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0年10月,白温州近海采集到297尾小黄鱼样本,对其耳石外部形态的12个指标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耳石周长、耳石面积、耳石重、耳石宽、耳石长、费雷特最小直径、费雷特最大直径来代表耳石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构建了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其体长及纯重的函数关系式,并得出耳石周长、耳石面积等6项形态指标与其体长及纯重之间呈线性关系,生长速度以面积为最大,重量为最小,Feret(max)与体长及纯重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耳石的形状与鱼体长及纯重的增长的相关性不密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北江流域(鳖) 的个体生殖力与雌亲体多项形态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童个体绝对生殖力(F)和体长相对生殖力(FL)均与体长、体重、净体重、成熟系数和性腺重呈显著相关;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性腺重和成熟系数显著相关,与其他形态学指标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5-8月对淅南瓯江凤鲚的繁殖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凤鲚瓯江种群汛期雌雄个体体重(W)与体长(L)的关系分别为Wf=0.021Lf2.52(R2=0.77)和Wm=0.0127Lm2.605(R2=0.72).个体绝对繁殖力在2 836-62901粒之问,平均为(21 112±8919)粒;绝对繁殖力(r)与体长(L)、体重(W)和纯重(NW)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对繁殖力(r/L)与体长,体重呈线性正相关,平均个体相对繁殖力(r/L)为(1 146±398)粒/cm;相对繁殖力(r/W)与体长、体重无关,平均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为(657±186)粒/g.  相似文献   

4.
北江侧条光唇鱼的个体生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在北江随机采集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样本358尾,均测量其体长(L)、体质量(W)、净体质量(Wn)和性腺质量(Wo)等生物学指标.从样本中选取卵巢成熟度为IV期的雌性个体73尾,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并对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进行计算,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回归方程拟合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样本由1+~5+龄5个龄组组成;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578~12621粒之间,平均为3303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在73~908粒/cm之间,平均为282粒/c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在42~203粒/g之间,平均为87粒/g;个体绝对生殖力及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均与全长、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体长体质量复合关系和卵巢质量等呈幂函数相关,两者均与成熟系数和年龄呈指数函数相关,而体质量相对生殖力与各生物学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可以利用体长或体质量预测种群生殖力.根据侧条光唇鱼卵径分布频率特征,初步推测其为分批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5.
北江黄尾鲴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北江流域黄尾鲴的个体生殖力及其与性成熟雌性个体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尾鲴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35 707(粒)~191 917(粒)之间,平均为 101 038(粒);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1 962~7 719(粒cm-1)之间,平均为4379 (粒cm-1);个体体重相对生殖力FW在270~891(粒g-1)之间,平均为479(粒g-1);其个体绝对生殖力(F)和体长相对生殖力(FL)均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成熟系数、性腺重和年龄等呈显著相关,而二者与肥满度的相关性不大;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与成熟系数、性腺重和年龄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形态学指标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云烟87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烟叶烘烤中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总色差ΔE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各部位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叶片颜色值均在42℃前增长,且在38℃前增幅最明显,主脉颜色值显著变化的时期滞后于叶片,总体在54℃之后,上部叶颜色值的变化慢于中、下部叶。(2)烘烤中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在42~54℃期间失水幅度逐渐增大,主脉失水较难,中、下部叶在48℃之后明显降低,上部叶在54℃之后。叶片、主脉自由水含量分别在38℃之前和48℃之后快速降低;叶片束缚水在38℃前呈增长趋势,主脉束缚水含量增长时期较长,但均在54℃之后急剧降低。(3)主脉颜色值与含水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各部位烟叶主脉L*值与主脉束缚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脉a*、b*、ΔE值与总水、自由水及叶片束缚水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上部叶叶片a*值与叶片、整叶总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中、下部叶叶片颜色值与叶片自由水含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涉及微分多项式分担集合的亚纯函数的正规性问题。设k≥2是正整数,F为区域D的一族亚纯函数, 其所有零点重级至少为k;a,b和c是复数,且a≠b,c≠0。如果对于F中的任意一对函数f(z)和g(z),有f与g分担c, 且L(f)与L(g)分担集合S={a,b}, 则F在D内正规。  相似文献   

