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至2050年前后,中国油气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从“贫油国”到油气生产大国,建成了24个油气生产基地,自主发展形成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我国油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同时也孕育有广阔的勘探新区、新领域,待发现油气资源仍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刚进入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经济快速发展油气需求缺口日益扩大,本土资源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勘探开发成本大幅上升,国际化经营拓展空间受多因素制约等。因此,必须始终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一方面立足国内,坚持不懈开展新区新领域攻坚战,保持勘探工作量、储量、产量的稳定增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分享国际能源资源,引进和勘探利用国外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推进节约用油用气战略,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实现了低渗透油气藏的规模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产量持续上升,其在产量构成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论从近几年新增探明储量还是从剩余油气资源量看,低渗透油气都是今后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低渗透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工业的勘探开发主流,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历史,就是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实现了陆相和海相油气勘探两大跨越;自主创新了八大油气地址理论和八大技术系列;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到2011年产油已达2.1×108t油当量,天然气产量1000×108m3,并提出了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实践证明,中国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勘探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专利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未来几十年,油气仍将是人类的主力能源。随着世界和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那些规模大、储量大、资源丰度高、易勘探、好开采的中、高渗透油气资源在整个剩余油气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以前不被重视的低渗透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利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领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情况,是开展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态势分析的重要工具。选用德温特创新专利索引(DII)为主要数据源,以汤森数据分析师(TDA)为主要分析工具,对1968年以来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际专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领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从1971年开始出现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专利,此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近20年以来快速增加,反映了国际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低渗透油气层的识别和改造技术、钻采工艺技术等方面,反映这些领域是技术研发的热点和重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是国际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专利的主要拥有国,反映了低渗透油气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技术大国;专利技术主要为大油气田公司所拥有,反映企业是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在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方面有较快发展,但与技术领先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 ,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 .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 ,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 ,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 ,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作为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学科方向设置最完整配套的研究实体,持续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关键技术并工业化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组织油气勘探开发高水平研究、攻克重大技术难题、聚集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培养高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资源需求,油气资源的开发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但我国目前的油气勘探开发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政府和市场定位不清,缺乏完善的有关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的进行油气资源开发,本文将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油气资源的开发管理。  相似文献   

9.
齐昆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4):5914-5916,5925
中部构造带是海塔盆地油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塔南凹陷更是中部断陷带中勘探程度最高和油气产量最高的凹陷之一.随着海塔盆地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塔南凹陷古潜山勘探也获得工业突破,展示出较好的勘探前景.作为重要的储量接替区,有必要对古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塔南凹陷古潜山油源条件、储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系统的分析,总...  相似文献   

10.
刘阳 《科技信息》2013,(24):445-445
<正>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和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为主的难动用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裂缝发育、存在异常压力的特点,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漏失、溢流、喷漏同存等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后记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是近年来在传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是研究非常规油气形成的地质理论及勘探开发相关技术的学科,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完善之中.基于目前已发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近期内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主要研究页岩油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致密砂岩油气、油砂、重油、沥青、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火山岩储层油气、变质岩储层油气等的形成条件、储层特征、聚集机理、富集规律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理论的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勘探的加强,人类定将发现更多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丰富、宽广和多样.  相似文献   

12.
刘清志  王婷  窦吉芳 《河南科学》2012,(10):1544-1548
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接替资源,且由于独特的形成、富集与分布规律,非常规油气资源并不能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开采.首先对油气资源经济评价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将常规油气资源经济评价广泛使用的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法进行对比,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特点,该案例研究构建以实物期权法为基础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某省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应该持有资产以待开发;第一年无论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都选择持有资产以期获取更大的收益;第二年在价格上涨的趋势下,非常规油气资源理应立即开发,如果价格下跌,则继续持有.该案例研究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项目不同阶段应该选择持有以待开发还是立即开发提供了依据,验证了以实物期权为基础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重点开发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解决制约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开发瓶颈性问题,掌握具有我国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序言     
正中国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占油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未来勘探开发潜力十分广阔。加强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缓解中国油气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深层和非常规油气钻完井普遍具有地质复杂、埋藏深、压力系统多、温度高、压力高、地应力高和高含硫等特点,导致井塌、井漏、井喷等复杂和事故频发,容易诱发卡钻、  相似文献   

15.
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评价趋向于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评价,强调对项目建设过程的控制,由此提出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评价。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评价能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及时进行调整,纠正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分析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评价含义的基础上,指出其阶段性、预测性、时间、规模、反馈性、技术要求、评价内容侧重性等特点,研究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评价目的,对其评价方式、应用条件进行了界定,指出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在其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形成了数目众多、类型各异的沉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其中南海北部陆架区已经成为中国近海的主要油气产区之一,陆坡深水区的勘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国传统疆域内的油气资源正在不断受到南海周边国家的蚕食,因此,应该加快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rkowitz的资产组合模型对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风险分散问题进行了模拟决策。根据Markowitz理论,管理者在决策时不仅要依据价值,同时还要根据风险来对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组合进行决策。首先在油气行业实际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油气勘探开发Markowitz决策模型,然后利用模拟数据,分别得到了单个项目投资最大额有、无限制两种假设下的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有效前沿。研究结果表明,资产组合理论可以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决策中。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矿物、油气等资源的需求量。勘探和开采更多的矿物、油气等资源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成为了地质勘探工业的焦点之一。如何准确勘探出矿物、油气以及查明它们的储量等是地质勘探的基本任务。电法勘探作为一种地质勘探技术,其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范畴,该技术在查明区域构造单元和局部构造方面起重要作用,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两种电法勘探技术的原理,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及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油气钻井工程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同时钻井成本占油气勘探和开发总成本的比重也较大,钻井成本大小直接影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收益。由于钻井工程风险系数不断上升,使得钻井成本波动性越来越大,因此,控制油气钻井成本风险对于控制油气田开发成本至关重要。文章在定性分析了石油钻井成本构成要素以及钻井成本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石油钻井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风险因素权重进行排序,得出风险因素对钻井成本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由青岛市科技局于2012年批准建立,实验室主任为卢双舫教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页岩油气资源评价及战略选区、页岩物性评价及渗流机理模拟、页岩油气藏钻完井技术、页岩储层改造技术、页岩气藏产能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页岩气藏开发配套工具与装备研发。实验室在页岩油气的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分级油气井工程超临界流体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