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略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深入到解放人、解放人才资源素质潜能层面的理论创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康德哲学以实践本质为特征,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主要内容构筑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因此,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康德道德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