8.
用采自牡丹江地区的86只(59♀♀,27♂♂)成体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进行两性异形研究.分别测量头体长、头长、头宽等6个形态特征指标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华蟾蜍雌性平均头体长为(70.89±1.69)mm(n=59),雄性的平均头体长为(64.34±1.66)mm(n=27),雄性体长明显小于雌性,雌性头体长与雄性头体长的比值为1.102,且两性头体长存在显著差异.雌雄两性的头长、头宽、前臂及手长、后肢长与胫长等形态学特征均与头体长具有显著相关性.两性的胫长存在显著差异,头长、头宽、前臂及手长、后肢长、胫长随体长的生长速率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亚纯函数与其高阶导数分担值问题,把刘晓俊的结果推广到高阶导数,得到如下正规定则:设F为定义在D上的一族亚纯函数,a,b,c为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穷复数,如对于任意的f∈■,f(z)=aL(z)=a,f∈{b,c}L(f)∈{b,c},且f-a的零点重级至少是k,这里L(f)=f(k)(z)+a1(z)f(k-1)(z)+...+ak(z)f(z),ai(z)(i=i,2,...,k)在D内解析,那么■在D内正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金钱鱼当年鱼种在室内养殖的生长特性,在水温19.2~31.5℃、盐度7~11、pH为8.2~9.1条件下,室内水泥池中以初始放养密度为325尾·m-2和390尾·m-2分别进行高密度养殖。养殖期间各组每隔14 d分别随机抽样测量30尾受试鱼的体长和体重,10个批次共测量840尾。结果表明:经过126 d的养殖,金钱鱼当年鱼种体长由(1.68±0.23) cm增至(6.56±0.79) cm,体长日均增长量3.90%,体长相对增长率291.41%;体质量由(0.34±0.13) g增至(14.78±5.37) g,体质量日均增重量11.52%,体质量相对增重率4 230.53%。体质量(W)与体长(L)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96 L2.651 3 (R2=0.978),方程b值小于3。体长(L)与日龄(t)表现为曲线相关:L=-0.000 1 t2+0.07 t-1.983 7 (R~2=0.980 6,P0.01)。体质量(W)与日龄(t)表现为曲线相关:W=0.000 4 t~2+0.033 2 t-3.204 6 (R~2=0.986 6,P0.01)。室内养殖条件下金钱鱼当年鱼种在试验养殖周期内为异速生长类型。室内高密度养殖可以作为金钱鱼当年鱼种的一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了初孵仔鱼100日龄的黄颡鱼526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黄颡鱼8个形态性状与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对体重影响不显著的尾柄长,计算了其他性状为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等,并建立所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黄颡鱼所测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而剔除尾柄长后,其余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选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为R2=0.915,表明主要自变量都已被纳入。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分析,明确全长、体长与头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其中体长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连续选育多代以后泥蚶形态性状对全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330个2龄“乐清湾1号”泥蚶的壳长L、壳高H、壳宽W、全重Y1和软体部重Y2等5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形态性状对全重、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所测5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壳长与软体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28)。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宽对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79),是影响全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高主要通过壳宽间接影响全重,是影响全重的次要因素;对软体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0.415),其次是壳宽(0.390),两者是影响软体部重的主要因素。3)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壳长、壳高、壳宽估计全重和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Y1=-18.798+0.265L+0.294H+0.646W;Y2=-7.194+0.143L+0.088H+0.203W。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本4个褐菖蚰群体耳石的8个形状指标和77个椭圆傅里叶参数进行分析.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褐菖铀群体综合判别正确率为89.1%,各群体判别正确率在79.2%--100%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惠州和海口的褐菖鼬群体聚为一支,日本横须贺和伯方岛群体聚为另一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1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6.25%.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日本褐菖触群体在耳石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于2008年4月和2009年5月,在北江上游采集成熟度为Ⅳ期的南方拟 雌性样本52尾,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计算出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并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拟 样本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 636~8 579粒之间,平均为5 358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182~547粒/cm,平均为402粒/c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 )在123~235粒/g之间,平均为176粒/g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全长、体长、 、鲜质量、净鲜质量呈幂指数关系呈幂函数相关,与卵巢质量、成熟系数、丰满度、年龄呈抛物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净鲜质量为密切相关,相关式为:F =1 175.472+135.557Wn.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与渔业生物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一龄四指马鲅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养殖的一龄四指马鲅中随机选取236尾,测量其全长、体长、体重、体高、体厚等11个表型性状,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采用通径分析计算体重为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通径系数及复相关指数。然后比较各个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大小,确定各表型性状中影响一龄四指马鲅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为四指马鲅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结果表明:体重与所测定的表型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其显著水平(P0.01);叉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696)最大和决定程度(48.44%)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重与实验研究中所选表型性状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09,表明实验所选性状是主要影响体重的表型性状。以体高、体厚和叉长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045+6.231x3+7.636x8+9.609x7。  相似文献   

17.
采用苗期形态性状上有着明显差异的粳稻Asominori和籼稻IR24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经营养液培养后,对水稻苗期形态相关的6个数量性状:最大根长(MRL)、苗高(SH)、根干重(RDW)、茎(叶)干重(SDW)、总重(TW)以及根/茎(叶)干重比(RSR)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影响6个形态性状的8个QTL位点,分别位于水稻的第2,4,10和11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9.79%~22.90%.并发现位于第4染色体上的控制根/茎(叶)干重比的qRSR-4和根干重的qRDW-4的2个位点以及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控制茎(叶)干重的qSDW-10和总重的qTW-10的2个位点分别位于同一分子标记区间.研究结果对水稻苗期形态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培育理想株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p53 基因敲除小鼠与BALB/c 小鼠在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方法p53 基因敲除小 鼠和BALB/c 小鼠各34 只,雌雄各半,观察其2 周龄至12 周龄的体质量和体长,并随机选取30 笼一雌一雄所产第 2 胎仔鼠进行幼仔个数的统计。结果在生长发育方面,3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与BALB/c 小鼠体质量无明显 差异,P = 0. 846 > 0. 05; 6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 体长在3 周龄 和6 周龄时p53 基因敲除小鼠体长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在繁殖性能方面,p53 基因敲除小鼠 同样明显低于BALB/c 小鼠,P = 0. 000 < 0. 05。结论初步研究了p53 基因敲除对小鼠的繁殖与发育的影响,与 BALB/c 小鼠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应用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获得了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Wils.)、大羽藓(死u池Mmcymbifolium(DozyetMolk.)Dozy et Molk.)和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Hedw.)Mall.Hal.)32份标本的配子体枝条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枝条平均直径、长度/体积、总体积、枝尖数、枝的分叉数、枝交叠数等10个形态参数,基于这些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和无度量多维标定生成了这32份标本的排序和聚类图.聚类与排序结果表明:32份标本可以分成3组,与大灰藓、大羽藓和密叶绢藓有很好的对应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这32份标本的10个形态指标在大灰藓、密叶绢藓、大羽藓之间多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配子体的这10个性状在研究的3类侧蒴藓类植物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系分析仪在侧蒴藓类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