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型城镇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利用了历年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3)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对大庆市土地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三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中的土地利用分析模型对研究区1990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0.38%,其中以园地的增加速度最为突出;同时,通过对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及分布区域,从而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05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和区位指数等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指标,对福州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福州未来15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福州土地利用程度整体较高;土地利用特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仓山区土地利用类型最丰富,晋安区土地利用优势度高,马尾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幅度最大.预测到2025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展并还将占用大量耕地.  相似文献   

4.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哈尔滨市耕地向城乡建设用地、林地转移;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未利用地、林地、草地.运用ANN-CA模型、Logistic-CA模型和DT-CA模型,对1995~2005、2005~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别进行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ANN-CA模型在模拟多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更具优势;Logistic-CA和DT-CA更适用于非城市用地到城市用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选用模拟精度最高的ANN-CA模型对哈尔滨市和2015~2025年和2025~203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5年城乡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2025~2035年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面积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率较2015~2025年减慢.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通过对德州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区域土地利用主要驱动力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利用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用由1985、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和建阳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地共同变化趋势是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两地差异在于福清的耕地减少,建阳反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福清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于建阳,两地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发展期.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条件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及政府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郝天乐  王昱之 《河南科技》2023,(22):100-104
【目的】以甘肃省舟曲县为研究区域,对舟曲县2020年的土地状况进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其2035年土地变化趋势。【方法】运用GeoSOS-FLUS模型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实际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结果】草地及建设用地大幅减少,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增加趋势显著。其中,未利用地增长最快,动态度为1.83%,主要从草地、建设用地转入。预计至2035年,舟曲县建设用地和水域增长微弱,林地、草地将会大幅增加,耕地及未利用地将成为减少最快的用地。【结论】通过综合分析舟曲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揭示了该地区在过去20年及未来15年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同时反映出FLUS模型在实际模拟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舟曲县及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海口市近7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趋势.找出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交通用地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大庆市1978~2001年五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理论,对大庆市未来几十年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居民用地在逐年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方法对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水域的减少,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增加的趋势.(2)2005—2010年闽清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718 8下降至0.715 7,局部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林地锐减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方法,对2007—2016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动态评价;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差异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特征,土地利用效益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青岛和济南两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年度间土地利用效益波动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总体水平的重要原因。协调发展度显示,处于轻度失调区的城市数量最多,其次是协调发展和初级协调区,滞后失调区城市数量最少,土地利用社会效益低是导致土地利用效益协调性差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土地利用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度低,影响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动态评价方法更好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总体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流”的“源”就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优化对南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南宁交通系统及土地利用演化特征出发,分析城市交通系统发展与土地协调利用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南宁市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应形成以公交系统为主体,建立区域差别化交通和道路系统建设与片区开发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与GIS平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换指标模型,对德州市2005—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德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前期速度较快,后期趋缓.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该市未来15年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显示2015年与实际基本符合,2030年耕地、未利用地将有所减少,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将逐年增加,草地和水体的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角模型的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土地利用功能类型划分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经济—环境"三大维度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济功能性指数(EFI)、非社会功能性指数(NSFI)和非环境功能性指数(NEFI)建立三角模型并对2007—201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趋势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由偏弱向很强趋势发展;土地利用功能日趋合理,向多元化发展;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环境功能三大子功能之间呈现出高耦合性,耦合协调性程度不断提高,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有明显差别,土地利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全市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八项反映土地利用情况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进行调整,形成4类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禁止开发区、制开发区;并针对分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调控措施,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HJ-1卫星数据在上海城市扩张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是区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的我国HJ-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得了上海市(市区及下属各区县)1∶10万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结合已有的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照统计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城市扩张的现状、过程、趋势和驱动力.研究表明,HJ-1A/B卫星具有30 m的空间分辨率和2 d的重访周期,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地形梯度规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基质类型,其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林地和草地则分布在其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2)1988-2008年间河南省除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着波动变化,耕地面积在波动中面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呈现较为激烈的变化态势,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3)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过渡地带,集中在1 000m、10°以下地区,在0-200m之间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在这一区域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更为激烈,在500-1 000m之间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河南科技》2022,(20):108-111
准确识别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壤侵蚀特征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18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估其土壤侵蚀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较为明显,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建设用地和耕地。中度侵蚀面积最大,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占比均增加。土地利用分类下的土壤侵蚀特征:以草地和耕地的中度侵蚀为主;未利用地侵蚀有增强趋势。该研究可明晰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变化,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获得研究区这三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从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两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最大的均为建筑用地,可见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为哈尔滨市的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研究--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 ,将土地利用分为农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其它用地 ,利用本区 1 987年~ 1 999年的土地利用统计资料 ,建立灰色动态预测 GM( 1 ,1 )模型 ,对西固区未来 2 0年的各类土地利用作出预测 ,定量描述它们的变化趋势 .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 ,农业用地有下降趋势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长较快 ,其它用地稳中有减 .然后根据西固区实际 ,结合河谷型城市共有的特征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定规律 ,并提出解决此类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